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  相似文献   

2.
乡下的母亲赶集来我家,常被我和妻子挽留着吃饭。可是不知怎的,一直胃口很好的母亲每次都吃不下多少饭菜。有时反复劝她多吃点,她总是在“吃饱了”的推脱中勉强再吃一点。我很奇怪,母亲在乡下辛勤劳作,胃口好得很,干农活饿了吃两三大碗饭是常事。我读大学时听母亲说过城里人家的饭碗拳头那么大点,盛上的饭不及乡下大碗的三分之一,而且他们也只吃两三碗饭,怎么吃得饱呀!因此母亲每次来,我都特意换上乡下的那种大碗吃饭,可母亲就是吃不了多少。是饭菜不合口味,还是母亲的食量已减少到了如此程度?我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3.
父亲下厨     
我们是吃母亲做的饭长大的。小时候,父亲在部队工作,母亲带着我们在乡下,一日三餐都是母亲操持。父亲一年回家一次,休一个月的探亲假。按说平日辛劳的母亲,此时应该趁着父亲在家,走出厨房,轻松几日。可实际上,母亲从没有让父亲下过厨。后来,母亲带着我们随军,和...  相似文献   

4.
同样一碗米饭,你觉得香糯可口,而老人却觉得味如嚼蜡。我不喜欢吃水分太多的米饭,喜欢那种放在碗中,颗粒可见的饭,有嚼劲。家中煮饭,也是如此。一日,母亲造访,用餐时只见母亲饭吃得极慢,当时未在意。到了晚间,母亲问我可有胃药,她说有些不适。细问之下,方知自己大意了,"作梗者"  相似文献   

5.
母亲没有劳保,一辈子和泥土打交道,最大的财富也许就是气力了。母亲年轻时说:“有力气就有饭吃。”可现在,气力正被岁月无情地夺走,她上一次山就气喘吁吁。于是,她说自己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相似文献   

6.
阿蓉 《长寿》2006,(12):44-45
7年前的那个春天,母亲不幸患了乳腺癌。做完手术后,母亲一直沉默,不是莫名其妙地独自流泪,就是愣愣地盯着天花板发呆,跟她说话她也心不在焉,饭更是吃得很少。我们怕她想不开,便轮番开导她,可总也说服不了她.  相似文献   

7.
分碗吃菜     
分碗吃菜张蓬云吃饭不愁了,吃菜发愁。五六十年代城市居民的经济状况差不多都如此。虽然那时豆角是一角钱八斤。我家11口人,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着实紧巴。母亲说孩子们都在长身体,饭得吃足,要想省几个钱,就在吃菜上打主意。于是,我们小时候都是分碗...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母亲,还记得我对南瓜印章的偏爱。每年,母亲将南瓜收起来时,都会打电话来,说南瓜熟了,就等儿子回老家时,再剖开南瓜,吃南瓜饭,做南瓜印章。吃着母亲做的南瓜饭菜,刻着喜爱的南瓜印章,心中充满了现世安宁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童言无忌     
《家庭医生》2014,(20):47-47
一天,我和可可在家吃中饭,可能是上午吃了太多零食的关系,她好像对我做的饭没多大兴趣,很不情愿地吃着,突然她冒出一句:“妈妈,怎么天天吃五(午)饭,不吃六饭、七饭、八饭呢?”  相似文献   

10.
民营医院是自己“找饭吃”,找饭吃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等饭吃早晚死亡。怎样才能做到既快速通过死亡地带,又同时挖到第一桶金,是我们所有的投资人最纠结、最无奈的问题。我们的经验是:选准方向、找到路线、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11.
刘希 《药物与人》2012,(7):80-80
父亲去世后,母亲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整日闷在屋里,常常一句话也不说,抱着父亲的遗像久久发呆。时间长了,我发现,母亲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了,明明是刚刚吃过了饭,她还疑惑地问我,我吃过了吗?不会吧?你骗我!后来甚至对我大发雷霆,说我不孝敬她。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母亲像变了一个人,狂躁、易怒、失眠、更健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饭越吃越少,菜却相对而言越吃越多,许多人认为这样吃营养丰富。其实,这样的 饮食结构有失偏颇,菜吃多了,饭吃少了,会导致胆固醇的增高。胆固醇增高,血脂就会增 高,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菜吃多了导致胆固醇增高的原因在于脂肪摄入增多, 那么,饭吃少了为什么会导致胆固醇升高呢?新近研究发现,人们通常所说的主食,即米饭 和馒头中含有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照研究表明,食用植物甾醇强化的人造奶油,可使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3%, 这样的变化十分有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研究认为,植物甾醇…  相似文献   

