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Rb 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Rb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30例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Rb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在30例双源癌患者中,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Rb阳性率分别为46.7%(14/30)和40%(1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2,P>o.05).食管和贲门癌组织Rb一致阳性率为36.7%(26/30),一致阴性率为50%(15/30),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Rb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该地区食管癌和贲门癌存在较高的Rb一致性变化,提示二者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P21WAF1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分析1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P21WAF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15例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21WAF1蛋白的阳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7/15),贲门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6/15),免疫反应类型主要为弥漫型和镶嵌型。15例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一致性改变率为87%(13/15)。结论: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存在较高的P21WAF1蛋白表达一致性改变,提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癌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30例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0例双源癌患者SCC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7%(17/30)、45%(13/29)和24%(7/29),CCA组织中分别为73%(22/30)、33%(10/30)和17%(5/30),SCC和GCA组织中3种蛋白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C和GCA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表达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mdm2、CyclinD1和p16蛋白表达一致性改变,提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双源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粘蛋白1(MUC1)和C-erbB2蛋白变化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2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MUC1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25例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UC1和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食管癌:MUC1,C-erbB2免疫阳性率分别为80%(20/25),20%(5/25);贲门癌:分别为72%(18/25),48%(12/25),且免疫反应类型均主要为弥漫型。MUC1,C-erbB2蛋白在食管和贲门双源癌肿瘤组织中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改变,一致性改变率分别为92%、64%。结论: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MUC1和C-erbB2蛋白一致性改变,提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双源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HPV) 16和 18型E6蛋白及c-erbB - 2及 p2 1ras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肛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 )对肛癌 32例、腺癌 10例及正常肛门粘膜30例HPV16 ,18E6 ,c -erbB - 2及p2 1ras染色。结果 :HPV16、18E6阳性率分别为 78.1% (2 6 /32 ) ,2 0 .0 %(2 /10 ) ,10 .0 % (3/30 ) ,其中鳞癌明显高于正常肛组织的表达 (P <0 .0 1) ,腺癌与正常肛组织表达无明显差异(P >0 .0 5 )。c -erbB - 2及 p2 1ras阳性率分别为 5 9.4% (19/32 ) ,6 0 .0 % (6 /10 ) ,10 .0 % (3/30 )和 5 6 .3% (18/32 ) ,5 0 .0 % (5 /10 )和 3.3% (1/30 ) ,其中鳞癌和腺癌明显高于正常肛组织的表达 (P <0 .0 1)。在鳞癌中 ,E6与c-erbB - 2同时表达 19例 ,占 5 9.4% (19/32 ) ,E6与 p2 1ras同时表达 18例 ,占 5 6 .3% (18/32 ) ,与腺癌及正常肛粘膜组织中二者同时表达的病例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HPV16 ,18E6 ,c -erbB - 2及p2 1ras与肛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c -erbB - 2及p2 1ras与肛鳞癌、腺癌的发生发展均有相关性。HPV16 ,18E6 ,c-erbB - 2及p2 1ras共同作用可能是肛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贲门癌与食管癌组织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贲门癌和食管癌组织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聚集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深人了解食管癌癌变机制。方法:采用PCR—SSCP、DNA测序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19例贲门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和50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聚集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①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p53蛋白过度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和68%,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8%和53%,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过度表达的一致率分别为64%和42%;②食管鳞癌组织p53基因突变在第5—8外显子中均有分布,而在贲门腺癌组织集中分布于第5和第7外显子;③对p53基因突变谱分析显示,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G:C→A:T是最常见的碱基突变类型(48%和30%),碱基的插入和缺失在贲门腺癌中也较为常见。