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南二例类鼻疽病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正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是一种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其中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病原菌主要包括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B.cepacia complex)、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B.pseudomallei complex)等。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可进一步分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mallei)、泰国伯克霍尔德菌(B.thailandensis)、俄克拉何马伯克霍尔德菌(B.oklahomensis)和汉普蒂社伯克霍尔德菌(B.humptydooensis)5个种[1],其中除泰国伯克霍尔德菌毒力较  相似文献   

3.
57例真菌感染病原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菌和酵母样菌.真菌分为致病真菌和非致病真菌两类.而致病性真菌又分为病原性真菌和机会致病真菌.真菌引起的感染,多系由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引起,例如,癌症、白血病、严重创伤、烧伤、尿道插管患者真菌趁机浸入引起脏器性真菌病.而各种病原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同,为了给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57株分离自癌症、白血病、严重创伤、烧伤、尿道插管患者尿液的真菌进行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海南东部分离出类鼻疽假单胞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东部分离出类鼻疽假单胞菌李长庆李三喜王波李克英(解放军第187医院,海南省海口市571159)关键词脓液类鼻疽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类鼻疽假单胞菌可引起地方性人畜共患的类鼻疽病,主要流行于南北纬20°之间的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北部〔1〕,近年海南岛的最南端...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基因测序方法对2株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进行初步菌种鉴定,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方法将2株临床分离菌株1520、4108分别接种于罗氏培养基,观察其菌落生长状况;取生长对数期菌落,抽提菌株DNA;PCR扩增16S rDNA基因序列,对其PCR产物进行测序和NCBI网站Blast同源性比对,以进行菌株的初步鉴定.结果编号为1520、4108两株菌株,在罗氏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均可见淡黄色粗颗粒样小菌落,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以PCR扩增两株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结果与鼻疽诺卡菌(Nocardia farcinica)同源性极高,比例均达到99%.结论从肺科急诊患者体内分离到的菌株1520、4108为鼻疽诺卡菌,而不是非结核分枝杆菌,为临床在治疗方案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 DNA测序分析能够快速、简便、准确地鉴定到菌种,为实验室疑难菌型鉴定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类鼻疽肺炎29例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制类鼻疽肺炎的相似性编码和编码组合表,提高对该病的护理观察与护理诊断能力。根据细菌学,血清学诊断且胸部X线阳性病人的21项主要临床指征,实验数据,通过分析组编码和概率分析,及对病人的病情化进程的观察及护理,结果:类鼻疽肺炎人有4组以上的编码机率大于0.500,革兰氏阳性球菌,病毒,支原体引起的肺炎也有3组以上的编码机率大于0.500。认为此编码对病原菌引起的肺炎,尤其夺类鼻疽肺炎和非典型性肺炎  相似文献   

7.
为研制类鼻疽肺炎的相似性编码和编码组合表,提高对该病的护理观察与护理诊断能力。根据细菌学、血清学诊断且胸部X线阳性病人的21项主要临床指征、实验数据,通过分组编码和概率分析,及对病人病情恶化进程的观察及护理。结果:类鼻疽肺炎病人有4组以上的编码机率大于0.500,革兰氏阳性球菌、病毒、支原体引起的肺炎也有3组以上的编码机率大于0.500。认为此编码对病原菌引起的肺炎,尤其对类鼻疽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和非典型性肺炎极易区别,且便于操作,适合临床医护人员应用。护理时应对病人可能引发病情恶化先兆的微小变化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1995-09~2006-01收治的类鼻疽误诊为肺结核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类鼻疽是一种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引起的热带传染病。该病原菌主要侵犯人体肺部,早期易出现发烧、寒战、咳嗽、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肌肉痛等症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侵入人体肺部后,容易形成难治性肺炎、肺部空洞,并可能短期内快速地发展为败血症而死亡。此外,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还可能引起脑膜炎、前列腺炎、尿路感染及肝脾等内脏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类鼻疽骨髓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07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例类鼻疽骨髓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分析同期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2例类鼻疽骨髓炎患者资料。结果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及感染部位的红、肿、热、痛等。病变好发于胫骨、股骨和颅骨,且病灶常多发,合并的感染病灶中以脾、软组织、关节最为常见,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骨髓炎,所有患者均经细菌培养得到确诊,强化治疗阶段以"头孢他啶、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碳青霉烯类"抗感染及外科手术为主,病原菌清除治疗阶段以"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多西环素"抗感染为主,两个阶段治疗周期均长,规范治疗后复发率低。结论类鼻疽骨髓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提供定位诊断,细菌培养是确诊标准,及时有效的外科干预和抗菌药物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全程的、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涂波  秦恩强  赵敏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224-2224,F0003
1病历 患者,男,62岁,已婚,北京籍,企业家,因“发热20d”于2011年3月11日收住本院。患者于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高热,体温约39℃,自行口服退热药后大汗、体温渐降;  相似文献   