13.
别有风味的乌饭□/贾杏年苏、浙、皖一带有个十分别致的古老习俗——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所谓乌饭,是用一种杜鹃科常绿灌木植物南烛树(俗称乌饭树、青精树)的树叶,榨汁浸制而的饭食。吃乌饭的由来众说纷纭。有说是起于佛门。《神隐》一书说:“西域有神名曰佛,佛生...  相似文献   

14.
欣赏自己     
晓乐 《健康必读》2004,(6):17-17
我是在自卑与胆怯中悄然度过童年和少年大部分时光的。因为我矮小的个子、笨拙的嘴巴,总是穿一身过长或过短的破旧衣服。父亲早逝,母亲早出晚归地挣钱,还拖着两个比我更小的弟弟,母爱似乎只有在餐餐有饭吃时才能体昧到。我恨我命不好,竟降生在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住在日本的笔者的母亲因脑溢血出现偏瘫,不得不向当地区政府的社会福利处申请了一名专业介护士(全称是介护福利士,包括护士和家庭护理士两种)。笔者认为介护士的到来,意味着母亲可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了。不料,这位介护士居然连喂老人饭都不肯,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笨拙地挪动左半边身子,左手执勺,吃得汤水四溅。她只是  相似文献   

16.
不少人都知道吃五谷杂粮可以养生,可究竟怎么做与吃才有营养?这就是许多人所不了解的问题了。有人这么问道:"杂粮有很多种,有的很坚硬,一起煮的话,最后根本不熟。"还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杂粮煮出来的饭太糙了,口感不是一般的难吃。""只能打成杂粮糊,是糊有营养,还是饭?”等等,那么五谷杂粮饭该怎么做才好,又该如何吃呢?  相似文献   

17.
唐琰 《食品与健康》2006,(11):40-41
“平民化”的饮食基调 鲁迅的日常生活是平民化的,对燕窝、银耳等食品,他并不看重,甚至连吃饭吃菜也不讲究。许广平曾回忆说,有时起迟了,或因事耽搁了正当用餐,他愿意简单地吃碗蛋炒饭,至于饭烂饭燥,菜咸菜淡,好好歹歹都不讲,有啥吃啥。  相似文献   

18.
《长寿》2005,(2):33-33
内蒙古读者李武来信问:我有糖尿病,正在服“糖适平”,说明书上说是饭前服,而有的文章说磺脲类降糖药应和饭一起吃。我未按说明书说的饭前服而按文章所说同饭一起吃,这样对吗?  相似文献   

19.
人到老年     
每次吃饭都是父亲最早放下碗筷而母亲则会习惯性地再给父亲添勺饭。春节回到家中,终于又和父母同桌吃饭了。照例在父亲吃完后母亲扬起勺子准备给父亲添点,父亲却端着碗避开。我和母亲都很惊讶。父亲叹气说,你们就不知道人老的感受,多吃一点都会难过,第一次听父亲说自己老了,心里浮起一层薄薄的凄凉。其实父亲斑白的头发,迟缓的脚步,睡觉时艰难而滞重的喘息,早就在告诉我父亲经不起岁月的消磨,可在这样庸常的生活小事中让我看到父亲的老境,我还是骇然心惊。  相似文献   

20.
"吃饭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把饭给自己有饭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钱钟书先生在《吃饭》一文中如是说。此言尽可看出国人把吃摆在何等重要的位置。谁都明白,人虽然不是为了吃而活着,可人只要还想活着,就一天也离不开吃!说到四川菜,其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有着别具一格的烹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