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达伟  刘晖宇 《上海医学》2007,30(8):633-634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不典型脑干梗死患者的头颅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7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其中17例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检查,2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12例增强扫描,14例同时行CT检查。记录MRI影像征象。比较MRI、CT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准确率。结果①常规MRI检查示26例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包括急性期4例,亚急性期14例,慢性期8例。12例增强扫描均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其中2例呈脑回样强化。②MRV检查17例:血流信号消失、减弱(受累静脉窦)。③MRA检查2例:受累静脉窦显影异常。④14例同时行CT、MRI检查,共45个静脉窦受累,CT和MRI准确率分别为46.67%(21/45)、100.00%(45/45)。MRI检查准确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方华盛  廖春雄 《广西医学》2008,30(8):1261-1262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asonance imaging,MRI)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作用明显优于CT,对于显示AVM的部位、大小、形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1999年1月至2007年2月对36例颅内AVM患者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现将MRI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评价MRI成像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的检查中,CT与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在进修中,收集本院2009年2月~ 2010年2月间共收治的早期腔隙性脑梗塞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对患者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行MRI检查,采用T2WI/TSE及T2WI/IR水压抑扫描后均发现病灶213个;所有患者行CT检查后发现病灶38个,CT检出率为MRI的18%.MRI检查对患者早期病变及微小病灶显示情况优于CT.结论: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检查,MRI优于CT,且应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CT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后经MRI诊断并经治疗后复查证实。结果 CT表现为脑内静脉窦区等密度影,常规MRI表现为受累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静脉窦内信号不一,尤以T2WI为敏感。11例脑实质内出现静脉性脑梗死表现;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部分或广泛高血流信号缺失、狭窄。结论 CT与MRI的各种检查技术相结合利于静脉与静脉窦血栓的显示,是诊断和随访CVST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分析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4例病理诊断为肝癌的患者,收集患者在入院检查时的MRI、DWI和DCE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病变肝区和正常肝区...  相似文献   

7.
王忠  宋莉 《西部医学》2007,19(5):938-939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胆道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为胆道结石病人的MRI及MRCP检查资料与B超、CT等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MRI及MRCP检查全部发现结石;50例均行B超检查,阳性30例;35例行CT检查,25例发现结石;15例行ERCP检查,2例插管不成功,8例成功插管并取石,2例未发现结石,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急性胰腺炎)。结论MRI及MRCP是无创无痛苦检查方法,在胆道结石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的3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CT和MRI资料。20例先后行CT、MRI检查,1例仅行CT检查,9例仅行MRI检查。结果脊髓受压在MRI检查中有12例(41.4%,12/29),CT检查中有3例(13.6%,3/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在先后行CT、MRI的患者中,椎管狭窄在MRI显示9例,在CT显示6例;脊髓受压在MRI显示7例,在CT上显示2例;椎间盘受累在MRI显示16例,CT显示13例;椎旁软组织脓肿MRI显示16例,CT显示13例。结论 CT较好的显示了脊柱结核的骨质破坏、附件受侵、椎间盘受累、椎旁软组织脓肿、椎管狭窄等病变,而MRI对显示脊髓受压有明显优势。二者相结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对比分析MRI(磁共振成像)联合CT和单一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为治疗脑梗死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46例,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 3例。实验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CT的诊断方法,对照组应用单一CT的诊断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正确诊断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CT图像、磁共振成像图像等。结果实验组诊断检查发现有20例脑梗死疾病患者,42个梗死病灶,正确检出率为86.96%(20/23),对照组诊断检查发现有15例脑梗死疾病患者,31个梗死病灶,正确检出率为65.22%(15/23),实验组的正确诊断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3%、82.3%,对照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3%、75.6%,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相关诊断中,MRI(磁共振成像)联合CT的诊断效果远远优于单一CT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0.
脑静脉畸形的CT和MRI诊断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脑静脉畸形(CVM)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17例CVM患者的MRI和CT资料进行分析,1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磁共振脑静脉成像检查.3例行磁共振脑动脉成像检查,8例患者行妇CT检查,包括平扫2例,增强4例,cT脑动脉造影检查2例.17例中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 结果:17例患者有21个CVM,其中3例为多发,4例患者合并有海绵状血管瘤.有21个CVM中,幕上7个,幕下14个.12个CVM为浅型,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9个为深型.CT平扫均不能显示CVM的直接征象,增强CT、CT脑动脉造影和MRI增强扫描均能清晰显示CVM的特征性表现,即"水母头"状扩张的髓静脉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干,MRI能清晰显示合并的海绵状血管瘤和其他脑实质异常.磁共振脑静脉成像也能清晰显示CVM. 结论:CVM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畸形,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增强、CT动脉成像以及MRI均能显示其特征性改变,并对其做出诊断.MRI检查可显示合并的其他异常表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自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 (SIH)的临床 ,脑脊液 (CSF)和影像学的改变及治疗。方法 :对 10年间收治的 12例SIH患者 ,详细观察其临床特点 ,分析其脑脊液的特点及头颅CT、MRI检查。结果 :当患者起立时即出现头痛、呕吐及颈强直 ,卧位时症状消失。其脑脊液压力 <0 7kPa( 1kPa =10 2cmH2 O) ,其中 7例呈血性CSF ,似蛛网膜下腔出血(SAH)。CT示脑室缩小 ,MRI检查示硬脑膜弥漫性增强、脑室缩小、桥脑扁平、桥池变窄等改变。结论 :了解SIH的临床、CSF和影像检查至关重要 ,因其极易与SAH相混淆  相似文献   

