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0级56名护理本科生为教学对象,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的系统实施。[结果]形成性评价实施后,学生对课程总体满意度为92.86%;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优于授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考试成绩合格率达到98.21%。[结论]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促进了课程授课效果,推动了护理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性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72名护理本科生为教学对象,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系统实施。[结果]实施研究性学习后,学生对课程满意度为90.28%~94.44%;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积极主动性、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优于实施前(P<0.01),学生考试成绩合格率达到100.00%。[结论]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护理学基础》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孟宪梅  王爱玲  徐爱京 《护理研究》2014,(10):109-110,1257
[目的]探讨递进式模拟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57名学习《护理学基础》的在读护理本科生进行递进式模拟教学方法研究;递进式模拟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低仿真模块训练阶段,第二阶段为临床情景模拟阶段;整个学习过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模拟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在模拟教学方法有效有用,模拟教学提供多种资源促进了学习,模拟教学提供多种学习方法,促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模拟教学提供了自我学习评价等方面表示满意。[结论]递进式模拟教学方法在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护理操作技能的理解及应用,为规范模拟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陆爱平  史蕾 《护理研究》2006,20(22):2053-2055
[目的]了解《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的组织设计与效果。[方法]对2003级护理本科生实施新的《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对目前进行的技能教学组织与练习设计安排满意率达82.8%。[结论]这种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形成性评价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医科大学2016级全日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248人为研究对象,在第1学年第1学期护理礼仪课程中应用学习态度、课堂评价、小组学习、计分作业等形成性评价指标结合期末笔试及"护理礼仪课程问卷调查表"进行教学评价。[结果]学生成绩优良率为28.23%(70/248),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总体满意度为100%,考核方式总体满意度91.32%,有97.93%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激发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95.45%的学生认为可提高交流能力,93.80%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结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递进式模拟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57名学习《护理学基础》的在读护理本科生进行递进式模拟教学方法研究;递进式模拟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低仿真模块训练阶段,第二阶段为临床情景模拟阶段;整个学习过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模拟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在模拟教学方法有效有用,模拟教学提供多种资源促进了学习,模拟教学提供多种学习方法,促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模拟教学提供了自我学习评价等方面表示满意.[结论]递进式模拟教学方法在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护理操作技能的理解及应用,为规范模拟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PN)引入《基础护理学》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名护理本科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观察组采用ISPN引入《基础护理学》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即理论实训均在多媒体综合实训室授课,授课中引入ISPN的相关内容,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护理英语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及基础护理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90.00%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83.33%学生认为能够提高护理英语表达能力。[结论]运用ISPN引入《基础护理学》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综合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龚爱萍  周红  李丽萍 《护理研究》2015,(10):1247-1248
[目的]探讨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年级62名护理本科生为教学对象,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系统实施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结果]教学效果统计显示,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总体赞同率为96.95%;100.00%的学生认为综合情景教学法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训练了专业综合技能;98.38%的学生认为提升了团队意识,强化了知识的运用能力;96.77%的学生认为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观察应变能力;95.16%的学生认为锻炼了临床思维能力;93.3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沟通能力;91.94%的学生认为培养了专业综合素质。[结论]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了《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陆爱平  史蕾 《护理研究》2006,20(8):2053-2055
[目的]了解《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的组织设计与效果。[方法]对2003级护理本科生实施新的《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对目前进行的技能教学组织与练习设计安排满意率达82.8%。[结论]这种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级297名高职高专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48人和对照组149人。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三者整合模式进行教学。试验组148人采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对照组149人采用终结性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将两组学生课程期末成绩和对授课评价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期末课程成绩及在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礼仪与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5个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形成性评价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参与式教学法在研究生课程《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0级和2011级护理学研究生课程《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用自制的问卷对学生的参与感受和收获进行评价。[结果]90%的学生表示以后有参与教学的机会还会积极参加,90%的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发现自身问题,促进自我完善。[结论]《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可以提高研究生护理管理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护理1班学生(48人)作为干预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2012级护理2班学生(5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课程结束后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优秀率、外科护理学课程成绩、远期效果。[结果]干预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表现、外科护理学成绩、远期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77.08%以上学生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结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学生正确进行护理诊断的能力。[方法]将三阶段延续性护理诊断教学应用于2010级护理本科教学中,3个关键阶段分别是《基础护理学》课程阶段、《健康评估》课程阶段、专业课学习阶段。3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有关护理诊断的教学重点不同,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学生护理诊断能力的评价。[结果]64.62%学生所确定的护理诊断的名称、相关因素和排序完全正确。[结论]护理本科阶段进行三阶段延续性护理诊断教学实践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梁春光  仝慧娟 《护理研究》2013,27(16):1638-1639
[目的]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09级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2010级护理专业学生为观察组,对照组《基础护理学》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以考试成绩及教改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作为评价方式。[结果]2010级学生各项考试成绩明显高于2009级学生;2010级学生对改革后的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2009级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临床带教老师对2010级学生的评价高于2009级学生。[结论]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能够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多种能力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技能教学(也称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学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技能评价常常作为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因此,如何公正、有效地评价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已成为当前护理教育改革中十分活跃和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就《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技能评价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概况作一综述。1基本概念1.1操作技能Cronbach[2]认为:“最好是把操作技能定义为习得的、能相当精确执行且对其组成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有意识注意的一种操作”。Ewoolfork等[3]则把操…  相似文献   

16.
何平  张蒙 《全科护理》2012,(31):2961-2963
[目的]探讨阶段性临床见习教学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233名5年制高职护生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实行阶段性临床见习教学,从护生自评、临床和学校教学反馈3方面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护生对阶段性临床见习有较好评价;临床反馈病人满意度为70%~96%,护生综合素质评级较高;阶段性临床见习后护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阶段性临床见习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护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龚昱芳  黄文杰 《全科护理》2014,12(8):758-759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级专科护理的1个大班11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法。[结果]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较好。[结论]多元化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探讨《护理学基础》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护理专业随机选择4个班级,设立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实施多元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统一进行课程理论知识评价及操作技能评价,并对试验组护生及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评价及操作技能评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评价及操作技能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5名任课教师及94.51%~97.80%的护生认为多元评价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及规范性。96.70%的护生认为多元评价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结论]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实施多元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护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侯腊梅 《护理研究》2010,24(8):2152-2153
[目的]探讨课前提问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我校2005级护理5班为实验组,6班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课前不提问,实验组采用课前提问法授课。[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课程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课前提问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2级、2013级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导论》课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并通过自制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大部分护生喜欢并希望继续开展体验式教学,认为体验式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加强护理专业情感和对护理的认同感。[结论]体验式教学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缩短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距离,有助于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护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