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FN-α治疗慢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0 引言IFN-α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和丙肝的有效抗病毒药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注意到 IFN-α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临床报道较少,且临床观察结果意见不一致.为此,我们动态观察了6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 IFN-α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疗程、疗效、转归的关系,旨在探讨IFN-α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血瘀证患者的血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A/G、肝纤4项(HA、LN、ⅣC、PCⅢ)水平,并进行对照.结果:血瘀证患者的HA、LN、Ⅳ-C值的平均秩(MEAN RANK)分别为31.52、31.96、32.06,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而ALT、Alb、Glb、A/G及PCⅢ经检验P>0.05,提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病毒性肝炎血瘀证患者肝组织内存在活动性肝纤维化,提示肝病的慢性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IFN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3例CHB患者予IFNα-2b 500 U肌注,隔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肝功能指标ALT、AS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和球蛋白(G).结果 治疗后CHB患者血清PⅢP、CⅣ、LN、HA及ALT、AST、TB、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血清G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 IFNα-2b可改善CHB患者的肝纤维化水平和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四物汤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锌含量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元素含量和血锌值,并测定ALT、AST、A/G比值。结果:人参四物汤中富含锌元素。患者服用人参四物汤后肝功能、A/G比值改善。血锌含量增高。两者呈正相关。结论:人参四物汤可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锌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部分患者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HBV DNA水平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肝脏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及肝功能.结果 肝组织病理的肝纤维化分级与炎症活动分期有关,肝脏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00,rs=0.657.肝脏炎症分期与HBV DNA...  相似文献   

6.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的诊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常见。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95标准”)应用以来,解决了临床上的一些问题,但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对于慢性肝炎重度的漏诊率较高。我们拟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与病理相关性分析入手,研究97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症状与体征等多种因素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男816例(占83.9%),女157例(占16.1%);年龄0.5~66(平均25±13)岁。病原学诊断:乙型肝炎813例,丙型肝炎109例,乙丙重叠感染7例,病原不明4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肝舒宁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同期临床随机对照观察,肝舒宁组110例用"肝舒宁颗粒剂"治疗,对照组106例用"乙肝宁冲剂"治疗,疗程为6mo.以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肝穿病理、肝功能化验评价疗效.结果肝舒宁组治疗后两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PCⅢ)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肝舒宁组治疗后血清清蛋白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肝舒宁组治疗前、后完成两次肝穿者21例,对照组为11例.肝舒宁组肝脏炎症计分由治疗前的8.96±4.3变为治疗后的5.51±2.4(P<0.01),肝纤维化计分由治疗前的9.93±6.2变为治疗后的5.82±4.4(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肝脏炎症计分分别为8.75±3.9和7.52±2.1(P>0.05),肝纤维化计分治疗前、后分为9.09±5.7和10.97±5.3(P>0.05).结论中药肝舒宁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的减轻肝纤维化、抑制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LT、HBV DNA以及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2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LT、HBV DNA和纤维化标志物(HA、LN、PⅢP及CⅣ)的水平,并行肝活检检测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结果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较低、纤维化程度较高。HBeAg阳性患者纤维化程度与HBV DNA呈负相关(r=-0.251,P<0.001),S≥3组水平最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程度与PⅢP水平呈正相关,其水平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结论 PⅢP水平可能作为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血清学指标,血清HBV DNA与肝脏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肝纤维化、肝功能、病毒学指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预后将185例HBV-ACLF患者分为好转组(116例)和无效组(69例),检测血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病毒学指标、AFP水平,分析肝纤维化等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好转组和无效组性别、HBV基因型、HBeAg阳性率、HBV DNA载量、ALT、Alb、CH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好转组和无效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3.3±10.1)岁和(48.7±10.1)岁,TBil分别为(295.9±99.6)μmol/L、(355.4±136.8)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分别为(34.5±7.9)%、(30.4±7.6)%,AFP分别为85(9~4760)ng/L、26(4~529)ng/L,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6、0.009、0.0007、0.000),肝纤维化指标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与Ⅳ型胶原(C-Ⅳ)好转组和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层粘连蛋白(LN)好转组和无效组分别为657(45~1616)μg/L、306(29~172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LN、AFP、TBil、PTA水平、年龄可能对HBV感染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用卡托普利治疗早期肝炎肝硬化26例取得较好疗效,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及肝纤维化指标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6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分析中药加肝肽(HSS)与中药加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两种方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差异.方法本组69例均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其中早期9例,中期27例,晚期33例.在保肝、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分为两组①中药加HSS组18例,中药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基本用药茵陈、栀子、黄柏、黄芪、茯苓、赤芍、丹参、茜草等.以上诸药1剂/d,水煎服.我院产注射用肝肽(HSS)100mg~200mg,加入50g/L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00mL中,静脉滴注,1次/d.②中药加PHGF组51例中药组成及用法同一组.PHGF100mg~200mg,加入50g/L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00mL中,静脉滴注,1次/d.以上用药时间均≥2wk.结果①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44%,37%,病死率分别为17%,35%,经x2检验,P>0.05.②两组治疗前血清BiL,ALT,AST平均值分别经t检验,P>0.05,但中药加HSS组PTA水平明显低于中药加PHGF组,t=2.55,P<0.05,治疗后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加PHGF组早、中期患者治疗前BiL水平明显高于中药加HSS组,t=2.33,P<0.05;治疗后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③早、中、晚期患者有效率在中药加HSS组分别为100%(2/2例)、75%(6/8例)、0(0/8例);中药加PHGF组分别为100%(7/7例)、53%(10/19例)、8%(2/25例).两组各期分别经x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早、中期患者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晚期患者,经x2检验,P<0.01.结论中药联合HSS及PHGF,均是治疗慢重肝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PTA水平明显下降者,宜首选中药加HSS方案;而对早、中期患者血清BiL水平较高者,可道选中药加PHGF方案.  相似文献   

12.