12.
<正>颅脑外伤的致残和病死率高,早期准确诊断对疾病诊治及预后至为重要。目前,快速的CT检查常作为首选,随着磁共振成像(MRI)快速成像技术的出现,也常应用于颅脑外伤的检查。我们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同期行CT和MR检查的53例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者在颅脑外伤性疾病诊断的优缺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3例,男性39例,女性14例,年龄2~70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成像(MRI)可清楚地显示颅内解剖结构和病变组织,已广泛应用于颅内疾病的诊断。本文报道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MRI影像特征,并与CT和DSA影像进行比较分析。资料和方法 1 对象我院1990年10月~1991年6月,经MRI检查诊断的8例颅内AVM,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7~47岁,平均31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CT与MRI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率与敏感度。结果 CT检查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P0.05);CT检查时脑部深区域病灶的检出率明显比MRI检查低(P0.05),两组在出血病灶检出率上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MRI在诊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时检出率与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9例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TOBS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结果以眩晕、复视、反复发作性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头MRI检查显像率高于头CT。结论TOBS的临床表现复杂,诊断主要依靠CT或MR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磁共振成像(MRI)对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MSCT检查,其中23例怀疑合并神经系统异常者进行脊髓MRI检查.统计各检查方法检出异常情况及对脊柱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脑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FCD)相关难治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4-01收治的FCD相关难治性癫痫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均采用CT灌注成像检查及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分析CT灌注成像对癫痫病灶的检出率及灌注参数。结果:CT灌注成像对癫痫病灶的检查率97.2%(35/36)显著高于MRI诊断47.2%(17/36),癫痫病灶的各项脑灌注参数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灌注成像诊断FCD相关难治性癫痫检测率高,脑灌注参数改变明显,能够为手术提供有效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崔中伟 《广州医药》2022,53(1):54-57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ce imaging,MRI)检查颈椎病患者椎间盘及颈髓病变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颈椎病患者216例,均行MRI检查、CT检查.比较MRI检查、CT检查颈椎病的检出率、颈椎病影像征象的检出率及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检出率.结果 MRI...  相似文献   

19.
周爱国 《当代医学》2013,(17):28-30
目的分析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在临床上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使用相关设备对6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CT、MRI及磁共振动脉成像检查,同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CT与MRI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磁共振动脉成像检查,结果为基底动脉:A型44条,B型6条,C型6条,A型合并有B型改变的4条,无异常者4条。结论磁共振检查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确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CT与MRI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2月来我院检查的46例胆系结石患者进行CT及MRI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其中胆囊结石患者18例,胆管结石患者15例,胆囊合并胆管结石患者13例。CT采用64层螺旋扫描;MRI采用FLASH、FISP、HASTE序列及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成像技术(MRCP)。结果 MRI对胆系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与MRI对胆系结石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因MRI具有多平面观察、成像参数多等优点,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