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易臻  肖春玲  赖姿娜 《护理研究》2014,(16):1998-1999
[目的]观察隔药灸预防慢性乙型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使用干扰素治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使用干扰素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同时给予穴位隔药灸,隔日1次;对照组予以空白对照;于每周抽外周血观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程度,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观察组为70.0%,对照为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隔药灸法可预防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访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血常规变化规律,探讨控制干扰素所致骨髓抑制的干预措施。方法25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或普通干扰素治疗,随访人员为患者制定随访方案、收集数据、健康指导。比较两者第2、第4、第8、第24、第48周血常规结果,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口服升白细胞药物进行干预。结果2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24512例次干扰素注射治疗及4788例次随访。聚乙二醇干扰素所致骨髓抑制较普通干扰素常见,两组骨髓抑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例骨髓抑制患者及时得到干预,6例相关并发症及时控制。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引起骨髓抑制较普通干扰素常见且程度严重。随访中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给予有效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地榆升白片治疗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症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的药物.但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常造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常因此而延续或中断治疗,从而不能完成疗程,使疗效大大降低。重组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刺激骨髓造血虽然效果较好,但因其价格昂贵,应用受到限制。我们应用地榆升白片预防和治疗慢性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芳  胡慧  王凌  熊振芳 《全科护理》2011,9(31):2844-2845
[目的]探讨反复转院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反复转院的住院治疗病毒性肝炎病人为观察组,分别在2所医院各选择35例一直在同一医院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病人作为对照A组、对照B组,均采用干扰素治疗。在治疗的6个月内,采用《DSM-Ⅳ诊断和分类手册》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进行抑郁症诊断,比较3组病人抑郁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重度抑郁症10例(28.6%),对照A组、对照B组分别为3例(8.5%)、2例(5.7%),观察组分别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反复转院易导致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降低病人以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成功率,应为以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建立个性化的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流感样症候群的护理及吲哚美辛干预效果。方法纳入的117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1组在注射干扰素前2h口服吲哚美辛片25mg;观察2组在注射后2h口服吲哚美辛片25mg;对照组不给哚美辛片口服。分别在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全程给予相关护理,并观察吲哚美辛防治流感样症候群的效果。结果吲哚美辛在防治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发热中有明显作用(P0.05),特别是观察1组的效果更佳(P0.001)。吲哚美辛干预组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在干扰素注射前2h给予25mg吲哚美辛口服能明显抑制发热,降低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发生的几率。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接受治疗方案、坚持完成疗程、有效利用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6.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1]。HCV基因易变异,目前至少可分为6个基因型及多个亚型,HCV基因型与亚型在世界各个地区间存在差异,我国主要以1b型和2a型为主[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主要经历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以及近年来针对HCV非结构基因区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治疗[3],2015年以来免除干扰素的纯口服DAA药物的上市,意味着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进入了DAA时代[4,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CHB)的疗效、不良反应和护理方式。[方法]对25例CHB采用医用臭氧自血回输疗法联合医用臭氧直肠灌注疗法,观察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定量及不良反应。[结果j25例CHB联合应答5例(20.0%),部分应答6例(24.0%),无应答14例(56.0%);11例(44.0%)病人治疗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定量下降超过2log10,6例(24.0%)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血清转换,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医用臭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膳食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病毒性肝炎病人于使用干扰素第30天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袁(HAMD)、抑郁自评量袁(SDS)评定诊断为轻、中度抑郁症病人予以中药膳食干预,于干扰素使用第90天再次采用HAMD和SDS量袁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HAMD、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中药膳食时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隔药糊悬灸干预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住院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悬灸组和隔药糊悬灸组,每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悬灸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悬灸疗法,隔药糊悬灸组则在常规组、悬灸组的基础上实施隔药糊悬灸疗法,观察3组血压水平、临床症候、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隔药糊悬灸组在血压控制、临床症候改善、血脂水平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 05或P0. 01),但3组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隔药糊悬灸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疗效显著,是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较多见的传染病之一,通常是由于多种肝炎类的病毒所引起的[1]。患有小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儿肝脏产生病理性改变,随病情逐渐加深,容易引发多种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儿健康[2]。本研究探讨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前来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小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儿作  相似文献   

11.
12.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果疗效与常规治疗的28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陈梅  赵莉莉  王丽玉 《护理研究》2007,21(15):1329-1330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管理者。护士长在医院护理管理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医院护理质量的关键在护士长的素质与管理能力。护士长的职业素质对护理工作必将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对三级医院102名护士对护士长期望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调查对象为三级医院102名护理人员,年龄22岁~52岁,平均30.16岁。其中中专52名,大专25名,本科25名。高级职称14名,中级职称42名,初级职称46名。在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6年24人,占总人数23.52%;工作年限11年48人,占总人数47.06%;工作年限6年15人,占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部围针结合体针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分为头部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实验组),焦氏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对照组1),及康复组(对照组2)。判定标准为上田敏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头部围针组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实验组ADL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其他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部围针是有效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胡桂梅 《护理研究》2005,19(12):1110-1110
供应室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 ,其消毒灭菌效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 ,因此 ,做好消毒灭菌的监测管理 ,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尤为重要[1] 。1 树立质量第一观念  供应室是给临床、医技科室提供无菌医疗器材的单位 ,所供应的各种医疗用品直接用于病人 ,必须达到无菌、无热源的标准。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员性参与全流程控制质量的观念 ,发挥内在监控作用 ,使供应的每件医疗用品达到指定的标准。2 实施全方位质量监测  按照供应室质量标准化要求 ,制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护士职责、各类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
多发性硬化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磁共振检查在监测多发性硬化的病程进展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出现的磁共振新技术如磁共振波谱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磁化传递成像等为早期显示病灶和判断病理类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近年来MRI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应用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59例。用药前、后分别测血压、心率、心电图QTc、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房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60%,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87.2%,总有效率78.0%。用药过程中仅有心率减慢、QTc延长及早期收缩压下降。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剂量以160mg/d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