12.
16株类鼻疽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自 1996年报告海南 2例类鼻疽以来[1] ,至今已发现了 16例 ,现对 16株类鼻疽假单胞菌的来源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和总结 ,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菌株来源 :来自 1995年 10月~ 1999年 10月来我院治疗的 16例类鼻疽患者 ,15例为住院患者 ,1例为门诊患者。 16例患者均是农民 ,其中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33~ 81岁 ,平均年龄 5 9岁。在 9~ 12月份发病 14例 ,在 3月份发病2例 ,其余月份未见发病。临床确诊 7例为败血症 (包含 1例肝脓肿和 1例右腹股沟脓肿合并败血症 )、3例肝脓肿、2例肺感染以及脑脓肿 ,左窝脓肿、右颌下脓肿、右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我院外科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外科治疗感染提供合理使用抗生素信息。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外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病原菌分析及耐药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332例外科感染标本中分离出170株病原菌,检出率为51.2%。在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99株,占60%。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33株,占40%,以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发现大部分有多重耐药性。结论加强对外科感染病原菌的检测及耐药性监测,防止临床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对外科感染的降低和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毛囊炎致病因子,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为临床治疗依据.方法 蠕形螨采用镜检法,其他病原菌用培养法,根据菌落形态和生化特点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791例毛囊炎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20株,检出率为91.02%,其中马拉色菌、痤疮丙酸杆菌、蠕形螨、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68.39%、14.54%、3.92%、3.16%、1.01%.结论 引起皮肤毛囊炎的致病菌有多种,马拉色菌是毛囊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5.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所致的热带、亚热带地方性人兽共患病.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属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的水及土壤中.我国疫源地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福建、香港、台湾等省区.人群对该菌普遍易感,主要是通过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和土壤,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感染或吸入引起.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分为急性败血症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和亚临床型.最严重的症状是合并肺炎和急性败血症[1-4],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6.
正类鼻疽病(melioidosis)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导致的地方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澳大利亚中部、东南亚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菌常存在于疫区水、土壤、粪便及尸体中,可经破损皮肤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或土壤而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感染[1]。2014年10月,本组从1例高烧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39岁,因发热、右下肢肿痛入院。  相似文献   

17.
夏建朴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5):385-385,455
目的 分析感染性眼病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性状况,以指导临床医生有效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减少盲目用药.方法 对375例(375只眼)经临床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对培养阳性菌株的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75例中有135例培养阳性,阳性率36%.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5株(48%),占第1位,以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最为敏感;革兰阳性杆菌30株(22%)占第2位,以第3代头孢菌素和环丙沙星最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27株(20%)以环丙沙星最为敏感;其他菌10株(7%);真菌3株(2%).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感染菌,临床应以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依据,有目的地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类鼻疽是由革兰阴性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已成为一个新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传统的类鼻疽实验室诊断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且操作繁琐,许多热带发展中国家缺乏实验室诊断工具和相关临床经验,延误了类鼻疽病的诊断和治疗。优化的血清学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等特点,对于类鼻疽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就类鼻疽实验室诊断技术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该病制订最佳防控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可引起地方性传染疾病--类鼻疽病,其主要的传染途径是由皮肤伤口接触、吸入或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水或尘土而受感染。主要侵犯的器官是肺部,常造成肺炎、肺部空洞,也可能侵犯肝、脾、肾、皮肤等器官,本病平均潜伏期为9~21d,也有长达数月或数年者[1]。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与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感染表现极为相似,极易出现误诊。其主要流行区域位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5岁。因口干、多饮、多食、夜尿多1年余,伴呼吸困难、发热1周急诊于2011年7月16日入院。入院体检:T38℃,P90次/min,R26次/min,BP122/78mmHg(1mmHg=0.133kPa),APACHIII评分11分,指脉氧饱和度96%,神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