血浆置换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血浆置换(PE)治疗后重型肝炎(重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8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重肝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PE治疗.观察患者在PE治疗前后血清中HBV DNA载量的变化及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明显下降,治疗有效组比治疗无效组降低更明显,对肝功能和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更明显.结论:PE治疗可有效去除重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从而减轻由其诱发的机体免疫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488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迄今国际上尚无慢性重型肝炎命名,我国慢性重型肝炎的存在与否及其归属曾是一个争论性问题,曾有一段时间取消其分型。国内有学者提议将活动性肝硬变引起的重型肝炎划归为失代偿性肝硬变范畴。为了进一步说明慢性重型肝炎分型存在的必要性,以及说明由慢性肝炎和肝硬变引起的慢性重型肝炎的异同,活动性肝硬变引起的重型肝炎是否应划归为失代偿性肝硬变范畴,特将我院1997/1999年收治的488例慢性乙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4.
抗肝纤维化是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肝炎特色优势的重要体现。《2016-2021年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的发布为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带来机遇。如何提高肝纤维化的疗效、研发更多抗肝纤维化的有效中药新药是新形势下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的挑战。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着手,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早期干预,并联合精准医学、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等手段开展临床与基础研究,进一步建立并推广应用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临床诊疗指南及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中医特色慢病管理指南是未来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11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组38例,给予苦参素胶囊0.2 g,3次/d,口服;B组38例,给予ADV 10 mg/d,C组40例,给予苦参素和ADV联合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各组患者肝功能、血清HBV DNA、肝纤维化指标和B超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C组患者ALT复常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6周后HBV DNA转阴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患者治疗24周后,A组治疗36周后血清PCⅢ、CⅣ、LN、H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在治疗48周时C组与A组血清PCⅢ、CⅣ、H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24、48周时脾脏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B组共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结论 ADV联合苦参素治疗肝纤维化疗效优于单用苦参素或ADV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学纤维化程度与临床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89例人院诊断为CHB的患者行肝穿刺.同时检测血清HA、LN、PCⅢ、ⅣC、肝功能和血常规,并按组织学的不同纤维化分期(S)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 从肝纤维化So至S4期,PC Ⅲ、γ-GT、TBil、γ-球蛋白和PT渐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325、6.218、2.958、10.160和7.028,P<0.05);胆碱酯酶(CHE)、总蛋白(TP)、Alb、PLT值渐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984、3.786、14.919和4.737,P<0.01);LN、ⅣC、ALT和AST值在S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18、2.795、2.649和3.199,P<0.05).S分期与LN、PCⅢ、ALT、AST、TBil、γ-GT、γ-球蛋白、PT呈正相关(rs值为0.200、0.306、0.1 72、0.273、0.153、0.402、0.415、0.269),与CHE、TP、Alb、PLT呈负相关(rs值为-0.502、-0.208、-0.413、-0.390);LN、ALT、CHE、PLT、γ-球蛋白为肝纤维化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肝组织学纤维化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肝功能、血常规指标有不同程度相关.综合多项临床资料可早期无创性诊断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分析抗HBV药物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1)、Embase (1966-2011)、万方数据库(1998-20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860-201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10),辅以手工检索.纳入11篇文献研究,用Revman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核苷(酸)类似物组与安慰剂组比较纤维化程度好转[33.7%比19.2%,RR=1.82,95% CI(1.47,2.25),P<0.01];核苷(酸)类似物组与安慰剂组比较能延缓纤维化进展[9.1%比24.8%,RR=0.33,95%CI (0.19,0.58),P<0.01];干扰素组与未治疗组比较能延缓纤维化进展[23.8%比30.7%,RR=0.48,95%CI(0.34,0.69),P<0.01];干扰素组与未治疗组比较能延缓肝硬化进展[10.6%比18.0%,RR=0.62,95% CI (0.44,0.88),P<0.01].结论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一年时部分慢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可好转,部分肝纤维化的进展可延缓.干扰素可部分延缓肝纤维化进展并对延缓形成肝硬化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HBV DNA载量与肝脏病理及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5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确诊为CHB的患儿79例,根据患儿血清HBV DNA载量分为低载量组(103拷贝/mlHBV DNA载量≤105拷贝/ml,n=8)、中载量组(105拷贝/mlHBV DNA载量≤107拷贝/ml,n=54)和高载量组(107拷贝/mlHBV DNA载量,n=17),比较各组间肝脏病理变化程度及血清ALT、AST、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Kendall's tau-b等级相关检验。