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外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术后4h注射低分子肝素(43抗xa活性单位/Kg),以后每24小时注射低分子肝素(85抗xa活性单位/kg)至术后1周:对照组按相同方法应用注射用水。术后2、7d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PIJT)、凝血酶原时间(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组1例发生下肢DVT(周围型),对照组8例发生下肢DVT(1例混合型、7例周围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两组术后出血量、胛、APT、TT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Fbg和DD在术后48h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RP和Fbg在术后48h和术后7d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姚小荷  祝劲松 《中外医疗》2012,31(17):9+11-9,11
目的探讨股骨各部位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手术治疗的股骨各部位骨折患者130例,分为观察组78例与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术前检查均无DVT形成。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抗凝、运动、CPM机等综合防治。术后2周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及凝血指标检查,比较两组防治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经综合防治后DVT发生率为6.41%:对照组DVT发生率为40.38%;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指标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凝血指标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各部位骨折术后进行综合防治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Fib、PAI.1检测对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意义。方法对78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天进行D.二聚体及血浆Fib、PAI-1的定量检测,结合其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进行评估,其中确诊为并发DvT患者8例。按是否并发DVT将其分为两组。结果78例患者中8例并发DVT。DVT组术前与术后第3天D-二聚体及Fib、PAI-1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第3天D·二聚体Fib、PAI-1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术前D-二聚体、Fib、PAI-1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D-二聚体、Fib、PAI.1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Fib、PAI-1的动态监测可能有助于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并发DVT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李朝金  潘小芹  王逊 《当代医师》2013,(10):1375-1376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degradationproducts,FDP)和D.二聚体(D-dimer,DD)检测在骨折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就诊的骨折患者53例(骨折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23例(DVT组)及同期正常体检者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浆FDP和DD水平,并就不同骨折部位的血浆FDP和DD水平进行分析。结果(1)骨折组及DVT组患者血浆中FDP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FDP水平明显低于DVT组(P〈0.05)。(2)骨折患者血浆FDP总阳性率为45.28%,DD总阳性率为54.72%。不同骨折部位患者FD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D在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浆FDP及DD水平可密切关注体内凝血及纤溶的状况,对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及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高海拔地区(〉3000m,PO2〈75%)开腹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在高海拔地区接受胆囊切除术的163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开腹组78例和腹腔镜组85例,分别检测术前24h、术后24h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情况。结果:术后PT、APIT、TT、FIB及PLT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术后各有DVT1例,DVT发生率分别为1.28%和1.1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开腹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均呈高凝状态,两种术式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无差异,术后DVT的发生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与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变化与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我院行手术内同定术的下肢骨骨折患者158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和对照组,于术前、术后24h和躺抽抽取静脉血2ml,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凝血酶原时间(P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rr)。结果:DVT组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血浆浓度术后24、48h时较对照组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T、APTr仅在术后48h高于对照组(P〈0.05),24h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二聚体、同型半髋氨酸血浆浓度值与DVT存在相关性(r=3.11,P〈0.05;r=4.53,P〈0.05),说明D-二聚体与同型半胱氨酸血浆浓度升高与DVT的发生存在正相关性。结论:无论凝血指标是否异常,D-二聚体和(或)同型半胱氨酸异常则血液都存在高凝状态或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血浆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是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子,监测其变化可提高诊断血栓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日本威士迭公司生产的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79倒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测定。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VT组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DVT组24小时~7天的DVT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存在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纤溶亢进,说明D-二聚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进口、国产)试剂的相关性及在深静脉血栓(DVT)检测结果的分析。方法收集DVT患者168例,以同期检测的非DVT患者300例及正常健康人100例为对照,用国产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进口荧光酶免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结果国产与进口试剂检测正常组、DVT组及非DVT组D-二聚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996);两种试剂在DVT组D-二聚体检测中高概率、中概率及低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国产试剂与进口试剂相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为进口原装试剂的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 I 联合 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接治的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全部患者均经256层螺旋 CT 肺动脉成像确诊,按照肺栓塞面积分为大面积肺栓塞组和非大面积肺栓塞组,每组各23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 I(c TnI)与 D-二聚体(D-dimer)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患者数值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右心功能和病死率发生情况。结果:根据临床统计发现,大面积肺栓塞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和肌钙蛋白 I(c TnI)水平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 D-二聚体(D-dimer)方面,两组差异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大面积肺栓塞组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19例,占82.6%,住院期间病死率达到30.4%(7/23),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56.5%(13/23)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及17.4%(4/23)的住院期间病死率,两组差异显著(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 I(c TnI)与 D-二聚体(D-dimer)联合应用于急性肺栓塞(APE)的临床检测具有极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实践中可以科学有效的实现 APE 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从而帮助医师有针对性的制定临床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诊断,为此在实践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29例大面积PTE患者、25例非大面积PTE患者(包括次大面积PTE和小面积PTE)及20例健康者外周血清cTnⅠ、CK—MB水平。结果:大面积PTE患者血清cTnⅠ水平显著高于非大面积PTE患者及正常人(P〈0.05),而出现呼衰、心衰并死亡的PTE患者血清cTnⅠ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成功的患者(P〈o.01),非大面积PTE患者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P〉o.05)。结论:血清cTnⅠ水平增高可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可作为急性PTE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熊少云 《中国医疗前沿》2013,(16):78-78,107
