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抢救危重病人48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7~68岁,其中失血性休克34例,多发伤7例,心脏骤停2例,四肢伤残4例,烧伤  相似文献   

2.
危重患儿使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血管越小,留置时间越短,且易造成输液渗漏而重复穿刺,延误危重病儿抢救时间,为此,我们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法,为50例危重患儿赢得抢救时间。现将穿刺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不仅对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对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009-08~2010-01笔者将所在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129例危重患者,随级  相似文献   

4.
5.
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吸毒病人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454-3454
颈外静脉没有被吸毒者穿刺的痕迹,且颈部活动度相比四肢小得多,易于固定,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对吸毒病人建立输液通道较为理想,优于其他穿刺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琴  况小容  王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1043-1044
颈外静脉位置表浅,穿刺可以在直视下进行。留置针最大流速可达97ml/min,能满足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时快速大量补液的需求。我科自2001年5月~2003年12月,对80例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颈静脉穿刺并留置套管针,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韩丽丽 《北方药学》2014,(5):165-165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术在临床抢救急危重病人工作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我科30例选用颈外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置管术的急危重病人每天进行临床观察和精心的护理。结果:全部穿刺成功,没有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抢救急危重病人时,护士选择颈外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术,避免了选用周围静脉穿刺反复穿刺失败,也为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留置套管针在颈外静脉穿刺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静脉留置套管针的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以四肢静脉为主,给治疗和护理带来方便.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发现在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易发生静脉炎及容易滑落.为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本院32例病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经临床验证,此种方法具有可靠性强,留置时间长,静脉炎的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护理技术,但在四肢多发性骨折时,由于小儿的燥动及石膏固定前后,静脉穿刺不易成功,因此我们应用大隐静脉及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交替使用,是确保输血,输液畅通,快速恢复血容量挽救濒死病人的关键。1 临床资料 自1998-2000年我们抢救失血性休克38例,其中应用大隐静脉16条次,颈外静脉10条次,大隐静脉与颈外静脉交替者8条次,年龄最小8岁,最大14岁,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8.1%。致伤原因:车祸19例,高空坠落伤11例,重物砸伤8例。骨折部位。脊椎、颈椎、肱骨、尺桡骨、股骨、胫…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静脉留置针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穿刺的静脉,减轻痛苦,且方便用药。目前小儿输液常规穿刺部位有四肢浅静脉、肘部浅静脉、头皮静脉及脚踝大隐静脉。因为危重患儿往往有循环衰竭及休克等临床表现,抢救时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失败,以致因反复静脉穿刺而延误用药、输血及补液的有利时机,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1]。为了使患儿得到及时救治,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破坏,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儿科从2011年3月-2013年6月对46例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行静脉输液治疗,为儿科临床输液解决很多问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ICU医院感染日益严重的环境下,减少有创操作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之一,而在ICU护理过程中,患者病情危重,感染严重,常需要长期反复输液、加强静脉营养输入、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高浓度药物等多种刺激,导致四肢外周静脉血管穿刺困难,而且留置时间短,静脉穿刺费时长。近两年来,我科采用普通静脉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留置输液,在穿刺技术和留置针护理方面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已往临床上抢救危重病人常采用四肢静脉穿刺输液,但有一些病人如冠心病并心力衰竭、CoPD并呼衰、哮喘病人等,这些病人四肢循环极差或肿胀明显,往往一次穿刺不成功,需经多次穿刺。所以,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即时应用,是抢救病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我院自2004年1月起抢救危重病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输液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操作简便易行 ,能及时建立有效通路 ,快速补充血容量并能进行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与临床头皮针及静脉切开建立通路相比 ,能减轻患者痛苦 ,节省时间 ,操作方法简便 ,留置时间较长。我们将此项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复苏治疗中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 5 0例 ,男性 34例 ,女性 16例。其中成人 4 2例 ,儿童 8例。年龄 9个月至 6 0岁 ,平均 2 1岁。平均烧伤面积为 6 7 4 %,平均Ⅲ°烧伤面积为4 8 1%。本组病人入院后有呼吸困难者 18例(38%) ,血…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休克、危重病人及周围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的静脉输液问题,笔者应用头皮式静脉留置针作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了临床及时、准确,持续静脉给药,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留置套管针在颈外静脉穿刺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静脉留置套管针的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以四肢静脉为主,给治疗和护理带来方便。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发现在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易发生静脉炎及容易滑落。为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本院32例病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经临床验证,此种方法具有可靠性强,留置时间长,静脉炎的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在颈外静脉中的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伟珍  林春颖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114-3115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管径粗、显露好,而且是近心静脉,直视下可行穿刺。我科自2001年2月开始对四肢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采用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效果良好。现将穿刺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可以长时间留置在静脉内。我科为了更好地配合医师临床用药输液治疗,对昏迷、躁动、有精神症状及长期输液末梢血管不充盈的患者,采取了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持续或间断静脉输液、输血及长期静脉高营养输液。  相似文献   

18.
黄健兰  黄建会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73-3074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49例危重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观察其抢救效果.结果:本组无因静脉输液不畅而影响院前急救,无颈外静脉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能够在院前急救中快速地建立静脉通道,保障各种抢救措施的及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23):237-239
目的分析探讨肾性高度水肿患者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肾性高度水肿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6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患者采取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对比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静脉压的发病率,水肿加重率等。结果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5%,对照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70%,实验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静脉炎,堵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病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肾性高度水肿患者进行穿刺输液治疗,首选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等患者的水肿消退后,再选择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在院前抢救危重患者如严重创伤、出血、休克等患者,周围静脉不易选择时,广泛应用套管针在颈外静脉穿刺,既解决了患者反复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同时也是保护患者静脉措施之一。保证在单位时间内补充血容量快速达到治疗目的。转运途中安全,为院前急救抢救患者生命的后续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