结果 3组肝脏病理炎症程度分级均以G1为主,分别占75%、74.1%、64.7%,高载量组G2比例上升(35.5%);3组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均以S1为主,分别占75.0%、72.2%、70.6%,低载量组出现S4(12.5%)。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69、-0.047,P值均0.05)。随着HBV DNA载量的增高,各组间血清ALT、AST水平逐渐增高,3组间A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P=0.048)。随着HBV DNA载量的增高,各组间血清HA、LN、PCⅢ和CⅣ水平则逐渐降低,3组间PC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P=0.044)。结论 CHB患儿HBV DNA载量与肝脏病理无显著相关性。临床综合分析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结合肝活组织病理检查,才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估CHB的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瞬时弹性超声成像(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重度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015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进行FibroScan和血清实验室检查,并经肝活组织检查病理确诊的患者245例,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S1~S2,n=189)和中重度肝纤维化组(S3~S4,n=56)。测定患者的FibroScan、APRI、透明质酸(HA)、AST、ALT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分析进行风险预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95%可信区间(95%CI)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表示FibroScan诊断中重度肝纤维化的准确度。选取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的最大值所对应的FibroScan值表示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最佳截断值。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ALT、AST、HA水平,以及APRI、FibroScan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与FibroScan测定值、HA和APRI水平相关(比值比分别为2.56、1.03、31.73,P值均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FibroScan是唯一中重度肝纤维化的相关参数(比值比=2.25,P0.001)。FibroScan、HA和APRI诊断中重度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985、0.842、0.868,95%CI分别为0.969~1.000、0.774~0.911、0.813~0.922,临界值分别为11.65、104.4、0.69;FibroScan、HA和APRI诊断中重度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分别为98.9%、96.3%、96.3%;特异度分别为85.7%、55.4%、4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9%、87.9%、86.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81.6%和79.4%。结论 FibroScan诊断中重度肝纤维化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及时发现肝纤维化并准确判定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序贯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对NA单药治疗后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但肝纤维化指标仍然改善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CHB合并肝纤维化的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NAs初始治疗至少2年,病毒学指标均达到完全应答6个月以上,但肝纤维化指标仍然改善不佳.以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继续口服NAs(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同时加用扶正化瘀胶囊1.5g/次,3次/d,共48周,对照组继续单用NAs 1片/次,1次/d,共4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纤维化分期、肝脾B超和肝功能指标改变.试验前两组数据的可比性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四格表x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和薛氏x 2检验.各组治疗前后的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后两组疗效的比较计量资料采用两组均数差别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薛氏x2检验,肝纤维化分期比较采用Ridit分析、U检验及其校正法.结果 共收集到110例患者资料,试验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改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分别为69.8%、18.9%和11.3%,对照组分别为17.8%、20.0%和62.2%,两组相比,x2=32.89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相比,两组肝纤维化分期均在1~4期,均值分别为2.39和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相比,两组肝纤维化分期均在0~4期,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值分别为1.79和2.1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显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11.3%、43.4%和45.3%,对照组分别为1.0%、22.2%和75.6%,两组比较,x2=9.40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ALT活性改善显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24.4%、57.8%和17.8%,对照组分别为12.5%、25.0%和62.5%,两组比较,x2=18.0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清胆红素定量改善显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30.0%、55.0%和15.0%,对照组分别为12.5%、37.5%和50.0%,两组比较,x 2=5.34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相比,两组门静脉直径、脾脏厚度和脾静脉直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相比,试验组门静脉直径、脾脏厚度均小于对照组,t值分别3.938和2.763,P值均<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脾静脉直径比较,t=1.58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NAs抗病毒治疗后,HBV即使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仍然有部分患者肝纤维化持续存在,在此基础上,序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可以使肝纤维化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