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报道中药石楠藤提取物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①假手术组(SO组);②AHNP组(AP组),该组动物在AHNP诱发后,不做特殊治疗;③石楠藤提取物治疗组(SN组)。该组动物在AHNP诱发后10分钟经腹腔内注射石楠藤提取物(1%石楠藤提取物5ml/kg体重)。结果表明:SN组血清淀粉酶值明显下降(SN组16130±5030U/L6h、19290±5380U/L12hvsAP组23780±3960U/L、28470±4150U/L,P<0.01)。血中PAF含量明显降低(SN组1.3±0.30ng/ml1h、2.0±0.34ng/ml6h、2.1±0.32ng/ml12hvsAP组2.2±0.25ng/ml、6.1±0.42ng/ml、10.1±0.53ng/ml,p<0.01)。血浆内毒素含量明显下降(SN组69.9±7.2EU/L、6h、91.1±8.4EU/L、12hvsAP组98.4±6.9EU/L、151.7±9.1EU/L,P<0.01)。石楠藤提取物治疗组术后平均存活时间明显长于AP组(SN组:43.5h,AP组11.5h,p<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秋水仙胺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初诊未治和治疗后缓解的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M I) 的影响。方法:采用浓度为10μg/ml 和0 .1μg/ ml 的秋水仙胺对17 例各类白血病( 初诊未治12 例、复发1 例、完全缓解( C R)4 例) 的骨髓细胞分别处理12h 和24h ,计算其 M I,并与常规方法(0 .05μg/ ml×1h) 比较。结果:白血病初诊未治和 C R 的骨髓标本采用10μg/ ml 的秋水仙胺处理12h 组和用0 .1μg/ml 处理12h 组,其平均 M I均比0 .05μg/ ml×1h 组明显增高( P< 0 .01) ,而10μg/ ml 或0 .1μg/ml ×24h 组则分别导致14/17 例和7/17例的 M I为零。结论:高浓度(10μg/ml) 或常规浓度(0 .1μg/ ml) 的秋水仙胺处理12h 是使白血病患者特别是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无论是初诊未治还是治疗后 C R 的病例,获得高骨髓细胞 M 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严兴福 《海南医学》1996,(4):236-238
本文分析重复多次硬膜外阻滞184例,(1)根据硬膜外阻滞的重复次数分为:I组(重复二次)优良率占82.9%,Ⅱ组(重复三次)占61.5%,Ⅲ组占57.1%,I组与Ⅱ、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硬外腔用药量I组13.8ml/h,Ⅱ组8.9ml/h,Ⅲ组76.ml/h,I组与Ⅱ、Ⅲ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按重复间隔时间分  相似文献   

4.
作者观察20例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后及随访中血清降钙素(CT)含量变化。其中8例发生甲减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T分别为19.76±3.5pg/ml、11.06±2.09pg/ml,P<0.05;与12例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其治疗前后血清CT比较分别为1106±2.09pg/ml、24.84±8.1pg/ml,P<0.01。甲减患者中6例服用于甲状腺素片前后的血清CT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研究提示:甲亢经131I治疗后发生甲减的患者导致CT分泌降低。补充外源性甲状腺素只能纠正其甲减状态,不能帮助甲状腺组织修复。“C”细胞合成分泌CT的功能必须依赖于正常甲状腺组织。  相似文献   

5.
1,6——二磷酸果糖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春  马兴久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17(6):1022-1023,1159
采用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I/R)模型观察1,6-二磷酸果糖(FBP)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于肝脏缺血前,再灌注1h,8h分别测定血清AST,ALT,丙二醛(MDA)活性及肝组织ATP含量变化,并观察再灌注8h肝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FBP处理组动物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ATP含量显著降升高(P〈0.01),肝组织病理改变显著减轻,提示FBP对肝脏I/R损伤有明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88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生理盐水10ml;B组,0125%布比卡因10ml,C组,018%布比卡因10ml,D组,025%布比卡因10ml。于手术结束时一次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术后4、8、12、24h内镇痛效果。结果:疼痛缓解率(Ⅰ+Ⅱ级)在80%以上,完全镇痛率(Ⅰ级)术后8h,A与B组有显著差异(P<005),A与C、D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术后强化药使用率:A与C、B与D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A与D、C与B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镇痛效果及强化药使用情况两项结合认为C组的术后镇痛最佳。  相似文献   