结论:p53基因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的相似变化提示林州地区贲门和食管癌可能存在共同的致病危险因素;对p53蛋白检测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P53基因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与食管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志的链霉卵白素 (SP)染色法和反转录PCR方法检测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州市手术标本的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状况和特征。结果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yclinD1蛋白和mRNA表达 ,癌旁组织和癌组织CyclinD1免疫组化阳性和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3 1%vs 3 8 4%和 87 5 %vs 81 3 % ,但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是 ,碘染色阳性癌旁组织CyclinD1免疫阳性率 ( 2 8 6% )明显高于碘染色阴性组 ( 3 6% )。结论 :CyclinD1与食管鳞癌癌变发生有关 ,可能参与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laudin 3在食管腺癌和贲门腺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16例食管腺癌、20例食管鳞癌、15例弥漫型贲门腺癌、25例肠型贲门腺癌、15例正常食管黏膜和15例正常贲门黏膜组织中Claudin 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食管鳞癌、贲门弥漫型腺癌组相比,食管腺癌和贲门肠化型腺癌组织中Claudin 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食管鳞癌组、贲门弥漫型癌组Claudin 3 mRNA及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laudin 3与食管腺癌和贲门肠化型腺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肺鳞癌、肺腺癌Ki-ras和p53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肺鳞癌、腺癌与Ki-ras基因外显子 1,2及p5 3基因外显子 7,8突变谱并观察肺鳞癌、腺癌预后同Ki-ras和 p5 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用PCR和测序方法分析 33例肺鳞癌和 2 7例肺腺癌Ki-ras基因外显子 1,2和 p5 3基因外显子 7,8错义突变。并追踪观察突变者和非突变者的二年存活率。结果 :肺鳞癌中发现 5例 (15 .16 % )Ki-ras基因突变和 12例 (36 .37% )p5 3基因突变 ;肺腺癌中发现 2例 (7.4 1% )Ki-ras基因突变和 7例 (2 5 .93% ) p5 3基因突变 ,两型肺癌间Ki-ras和p5 3基因突变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肺鳞癌、腺癌中 p5 3基因突变总阳性率为 31.6 7% ,Ki-ras基因突变总阳性率仅 11.6 7% ,p5 3基因突变率高于Ki-ras基因突变率 (P <0 .0 5 )。p5 3基因突变谱与一般报道相似。Ki-ras基因突变情况与一般报道有所不同 ,未发现一般文献报道较多的第 12位等密码子突变 ,发现有第 6位密码子纯合性突变和第 31位和第 79位密码子杂合性突变。预后追踪显示 :无突变的病例 2年生存率为 4 0 % ,存在突变的病例 2年生存率仅 12 %。结论 :肺鳞癌、腺癌的Ki-ras和 p5 3基因突变谱较广 ,肺鳞癌和腺癌的预后均与这两个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p27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NA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0例食管贲门癌及20例正常食管、贲门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和p27的表达水平。结果110例食管贲门癌中,90例端粒酶表达呈阳性,阳性率迭81.8%,癌旁组织中5例呈阳性,阳性率4.5%,正常食管、贲门组织中阴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端粒酶表达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预后显著相关(P<0.05)。样本中51例p27表达呈阳性,阳性率达46.4%,癌旁组织中22例呈阳性,阳性率73.3%,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27表达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预后显著相关(P<0.05)。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和p27表达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食管贲门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端粒酶活性过度表达和p27表达水平下调有关,二者可作为食管、贲门癌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和贲门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TEN蛋白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表面变化及其与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141例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患者PTEN的表达状况。结果: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PTEN阳性率分别为47%(34/73)和43%(29/68)。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PTEN蛋白的表达有增高的趋势,淋巴结转移组PTEN免疫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但统计分析未发现PTEN免疫阳性反应率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间存在相关性(P均大于0.05)。