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ICU危重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用于电解质测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病人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抽动脉血0.5mL用于血气分析、电解质测定,对照组抽动脉血0.5mL用于血气分析,抽静脉血4mL检测血清电解质。比较两组病人日平均采血次数、日平均采血量和入院时、入院第5天~第7天血常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日平均采血次数、日平均采血量及入院第5天~第7天的红细胞压积比较均存在差异。[结论]对ICU危重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可同时测血气、电解质,既减少了病人诊断性失血量,又避免了多次抽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危重病人检验性失血量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查阅化验单的方法回顾性分析ICU及NICU危重病人检验性失血特点.[结果]ICU每位病人住院期间总的检验性失血量平均为177.1 mL,最大值为847.8 mL,其中25.8%病人失血量超过自体血液总量的5.0%.NICU病人住院期间总的检验性失血量平均为21.4 mL,最大值为68.0 mL,其中61.3%病人失血量超过自体血液总量的5.0%.检验的目的主要用于生化检验、电解质测定及血细胞分析、其次用于血气分析,血凝及C反应蛋白测定.[结论]ICU及NICU危重病人检验性失血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3.
谢艳梅  幸丽萍 《护理研究》2009,23(22):2003-2003
[目的]观察两种使用头皮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检验结果误差.[方法]选取150例病人,每人同时采用两种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分次采血法,即先用干燥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然后用肝素化的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照组用肝素化后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排去肝素溶液后直接采血.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较观察组采集的标本pH值、氧分压(PO2)、碳酸氢根(HCO3-)偏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偏低.[结论]使用头皮针进行动脉采血时,应分次采血,先采集的血液用于生化等其他化验检查,后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以减少由单次采血时混入气泡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阳桃鲜 《当代护士》2014,(2):106-107
目的探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收住ICU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危重患者2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2ml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共采集498例次;将2012年度收住ICU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危重患者20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共采集500例次。比较2组患者凝血标本数、不合格标本数、血气包堵塞次数、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凝血标本数、不合格标本数、血气包堵塞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能减少不合格标本数、降低血气包堵塞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于西安航天总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危重新生儿55例,将从动脉留置针处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试验组,将同时从同一患儿不同部位外周动脉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实际碱剩余(ABE)、标准碱剩余(SBE)、动脉血氧饱和度(SO2)。[结果]两组pH、PaO2、PaCO2、S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采用普通留置针弃血量0.5mL行动脉血气分析与常规方法结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抗凝血电解质与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促凝血电解质的差异,评价血气分析动脉血电解质测定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 以固体肝素锂-锌平衡动脉血气针采集动脉血用血气分析仪进行电解质测定,同时静脉采血用生化分析仪进行电解质测定.对2种方法结果进行方差齐性检验、配对资料的t检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的Na+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K^+、Cl^-检测结果经回归方程矫正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血气分析的动脉血进行电解质测定,结果经回归方程矫正后可以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刘秀静  商全梅  常文胜  张玥伟 《全科护理》2020,18(22):2826-2828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管路不同血液抽弃量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0月采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ICU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在有创动脉管路三通肝素帽处先抽取1 mL血液标本丢弃,用3个动脉血气针连续再各抽取1 mL血液,分别标记为A组、B组、C组,同时抽取病人对侧手臂桡动脉血液行血气分析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分析血气结果。[结果]A组、B组病人血液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高于A组和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病人的血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血钙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人血气标本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O_2、PaCO_2、血pH值、血钠、血钙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动脉管路抽弃3 mL血液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与直接桡动脉取血后血气分析结果一致,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ICU病人可以抽弃3 mL原始血液后进行血气分析,既能够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减少病人诊断性失血量。  相似文献   