7.
~(125)I-抗AFP放射免疫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纯化抗AFP多抗,用氯胺T氧化法标记 ̄(125)I,得 ̄(125)I-抗AFP抗体进行导向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癌22例。均经静脉滴注。全组 ̄(125)I中位剂量为289.3(100.3~708.9)MBq,抗AFP抗体的IgG量为5.2mg(1.8~12.8mg)。可评价疗效19例,有效率为31.6%(CR5.3%,PR26.3%),总有效率(CR+PR+MR)为42.1%,肿瘤缩小率为63.2%(12/19)、AFP下降率64.7%(11/17),6例转阴,治后1年生存率为47.1%(8/17),7例尚存活,5例存括14~33个月。治疗耐受良好,毒副反应轻微。 ̄(125)I半衰期长,射线穿透力短,对正常组织扰乱少,使用方便,防护较简便,具有显著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甲亢病人的钙磷代谢、骨代谢和骨密度改变及机理。方法 对38 例甲亢病人治疗前后用单能 C T( S E Q C T) 测定骨密度( B M D) 变化,用双抗体法测定血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 C I C P) ,骨钙素( B G P) 和尿脱氧吡啶酚( D P D) 排泄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 B M D 明显降低[ 男(120±8) mg/cm 3 H A,女(114 ±7 .2) m g/cm 3 H A] 治疗后都恢复正常。血 B G P 男性从(15 .2 ±7 .9)μg/ L 下降到(7 .5 ±2 .8)μg/ L( P< 0 .05) ,女性从(16 .4 ±7 .1)μg/ L 下降到(6 .8 ±2 .1) μg/ L( P< 0 .01) 。血 C I C P 男性从(185 ±23 .5)ng/ ml 下降到(70 ±10 .4)ng/ ml( P< 0 .05) ,女性从(164 ±16 .2)ng/ ml 下降到(69 ±9 .2)ng/ ml( P< 0 .05) 。尿 D. P. D 男性从(13 .7 ±2 .5)n M/ m M 下降到(3 .4 ±1 .0) n M/ m M( P< 0 .01) ,女性从(14 .6 ±2 .3)n M/ m M 下降到(4 .5 ±1 .2  相似文献   

9.
对31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AST/ALT比值动态测定,结果显示:患者在发病6h组的比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病后8~12h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病后18~24h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发病后4~6d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心肌梗塞患者AST/ALT比值的变化情况是随疾病时间延长而呈现出升高→峰值→恢复的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4因子(PF4)在急性脑梗死(ACI)和多灶性脑梗死病人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和酶标免疫测定法测定40例ACI患者6-72h、7天和33例多灶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对照组血浆β-TG、PE4的变化。结果 发现ACI组6-72hβ-TG和PE4、7天后PE4及多灶性脑梗死组PE4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ACI组7天后PE4较6-72h显著下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ACI组7天后β-TG与多灶性脑梗死组、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这变化与病灶面积的大小无明显正相关,多灶性脑梗死组病灶数目愈多、PE4愈高(P〈0.05)。结论 结果提示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性增高,β-TG、PF4均升高可能为发病在6-72h的ACI患者,仅有PF4  相似文献   

11.
螺旋藻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及K细胞ADCC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PSP100mg·kg(-1),连续12d,可明显促进小鼠K细胞ADCC活性,PSP组K细胞毒指数(CI)比对照组升高54.7%。在5mg/L~320mg/L浓度范围内,PSP可促进体外培养的C(57)BL/6J小鼠腹腔巨噬细胞ADCC活性,最适浓度为80mg/L其CI值为对照孔的5.14倍。  相似文献   

12.
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对照组(C组)与实验组(N组)。N组术前7d口服尼群地平0.5mg·kg-1/次,1次/8h,最后1次用药于术前2h。测定围体外循环期血小板计数、瑞斯托霉素及ADP诱导的最大凝集率。结果表明,N组血小板计数、瑞斯托霉素诱导的最大凝集率在转流中、后增高于C组(P<0.05~0.01),ADP诱导的最大聚集率在转流前、中低于C组,转流后高于C组(P<0.05~0.01),术后纵隔引流量明显减少。说明尼群地平能有效地抑制体外循环中血小板活化,保护血小板的数量与功能  相似文献   

