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歇性清洁导尿术(CIC)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68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尿管法,观察组实施CIC;观察两组治疗2周、4周时的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及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第2周和第4周的泌尿系统感染率为2.94%和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和32.35%(P0.05);观察组第2周和第4周膀胱残余尿量为(61.27±2.36)mL和(46.73±2.14)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42±1.94)mL和(143.16±1.48)mL(P0.05);第2周两组的膀胱容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观察组的膀胱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4周滴漏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1%(P0.05)。[结论]对SCI病人采用CIC,可明显增加膀胱容量、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和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3.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常见的合并症之一[1]。在美国,总计有超过20万的SCI患者,每年新增病例约1万人[2],而我国每年新增病例达5 相似文献
4.
5.
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SCI)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SCI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间歇性导尿术、膀胱功能训练及配合心理护理等。治疗前后检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53例患者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间歇性导尿术及膀胱功能训练,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恢复SCI患者的自主排尿功能,减少因长期留置导尿管所造成的尿路感染,改善患者的忧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导尿的应用情况,重点阐述清洁间歇导尿的主要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辅导能力、实施个体化清洁间歇导尿、加强健康教育、完善出院随访,为临床护士及患者后续开展清洁间歇导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频电脉冲治疗联合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1例,2组患者均实施间歇导尿,观察组采用膀胱治疗仪进行低频电脉冲治疗,对照组进行假性低频电脉冲治疗。每天1次,共8周,治疗前后行排尿日记、尿流动力学检测、尿常规检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日排尿次数(DUF)、残余尿量(RUV)、尿路感染数(MOUTI)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日单次最大尿量(DMUV)、日平均单次尿量(DASUV),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仅DUF、RUV较前明显减少(P<0.05),DMUV较前明显增加(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DASUV、DMUV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DUF、RUV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但2组间MOU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电脉冲治疗联合间歇性导尿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障碍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其引起的并发症尿路感染、忧虑症发生及其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个体化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最佳导尿方法,以提高脊髓损伤(SCI)患者生存质量。方法:20例SCI患者实施个体化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ISISC)和定时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SISC),并配合膀胱训练。结果:经过3—7次(平均4.6次)训练,20例患者均能熟练掌握ISISC和SISC方法,其中9例恢复自主性排尿,4例建立反射性排尿,7例仍行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无并发症产生。结论:ISISC和SISC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SCI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低于发达国家,其中泌尿系统并发症是导致此类患者晚期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主要原因是对泌尿系统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水平较低。SCI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主要为排尿障碍,如处理不当则可造成膀胱输尿管反流(VUR)、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和肾功能减退或衰竭。我们尝试在康复护理工作中应用间歇性导尿术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以进一步观察其对患者的膀胱功能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2003年7月-2005年9月,我科对脊髓损伤伴有排尿障碍的37例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患者清洁间歇导尿的方法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洁间歇导尿是指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使膀胱能够有规律地排空尿液的方法。我科于2000年开始应用清洁间歇导尿,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脊髓损伤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便利抽样选取某脊髓损伤病友俱乐部255例脊髓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制自我管理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脊髓损伤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自我管理量表中疾病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间歇导尿行为管理及情绪管理和社会回归各维度得分分别为(40.458±9.122)分、(33.945±6.800)分、(36.709±8.736)分、(25.011±4.932)分;日常生活管理维度单题平均得分最高(3.772±0.755),情绪管理和社会回归维度单题平均得分最低(3.573±0.705)。间歇导尿时长、患病后家人的态度、自我效能感、职业是疾病症状管理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R2 = 0.135, F = 7.744, P < 0.001);自我效能感、间歇导尿时长、使用亲水涂层导尿管、并发症是日常生活管理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R2 = 0.173, F = 13.042, P < 0.001);自我效能感、间歇导尿时长、使用亲水涂层导尿管、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间歇导尿行为管理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R2 = 0.141, F = 10.259, P < 0.001);自我效能感、间歇导尿时长、并发症、近一周每日间歇导尿次数是情绪管理和社会回归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R2 = 0.282, F = 19.590, P < 0.001)。结论 脊髓损伤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受诸多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针对其中可控因素,制定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摘要
目的:编制脊髓损伤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
方法:第一阶段: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和Delphi法,初步拟定脊髓损伤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并招募10例患者进行预调查。第二阶段:选取26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信效度检验。
结果:最终形成的量表包括4个维度、37个条目。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39,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公因子,4个维度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0.887%、61.291%、64.181%、66.764%。总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69,各维度Cronbach α系数为0.755—0.937,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912,各维度2周后重测信度为0.733—0.933。
结论:编制的脊髓损伤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脊髓损伤清洁间歇导尿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know the indi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during the course of intermittent urethral catheterization.Methods Divided 33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18 cases)and control group(15 cases)randomly.The indication of beginning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less than 500 ml transfusion per day,without press ulcer,more than 150 ml bladder capacity.The indic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28 cm H2O pressure of bladder.Compared th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infection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all the indexes of uretharal catheterization were better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than those of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 The indication of less than 500ml transfusion per day,without press ulcer,more than 150 ml bladder capacity are proper.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拔出尿管、进行间歇导尿的指征.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了脊髓损伤患者33例.按照简单随机的方法 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拔出尿管、实施间歇导尿的指征为每日输液量<500 ml、无压疮、膀胱容量测定>150 ml.对照组患者拔除尿管、进行间歇导尿的指征为患者尿管测压>28 cm H2O(1 cm H2O=0.098 kPa).比较2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留置尿管期间泌尿系统感染率,实施间歇导尿1个月后的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间歇导尿次数.结果 实验组留置尿管的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留置尿管期间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实施间歇导尿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要少于对照组,间歇导尿次数要少于对照组.结论 在患者每日输液量<500 ml、无压疮、膀胱容量测定>150 ml的指征下,拔出尿管、实施间歇导尿,缩短了留置尿管的时间,减少了泌尿系统感染,对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拔出尿管、进行间歇导尿的指征。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了脊髓损伤患者33例。按照简单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拔出尿管、实施间歇导尿的指征为每日输液量〈500ml、无压疮、膀胱容量测定〉150ml。对照组患者拔除尿管、进行间歇导尿的指征为患者尿管测压〉28cm H2O(1cm H2O=0.098kPa)。比较2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留置尿管期间泌尿系统感染率,实施间歇导尿1个月后的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间歇导尿次数。结果实验组留置尿管的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留置尿管期间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实施间歇导尿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要少于对照组,间歇导尿次数要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患者每日输液量〈500ml、无压疮、膀胱容量测定〉150ml的指征下,拔出尿管、实施间歇导尿,缩短了留置尿管的时间,减少了泌尿系统感染,对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