8.
<正>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危重病人特别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须严密监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酸碱平衡状态,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了探讨传统动脉采血针(一次性1mL注射器)和新型动脉采血针(一次性动脉血气采血针)采集动脉血气时对动脉血气检测结果的影响,我们在2010年对50例病人进行了自身对照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9.
一次性采血针行动脉采血兼做多种检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次穿刺同时采集动脉血气以及其它多项检测项目的可行性。方法将1679例次接受操作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动脉穿刺)和对照组(分别穿刺动、静脉),比较2组患者平均穿刺次数、采血所需时间以及血气标本合格率。结果在平均穿刺次数、采血所需时间以及血气标本合格率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一次性采血针行动脉采血,是一种方便快捷、减少患者痛苦的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采血装置一次穿刺同时完成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及其他多种检验项目的可行性。方法将ICU收治的408例危重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经足背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经周围静脉穿刺采集多种检验血标本)204例。观察组(经足背动脉穿刺先后采集其他多种检验血标本及血气分析标本)204例。比较两组平均穿刺次数、采集时间、标本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在平均穿刺次数、采集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足背动脉穿刺先后采集多种检验血标本及血气分析标本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满意度,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在ICU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谢艳梅  幸丽萍 《护理研究》2009,(8):2003-2003
[目的]观察两种使用头皮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检验结果误差。[方法]选取150例病人,每人同时采用两种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分次采血法,即先用干燥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然后用肝素化的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照组用肝素化后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排去肝素溶液后直接采血。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较观察组采集的标本pH值、氧分压(PO2)、碳酸氢根(HCO3^-)偏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偏低。[结论]使用头皮针进行动脉采血时,应分次采血,先采集的血液用于生化等其他化验检查,后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以减少由单次采血时混入气泡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2.
干性与液性抗凝剂对血气电解质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的监测 ,对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抢救是十分重要的。在采标本过程中多种因素可影响结果 ,当采血注射器内抗凝剂的残留量与血液的比例不当 ,将影响结果这已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据报道肝素对血气、电解质测定的影响 ,主要由于肝素液对标本稀释引起 ,[1,2 ] 现国外已有干制抗凝剂的一次性血气采血针 ,解决了对标本的稀释问题。目前我国传统的血气采血法是将肝素液稀释后 ,抽 0 .1~0 .2ml湿润玻璃注射器的管壁 ,并将多余的排出 ,然后再采标本。这一操作过程存在很多客观差异 ,容易引起偏差 ,甚至误导诊治。本文将对传统的血气采…  相似文献   

13.
陈琳 《全科护理》2009,7(27):2481-2481
临床上抢救危重病人时,为了判断病人的呼吸功能及酸碱失调情况,多要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pH值测定^[1]。而需要的动脉血标本具有特殊的要求,即不能使血液与空气接触,以免测定结果失真,延误病人的抢救。常规的采血方法是:取2mL注射器,接5号~7号针头,在桡动脉穿刺采血1mL,但在抢救婴儿时,成功率不高。近1年来,我们采用头皮输液针头在头皮小动脉取血0.2mL,经16例临床实践均获得成功,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4.
赵晓燕 《护理研究》2010,(2):336-337
ICU收治的多为伴有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的急危重病人,常需要血气分析结果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缺氧和缺氧的程度,是否存在酸碱失衡,调整呼吸机参数及做预后判断。及时正确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是血气分析结果是否准确的标准之一。我科2007年1月-2008年2月为280例危重病人分别采用足背动脉和股动脉采血,对两组的采血成功率、误穿静脉的发生率、血肿发生率、疼痛反应、按压时间做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ICU收治的多为伴有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的急危重病人,常需要血气分析结果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缺氧和缺氧的程度,是否存在酸碱失衡,调整呼吸机参数及做预后判断.及时正确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是血气分析结果是否准确的标准之一.我科2007年1月-2008年2月为280例危重病人分别采用足背动脉和股动脉采血,对两组的采血成功率、误穿静脉的发生率、血肿发生率、疼痛反应、按压时间做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采集新生儿血气分析标本的优缺点.[方法]将110例新入院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桡动脉采血组和股动脉采血组,每组55例.统计两组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损伤及操作所需时间.[结果]经桡动脉采血比经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所需操作时间短、损伤小.[结论]桡动脉采血优于股动脉采血.  相似文献   

17.
两种动脉血气采血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动脉血气采集的成功率.[方法] 对采用传统动脉采血针(一次性5 mL注射器)与新型动脉采血针(一次性动脉血气采血针)穿刺成功率及采血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新型动脉采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动脉采血针,误入静脉、凝血发生率低于传统动脉采血针.[结论]新型动脉采血针可提高动脉血气采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肝素化注射器采血对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同一患者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动脉血检验,用非肝素化注射器采血的为观察组,用肝素化注射器采血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的测定值、护士采血前的准备时间。结果:两组测定的PCO2、Ca2+值差异显著(P〈0.05);护士采血前的准备时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余各项测定值,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选择非肝素化注射器采血避免了肝素钠抗凝剂对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的影响,且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成本、减轻了护士工作量、简化了工作程序,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血气分析对了解病情,决定治疗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病情不稳定,需要加强医疗监护的危重病人.动脉取血进行血气分析和应用监测仪两者结合.可提高动脉血气分析应用的合理性,特别是在ICU,动脉血的采集更是必不可少的常规操作。对于病程长、全身情况差的病人.既要准确、及时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又要计划性保护动脉。  相似文献   

20.
不同动脉采血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在ICU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常需密切监测血气分析来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治疗方案,这样必须反复行动脉穿刺采血。因此,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成为ICU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月138例需动脉采血的病人,男76例,女62例;年龄15岁~84岁,平均46.8岁;在不影响病人治疗的情况下,交替使用3种采集血气标本的方法,138例病人共采集血气分析标本316例次,其中股动脉采血102例次,平均每人8.3次;桡动脉采血105例次,平均每人8.6次;足背动脉采血109例次,平均每人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