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某,男,1.5岁,1988年4月12日初诊。患儿生后体健,诊前3个月起病,证见憋气,每于哭喊之后发作,1日约3~5次,每次持续1~2分钟,历次发作均有呼吸暂停,面色青灰,时甚伧白,神识不清,缓解后除有涎沫外,未见其他异常,病后乳食、睡眠、大小便均正常。曾用抗痫、镇静、安神、补钙等治疗未见好转,检查:神乏面(白光),唇淡, 相似文献
2.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发热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烈是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终身教授,主任医师,著名中医儿科专家。王教授行医50年,致力于小儿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小儿呼吸疾病及发热病,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现将其治疗小儿发热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王烈教授对小儿紫癜的证治经验长春中医学院附院(130021)冯晓纯[关键词]小儿紫癜,证治经验,老中医经验王烈教授巢多年临床经验.对小儿紫格证的治疗有其独道见解,临在强调紫旬的发病与毒瘀的关系最为密切.王老师认为,无毒不生斑.有斑必有瘀.邪毒内居为发... 相似文献
5.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烈教授从事教学、临床30余载,经验丰富。尤善治疑难杂症,对小儿哮喘病的治疗,匠心独运,疗效显著。今有幸随师学习,所见哮喘病儿近千人,而对哮作频频,痛苦不堪者更是药到哮平,独具特色,兹介绍如下。1 尊古溯源 哮以痰蕴为本 小儿哮喘其作尤甚,古往今来,言哮喘发病为内有痰饮宿积,外有六淫之邪引动。据此王老曾对千余例哮喘小儿的发病机理进行分析,指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种生理上的稚嫩状态,抵御疾病能力薄弱,乃是病发原因之一。而能致小儿产生哮喘发作的那种体态虚胖、面(白光)、肉松、易感或发育较差、体质异常酿成“痰蕴状态”是不可忽略之根本,并认为这种特殊变化是哮喘发病的内因所在。如受外邪所扰急暴哮喘发作,故称为哮喘发作期。 相似文献
6.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便秘举隅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30021)李宏伟【关键词】小儿便秘,中医治疗,验案小儿便秘是指小儿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坚硬,排出困难.为儿科临床常见之症候。笔者随导师王烈教授临症,对38例入秘经治不愈者,采用王老自拟当枳通秘汤治疗,介... 相似文献
7.
王烈教授辨治小儿石淋的经验董莉长春中医学院儿科研究生(130021)主题词石淋/中医药疗法,复方(中药)/治疗应用,儿童王烈教授潜心医道40余载,致力于儿科疾病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务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小儿石淋的诊疗方面,不落窠臼,对... 相似文献
8.
1994年随导师王烈教授临床诊疗中,曾遇3例戾颈(痉挛性斜颈)患儿,辨证运用活血、调气、祛风、舒筋法治疗,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例1:潘某某,男,9岁,1994年3月8日初诊。患儿头颈左歪2小时就诊,其母述诊前2小时,因弯腰取物而致头项左斜,伴疼痛,... 相似文献
9.
笔者导师王烈教授指导肾病(肾病综合征)证治研究,以标本兼顾为治疗原则。王老认为,肾病的主证是水肿,因此,常规多用攻邪利水,肿消而后扶正。岂不知本病具有病程长,且易反复,每因外感而复发等特点。究结其因,水肿的发生和 相似文献
10.
王烈治疗小儿迁延性肾炎的经验长春中医学院93级研究生(130021)孙丽平【关键词】王烈,老中医经验,小儿疾病,迁延性肾炎,中医药疗法迁延性肾炎,是指急性肾炎迁延未愈,病程超过1年而无肾功能受损;无症状性持续蛋白尿及血尿病程超过6个月者。导师王烈教授... 相似文献
11.
随导师王烈教授应诊之暇,以儿童多动症为题,接受面授。其谓:儿童多动症之称问世之前,曾以“儿童妄为证”论治。该病是脑机能轻微障碍引起的以多动妄为、精力分散、情绪不稳等为特点的一种综合征.中医认为,本病关乎肾、肝、心三脏。夫肾者主脑髓,肝者司筋,心者藏神。此三脏如有失调,即可导致脑机能障碍,出现多动妄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多种症状。继而王老介绍儿童多动症的病例。 相似文献
12.
导师王烈教授主编的吉林省《小儿厌食专论》专辑中,收载了王老撰著的七篇关于小儿厌食症的论文,集中体现了王老在小儿厌食症的理论研究和临床防治诸方面的成果和经验。王老治疗小儿厌食症,擅用开胃之法,并根据这一独到经验, 相似文献
13.
14.
王烈教授是全国500名老中医专家之一,治疗儿科疑难病50余载,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从师侍诊数载,现将老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经验介绍如下。 突出毒邪病因,强调解毒清热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病,一般将本病归属于中医血证、斑疹等范畴。王老认为本病总括起来是因“毒”所致。“毒”的概念在中医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广东省名老中医黎炳南教授在数十年临证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卓著。兹以管窥所得,简介如下。1 肾虚为源,脾虚为关键缺铁性贫血属于中医学的“血虚”、“萎黄”、“疳证”等范畴。黎老认为,缺铁性贫血之形成与饮食失调、禀赋不足、久病不愈、感染诸虫等因素有关。其病位在脾、肾,与心、肝等脏密切相关。脾为后天之本,胃乃水谷之海,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器功能均未完善,有待逐渐发育成熟,需要有充分的营养物质供应。但小儿脾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