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叶春燕  吴凡伟  李惠玲 《护理研究》2014,(13):1597-1598
[目的]分析172例早产儿不同时间二次剪脐的临床效果,探讨最佳的二次剪脐时间。[方法]对住院的早产儿按二次剪脐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A组二次剪脐时间为出生后48h~71h,B组二次剪脐时间为出生后72h~96h,C组二次剪脐时间为96h,观察不同时间二次剪脐发生脐部出血及脐部炎症的发生率。[结果]B组在剪脐时脐部出血以及剪脐后第2天、第3天发生脐部渗血明显低于A组(P0.05),脐部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早产儿脐部护理二次剪脐的最佳时间为出生后72h~96h。  相似文献   

2.
殷叶莲  刘萍 《全科护理》2014,(23):2137-2138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48h~72h解除脐带结扎环对其脐部的影响。[方法]将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200例足月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每日脐带消毒,观察组在常规每日脐带消毒的基础上于新生儿出生后48h~72h解除脐带结扎环,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出血、渗血、脐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脐带脱落时间(P0.05);观察组发生脐带渗血和脐炎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脐带在常规每日消毒的基础上,于出生后48h~72h解除脐带结扎环可以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减少渗血、脐炎的发生,且不会增加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二次剪脐后的脐部暴露护理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新生儿出生48~72h后二次剪脐,24h后脐部均采用暴露护理;对照组同样做二次剪脐但采用传统的脐带包扎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脐部出血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脐部感染发生率观察组0.1913%(6/3136),显著低于对照组6.4146%(207/3227)(P〈0.01)。【结论】新生儿出生48~72h二次剪脐,次日采用暴露护理的方法优于传统的脐带包扎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卞文萍  王婕 《全科护理》2012,10(28):2598-2598
[目的]观察两种二次断脐手法对新生儿脐部出血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两组新生儿首次断脐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上提手法进行二次断脐,观察组采用非上提手法进行二次断脐。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部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非上提二次断脐手法可减少新生儿脐残端渗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次断脐护理在预防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脐部愈合的效果及二次断脐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新生儿122例,其中行二次断脐护理措施的62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行传统断脐+断面消毒包扎护理的6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的脐部出血率、脐炎发生率及脐部愈合时间。结果 (1)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3.81±0.48)d明显少于对照组(6.62±0.77)d,出血率(1.61%)及脐炎发生率(1.6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8.33%、6.67%,P<0.05);(2)24~28h断脐后新生儿脐部平均愈合时间(3.08±0.37)d明显低于36h断脐新生儿(4.21±0.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脐部出血率及脐炎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次断脐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出血率及脐炎发生率,并有效缩短新生儿脐部残端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脐带残端二次剪脐最佳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琼  王冬梅  孙伟  英伍 《护理学报》2009,16(11):54-56
目的 比较不同时间行新生儿脐带残端二次剪脐的临床效果,探讨新生儿脐带残端二次剪脐的最佳时机.方法 随机筛选无脐疝的正常新生儿1600例,首次采用气门芯在距脐轮1 mm处结扎,远端1cm处剪断脐带,随机分成4组,每组400例,各组脐带残端二次剪脐时间分别在出生后的24h、36h、48h、60 h.观察比较4组新生儿脐部渗血、分泌物、创面干燥愈合时间、返院处理情况.结果 36h、48h、60h组脐部渗血发生率显著低于24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24 h、36 h、48h组第4天脐部分泌物渗出率显著低于60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24 h、36 h、48 h组出院后因脐部创面未愈合返院处理例数低于60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24 h、36 h、48h组创面干燥愈合时间比60 h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新生儿二次剪脐最佳时段为36~48h,该时段进行二次剪脐后,脐部渗血发生率低、分泌物少、创面干燥及愈合时间短,因脐部创面未愈合返院率低.  相似文献   

7.
耿力 《护理研究》2008,22(35):3246-3246
新生儿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脐带处理不当,易引起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继发腹膜炎.有资料表明,在1 200 例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6.0%~87.5%[1],多为第1次剪脐后脐部护理不当造成2次剪脐时局部潮湿或时间延长所致.因此,选择适当的脐部护理方式,建立新生儿脐部干燥程度客观判断依据,把握2次剪脐的最佳时机,能大大降低脐部感染的发生,提高2次剪脐后的脐部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耿力 《护理研究》2008,22(12):3246-3246
新生儿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脐带处理不当,易引起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继发腹膜炎。有资料表明,在120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6.0%~87.5%^[1],多为第1次剪脐后脐部护理不当造成2次剪脐时局部潮湿或时间延长所致。因此,选择适当的脐部护理方式,建立新生儿脐部干燥程度客观判断依据,把握2次剪脐的最佳时机,能大大降低脐部感染的发生,提高2次剪脐后的脐部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二次剪脐四步骤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儿脐部处理是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的重点,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婴儿脐部感染和出血。因而临床常用再次剪脐残端的方法,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促使脐残端及早愈合。笔者就选择二次剪脐时机、剪脐技巧、脐窝局部处理及观察脐部异常情况等方法实施四步骤的护理干预,并与传统的二次剪脐法比较,有效地预防了二次剪脐后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传统的气门芯摘脐护理方法和改良后的二次剪脐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0例新生儿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传统的气门芯摘脐护理方法,等待残端自然脱落;实验组在气门芯摘脐的基础上,于新生儿出生后,在结扎下方用手术剪刀剪去残端脐带。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脐带脱落时间。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1);脐带脱落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采用二次剪脐方法,可减少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脐部愈合,提高脐部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体位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脐静脉插管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0例行脐静脉置管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下插管,试验组将患儿维持于右侧体位下插管,比较两组患儿插管成功率、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异位至门静脉循环的发生率及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脐静脉插管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尝试次数间比较,试验组尝试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脐静脉插管异位至门静脉循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维持于右侧体位下进行脐静脉插管可以提高插管成功率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降低异位至门静脉循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脐部暴露法在早产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93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95例,对照组198例,实验组早产儿采用脐部暴露法,对照组采用脐部包扎法。