结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存在一致的PTEN蛋白变化,提示2者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蛋白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河南省林州地区青年SCC和GCA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将癌组织阳性结果分为弥漫型、灶性、镶嵌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SCC和GCA组织中RASSF1A阳性表达频率均较高(83%(10/12)vs 89%(8/9)),与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类型并不相同.食管鳞癌以镶嵌型(4例)和灶性(4例)较多,弥漫型(2例)次之;食管正常组织以乳头性(3例)和灶性(3例)较多,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腺癌组织以灶性为主(6例),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正常组织以弥漫型(5例)较多,另有灶性(4例)表达.RASSF1A蛋白表达与SCC和GCA的转移、分化和浸润程度无相关性.结论: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是河南高发区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食管和贲门癌原发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病灶p53变化规律的研究,加深对食管和贲门癌转移发生的分子病理学基础的了解。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对31例食管和贲门癌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p53蛋白聚集进行了研究。结果:31例手术标本中,24例为食管磷状细胞癌,7例为贲门腺癌。研究表明:在24例食管原发和转移鳞癌中,有11例原发和转移癌灶中均出现p53蛋白聚集的变化,原发和转移癌灶的一致性变化发生率为61%(11/18),P<0.05;在6例原发病灶p53免疫组化阴性患者中,其淋巴结转移病灶也同时出现免疫阴性反应。在7例胃贲门腺癌中,3例原发和转移癌灶同时出现p53免疫阳性表达的一致率为50%(3/6),P>0.05;1例原发病灶p53免疫组化阴性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病灶也出现阴性反应。结论:p53在食管和贲门癌癌变和转移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太行山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癌患者ABO血型分布特征及体重指数与食管/贲门癌关系。方法:对太行山食管癌高发区多家医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10 561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年龄、性别、籍贯、ABO血型及身高、体重等资料,计算体重指数(BMI=kg/m^2),并对ABO血型的分布及食管/贲门癌患者各级BMI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太行山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ABO血型分布特征均为B〉O〉A〉AB,且不同性别之间无差异(P〉0.05);②该地区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中正常体重者所占比例均为最多,低体重和超重者次之,肥胖者最少。但是女性食管癌患者中Ⅰ级BMI所占比例低于贲门癌相应BMI所占比例(22%,69/310vs.27%,18/66),Ⅱ级BMI所占比例高于贲门癌相应BMI所占比例(54%,169/310vs.49%,32/66)。结论:B型血者患食管/贲门癌的风险较大,AB型血者患食管/贲门癌的风险较低。体重过低的女性患食管癌的风险较其患贲门癌的风险大,而体重在正常范围的女性患贲门癌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食管/贲门双源癌和单发食管/贲门癌患者的家族史、临床病理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家访和问卷调查、住院病理核查以及电话随访等方法,收集整理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食管癌高发区的1 011例双源癌患者、2 095例单发食管癌患者和1 859例单发贲门癌患者的家族史、临床病理资料和部分随访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t检验、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因素Cox模型等方法分析双源癌和单发食管/贲门癌患者家族史、临床病理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双源癌家族史阳性率比单发贲门癌家族史阳性率高(34%,27%,P<0.05),与单发食管癌相似(34%,31%,P<0.05);双源癌中食管癌和贲门癌早期患者多于单发食管癌(27%,15%)和单发贲门癌患者(18%,4%,P<0.05);双源癌患者生存率低于单发食管癌和单发贲门癌患者(P<0.05),死亡风险分别为单发食管癌和单发贲门癌患者的2倍(P<0.05,HR=1.976)和3倍(P<0.05,HR=2.652)。结论双源癌患者遗传易感性高于单发贲门癌患者;双源癌中食管癌和贲门癌早期患者均多于单发食管癌和单发贲门癌患者;双源癌患者生存率低于单发食管和贲门癌患者。  相似文献   

16.
贲门癌与直肠癌组织嗜铬蛋白A及p53蛋白表达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贲门癌与直肠癌组织嗜铬蛋白A(CGA)及p5 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76例贲门癌和 4 9例直肠癌组织中CGA及p5 3表达变化。结果 :贲门癌组织中 ,CGA和p5 3阳性率分别为 5 5 .3% (4 2 /76 )和 6 5 .8% (5 0 /76 ) ;直肠癌组织中 ,CGA和p5 3阳性率分别为 34.7% (17/49)和 6 7.3% (33/49) ;贲门癌组织中CGA阳性率明显高于直肠癌 (P <0 .0 2 5 ) ;有内分泌分化的贲门癌和直肠癌其p5 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GA阴性者 (P <0 .0 2 5 )。结论 :贲门癌与直肠癌组织中CGA阳性表达率存在明显差异 ;p5 3基因的变化在这两类肿瘤内分泌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河南辉县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ABO血型分布以及全血细胞的变化特征 ,进一步了解这些变化与食管和贲门癌的关系。方法 :统计辉县市人民医院 17年间 (1987~ 2 0 0 3 )食管和贲门癌收治记录 ,分析比较食管和贲门癌患者各血型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种血细胞数量的差异。结果 :食管癌患者中 ,男女均为B型血比例最高 ,分别占 3 8. 6%和 3 4. 7% ;贲门癌男性患者中 ,O型血所占比例最高(3 9 .6% ) ;贲门癌女性患者中 ,B型血 (4 6. 7% )所占比例远高于其它血型 ;而AB血型的人在食管和贲门癌中所占的比例都最低 (7. 7%V S 13 .2 % )。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血细胞降低改变 ,贲门癌患者红细胞降低最明显 (男 :5 0 % ,女 :5 6% ) ,类似的情况还见于血红蛋白。贲门癌患者淋巴细胞降低的检出率高于食管癌患者。贲门癌患者贫血和淋巴细胞降低明显 ,其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B型血患食管癌的风险较大 ,O型血的男性和B型血的女性患贲门癌的风险较大 ,而AB型患食管和贲门癌的风险均较低。而外周血各项常规指标的变化与食管和贲门癌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