目的结合超声检查明确D-二聚体在普外科术后造成的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行相关手术但无DVT患者437例(手术组)、DVT患者22例(DVT组)及健康志愿者(正常组)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超声多普勒与D-二聚体检查,健康志愿者仅行D-二聚体检测。结果手术组、DVT组及正常组,三组间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47,P〈0.01),手术组与DVT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手术组与DVT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有统计学差异(t=7.78,P〈0.01)。结论 D-二聚体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高对DVT诊断的准确性,为进一步诊断、治疗与预后提供科学的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及应用抗凝剂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栓塞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3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16)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B组(n=16)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于入院第1天、第14天、出院后1个月利用免疫浊度法检测外周静脉血D-二聚体,观察两组不同时间血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并与16例健康者(对照组)对照。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在发病早期D-二聚体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抗凝治疗后不同时间D-二聚体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A组与B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显效率为50.0%,B组显效率为87.5%,B组显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测在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肺栓塞患者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肺栓塞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抗凝治疗或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有效,后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浓度检测在严重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07年2月~2007年11月收治的17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测定其血栓前体蛋白浓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含量,并将其与14例一般感染者,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严重脓毒症组TPP浓度、D-D含量增高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3组间aPTT、PT、Fb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严重脓毒症组死亡患者的TPP浓度与生存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可作为严重脓毒症早期高凝状态的诊断指标,并可帮助临床医师判断脓毒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住院的122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其中微血管病变65例为A组,无微血管病变57例为B组)和1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被测定并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内A组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以便于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列为研究对象,根据CT或MRI所示病灶大小将其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病灶直径〉5cm)15例、小面积脑梗死组(病灶直径〈5cm)25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人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Hcy、D-二聚体的水平,及比较不同梗死病灶患者血清Hcy、D-二聚体水平。结果40例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5.18±2.73)μmol/L,(1.68±0.45)mg/L,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大面积脑梗死灶组Hcy、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7.23±3.46)μmol/L,(1.72±0.35)mg/L,均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病灶组,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其各种指标均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同型半胱氨酸与D-二聚体的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将HCY和D-二聚体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之一,有利于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张卿  吴琦  门剑龙 《中原医刊》2009,(14):31-33
目的观察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血管内皮、凝血、抗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45例确诊的VTE患者和45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7例,DVT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18例,采用SysmexCA-70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活性(A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W)。结果VTE患者vWF、D—D水平高于对照组[vWF(122±23)%和(99±19)%,P〈0.01;D—D(622±143)μg/L和(349±79)μg/L,P〈0.01],AT水平低于对照组[(88±20)%和(97±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2.6)s和(12.4±1.3)S,P〉0.05];DVT组与DVT合并PTE组比较,D—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0±127)μg/L和(700±133)μg/L,P〈0.05],vWF、AT、Fr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WF(124±24)%和(119±22)%,P〉0.05;AT(89±16)%和(87±25)%,P〉0.05;PT(11.9±1.2)s和(13.2±3.7)s,P〉0.05];VTE患者组45例中有7例D—D〈500μg/L,而对照组中有40例,两者比较x^2=48.49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VTE患者存在内皮系统的损伤和抗凝血系统的异常,内皮系统的损伤在VTE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住院患者,发生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3例入选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空腹抽血,进行凝血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沉、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等检测,同时进行顺行静脉造影或静脉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15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32例发生PE,发生率为20.9%。PE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非PE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凝血时间、血沉、抗心磷脂抗体在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示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是造成DVT住院患者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可能是造成DVT住院患者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D-二聚体在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捷  单培彦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6):1320-1321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时(A组)、发病第7—30d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其中100例患者的D-二聚体数值为B组,未并发下肢DVT的为C组,并发下肢DVT的为D组)。对其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A、B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问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并发下肢DVT者与并发下肢DVT者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可作为判断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下肢DVT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9.
陈芳  刘智玲  韩小彤 《湖南医学》2014,(10):2014-2017
【目的】探讨检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64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大面积肺栓塞组( n =27)和非大面积肺栓塞组( n =37),对两组患者血浆cTnI、BNP及D‐dimer水平进行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右心功能和病死率。【结果】大面积肺栓塞组BN P、血浆cTnI水平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D‐dimer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大面积肺栓塞组的右心功能不全者和病死率均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检测BNP、cTnI及D‐dimer水平对APE患者临床诊断、临床决策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治宇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687-1690
目的 研究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下肢DVT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抗凝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溶栓处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缓解情况、双下肢周径差及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PLT)、动脉血氧分压(PO2)及凝血指标PT、APTT、TT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双下肢周径差治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周径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疗效总效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P<0.05);肺栓塞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D-二聚体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NR、FIB、PLT、PO2比较上2组差异不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PT、APTT、TT时间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PT、APTT、TT时间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血栓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近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