比较两组早产儿脐带脱落和脐部愈合时间,脐炎,脐部红肿、出血,呼吸改变等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脐带脱落和脐部愈合时间及脐炎,脐部出血、红肿,呼吸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早产儿脐带脱落和脐部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脐炎,脐部出血、红肿,呼吸改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脐部暴露法有利于促进早产儿脐带早干燥、早脱落,降低早产儿脐部感染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早产儿脐部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晚期母血及脐血糖脂代谢与子代出生体质量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950例母子配对样本,检测孕36~38周母血及脐血中血糖(glucose,Glu)、胰岛素、C-肽(C-peptide,C-P)、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采集母亲孕期及婴儿出生时的一般资料以及婴儿出生后42 d、3月、6月、9月及12月龄的来院体检资料。结果:(1)低出生体质量(low birth weight,LBW)、正常出生体质量(normal birth weight,NBW)及高出生体质量(high birth weight,HBW)组新生儿间母血、脐血的LDL-C、胰岛素及C-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BW组LDC-C含量显著高于NBW组,HBW组胰岛素含量、C-P含量显著高于NBW组。(2)孕晚期母血与脐血的TG、TC、HDL-C、LDL-C、Glu、胰岛素及C-P含量均呈正相关(P0.01)。(3)孕晚期母血及脐血TG与婴儿42 d年龄别体质量Z分值(weight-for-age Zscore,WAZ)、体质量指数Z分值(body mass index Z-score,zBMI)、年龄别身长Z分值(length-for-age Z-score,LAZ)呈负相关,与婴儿3、6、9、12月龄WAZ、身长别体质量Z分值(weight-for-length Z-score,WLZ)、zBMI呈负相关;LDL-C与婴儿42 d LAZ、WAZ及3月龄LAZ呈负相关;C-P含量与婴儿42 d LAZ及6月龄LAZ呈正相关。结论:母血及脐血高LDL-C、TG易致新生儿LBW,而高C-P则可导致新生儿HBW;母血及脐血高TG、LDL-C、C-P水平是新生儿体格生长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妇静脉血与新生儿脐血的成分差异及关联性。方法选取319例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在分娩当天空腹抽取静脉血送检,而新生儿则在分娩结束时取近脐端脐血送检。对孕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标本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拟胆碱酯酶(PCHE)、前清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指标检测。结果孕妇静脉血血清ALP、PCHE、PA、RBP、TC、TG显著高于新生儿脐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静脉血与新生儿脐血之间血清BUN、CR、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静脉血与新生儿脐血之间血清PCHE、PA、RBP、BUN、CR、UA呈正相关(P0.05),而ALP、TC、TG无相关性(P0.05)。结论孕妇静脉血与新生儿脐血之间某些物质的浓度存在差异,新生儿脐血中PCHE等指标的浓度受母体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早产儿早期脑血流变化及心功能与颅内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颅内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10例)和未出血组(54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早产儿脑血流参数,采用超声心动图监测早产儿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的早期脑血流参数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出生后12 h,出血组的Vs、Vm均低于未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24 h,出血组的Vs、Vm均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6、48 h,两组的Vs、Vm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2、24 h,出血组的SV、CO均低于未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6、48 h,两组的SV、CO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出血早产儿出生后不久存在脑血流参数及心功能指标改变,而随着时间推移又会达到与无颅内出血早产儿相当的水平。该变化通常发生在颅内出血前,故密切监测早产儿早期脑血流变化及心功能有助于为预防颅内出血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背景:低温冻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冻存后其造血支持能力变化的报道甚少。目的:比较冷冻前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造血集落生成的能力。方法:分别将冷冻前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3代,经2.5g/L丝裂霉素C处理制备为细胞滋养层,与成人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体外培养至35d应用甲基纤维素法检测造血干/祖细胞集落的增殖状态。结果与结论:冷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集落形态、大小上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未冷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相似,3者均比空白组集落数量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未冷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相比,冷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集落数更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结果说明冷冻前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均有造血刺激作用,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冷冻后的造血支持作用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7.
张沛佩  刘霞 《新医学》2014,(1):30-3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121例患儿,根据发病时间将其分为早发型败血症(生后72 h内)和晚发型败血症(出生72 h后)。分析比较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121例新生儿败血症中,早发型35例(28.9%),晚发型86例(71.1%)。早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足月儿(51.4%),晚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早产儿(88.4%)和低出生体质量儿(87.2%),两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败血症患儿发生腹胀或喂养不耐受(72.1%)、反应欠佳(57.0%)及合并化脓性脑膜炎(37.2%)比例大于早发型(相应为34.3%、31.4%、17.1%),两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败血症患儿血小板计数减低比例(62.9%)较晚发型(29.1%)高(P<0.05),两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晚发型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早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足月儿,晚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两种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应结合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西安高新医院分娩后收住新生儿病区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早产儿126例,根据床旁颅脑B超、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脑室内出血组(72例)和无脑室内出血组(54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胎龄≤32周或体质量≤1500g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2周或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χ2=9.78,P〈0.05;χ2=18.81,P〈0.01)。②阴道分娩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χ2=13.21,P〈0.01);存在高危因素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早产儿(χ2=21.30,P〈0.01)。③围生期窒息和机械通气等因素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密切相关。结论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围生期窒息、机械通气等是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减少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出生率,可有效降低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颅脑B超可做为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筛查、早期诊断和跟踪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