13.
应用间接EUSA法测定9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病毒E特异性IgM(CVB。-IM牡)。结果阳性30例,总阳性率31.3%:19例健康儿中有1例阳性,阳性率5.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4,20,P<0.05)病程<2月者阳性率为42.4%(28/66例).病程2~6月者阳性率为7.7(1/13例),病程>6月者阳性率为5.9%(1/17例).后两组与病程<2月组比较差异均显著(分别为4,9.6.61,P均<(0.05)。提示CVB-IM测定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的早期诊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右心漂浮导管检测了20例临床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体动脉和肺动脉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显示:体动脉血浆ET-1水平(57.00±8.89)pg/ml小于肺动脉血浆ET-1水平(75.92±17.36)pg/ml(P<0.001):COPD并PAH组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ET-1水平的(83.90±17.12)pg/ml明显高于COPD非PAH组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ET-1水平(62.73±4.43)pg/ml(P<0.05);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ET-1水平与肺动脉平均压(PAPm)及肺血管阻力(PVR)呈显著的正相关(r=0.88,P<0.001;r=0.081,P<0.001),与心输出量(CO)、氧饱和度(SAT%)呈显著的负相关(r=-0.47,P<0.05:r=-0.79,P<0.001)。提示ET-1在COPD并PAH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15.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糖尿病维生素B12治疗组(治疗组)及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治疗组成模后8d始肌肉注射甲基维生素B12(500μg/kg)其余两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60d结束时测定血糖及体重,断头处死大鼠采血测定睾酮及睾丸组织hCG结合位点。结果显示对照组体重明显高于其余两组;而对照组血糖低于其余两组(P<0.01),治疗组与糖尿病组间体重及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睾酮高于其余两组(P<0.01),而治疗组又高于糖尿病组(P<0.05);对照组hCG结合位点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1),治疗组又高于糖尿病组(P<0.01)。结果提示糖尿病使大鼠睾酮分泌及睾丸组织hCG结合位点均降低,而甲基维生素B12对睾丸间质细胞功能及结构的维持有一定作用。维生素B12对大鼠血糖及体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40例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AMI患者在来诊时血浆ET明显高于健康人水平,差异显著(P<0.01).来诊后1h,病后(5.07±3.08)h达峰值[(28.892±8.85)pg/ml]。尿激酶静脉溶栓20例患者的ET峰值较未溶栓组的峰值低,(26.145±3.90)pg/ml与(29.587±6.08)pg/ml),且下降较快(P<0.01)。溶栓治疗后,再通组与未通组的ET时间活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缺血再灌注可减少ET释放。有合并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浆ET较无合并症者持续增高,有合并症者来诊后72hET值仍高,而无合并症者ET值已接近正常[(19.3±6.29)pg/m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蒙汉族间甲硝唑唾液药代动力学是否存在民族差异。方法:8名蒙古族健康志愿者(男5人,女3人)及8名汉族健康志愿者(男3人,女5人)单次口服甲硝唑06g。采用HPLC苦味酸内标法测定甲硝唑唾液浓度及3P8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甲硝唑唾液浓度药时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两组药时曲线近似。蒙古族组的Cmax(1060mg/L),Tmax(186h)及AUC(19138mg/L·h)与汉族组(分别为1132mg/L,160h及18538mg/L·h)无显著差异(P>005)。蒙古族组的T12ke(1080h)虽较汉族组(973h)稍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唾液药代动力学在蒙汉族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IL—6,TNF,CD4^+/CD8^+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舒国顺  胡辅珍 《湖南医学》2000,17(6):408-410
目的:揭示重型胰腺炎发病机制和早期监测指标。方法:对12例重型胰腺炎(SAP),15例轻型胰腺炎(MAP)病人和13例正常人(N)的外周血用ELISA法测定IL-6及TNF;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CD4^+、CD8^+细胞。结果:SAP组IL-6水平明显高于MAP组及N组(P〈0.01),但MAP组与N组比较无差异(P〉0.05)。IL-6大于100pg/ml时预测SAP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93.33%;三组间TNF检出率无差异;CD4^+百分率在SAP组明显下降(P〈0.01)。SAP组IL-6与CD4^+百分率呈明显负相关(r=-0.6196,P〈0.05)。结论:SAP早期IL-6升高和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可能属其早期反应,测定IL-6有助于轻、重型胰腺炎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钩吻碱类提取物在浓度大于1.25μg/ml以上时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MLR)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最低抑制浓度为2.5μg/ml,抑制率为18.3%。单独采用C57BL/6j小鼠脾细胞进行实验,促有丝分裂剂为细菌脂多糟(LPS5μg/ml),在钩吻碱类提取物浓度为40μg/ml才出现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为18%,改用刀豆蛋白A(ConA2μg/ml)刺激,钩吻碱类提取物最低抑制浓度为20μg/ml,抑制率为12.4%(P<0.05).脾细胞先经ConA活化.后用白细胞介素2(5u/ml)维持培养,此时钩吻碱类提取物的最低抑制浓度为40μg/ml.抑制率为17.1%(P<0.05)。  相似文献   

20.
报道绞股蓝多糖(GPS)对小鼠肉瘤S-180和Eca-109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①用浓度为10g/L的GPS对荷瘤小鼠每12h灌胃1次,每次0.5ml,连续10d后测得对S-180肉瘤的抑制率为8.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浓度为20g/L的GPS用同样方法测得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3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GPS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ECa-109随药物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对ECa-109细胞株的抑制率呈正相关,GPS的浓度为1g/L时,72h的抑制率为100%;GPS的浓度为2g/L时,48h的抑制率为100%。提示:GPS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