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永红 《新疆医学》2013,43(8):64-67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与中青年人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确诊住院PTE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中青年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骨折及外伤史、手术史、糖尿病史、DVT等;老年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心脑血管病史、糖尿病史、卧床与制动、DVT等。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青年和老年组PTE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和心悸;老年组肺部湿性罗音、胸腔积液与下肢水肿较中青年组高(P〈0.05);(3)两组在D-二聚体、TNT、CRP变化,以及肺栓塞的不同部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PTE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与中青年组不同,提高诊断意识,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究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发生急性肺血栓栓塞(PTE)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发生急性PTE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56例,设置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未发生急性PTE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43例设置为对照组,分析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发生急性PTE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结果 血氧分压< 80 mmHg、二氧化碳分压<35 mmHg、肺泡-动脉血氧分压>20 mmHg、创伤手术、心肺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吸烟伴肿瘤、制动均是导致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急性PT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应对内科临床住院的进行过手术的、伴有创伤、心肺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吸烟伴肿瘤、制动差的老年患者加以重视,给予急性PTE患者全面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创伤后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了解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创伤患者的肺栓塞发生情况及特点,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创伤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能力和预防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53例创伤后发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患者中,平均年龄(53±15)岁,发生于7d以内29例(54.7%),8~14d 12例(22.6%)。肺栓塞最常见于骨折(52.8%)、混合伤(34.0%)。其中全身多发伤占49.1%,四肢占47.2%,头颈部占3.8%。创伤后肺栓塞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给予治疗的50例(94.4%)患者,其中抗凝治疗49例(92.5%),溶栓治疗1例(1.9%)。经过治疗后,治愈23例,好转26例,无效3例。结论创伤后1周内是发生肺栓塞的高风险期,骨折是创伤后肺栓塞最常见的原因,目前临床医师对于创伤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断意识较低,提高临床医师对创伤后肺栓塞早期诊断及预防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创伤后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了解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创伤患者的肺栓塞发生情况及特点,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创伤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能力和预防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53例创伤后发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患者中,平均年龄(53±15)岁,发生于7d以内29例(54.7%),8~14d 12例(22.6%)。肺栓塞最常见于骨折(52.8%)、混合伤(34.0%)。其中全身多发伤占49.1%,四肢占47.2%,头颈部占3.8%。创伤后肺栓塞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给予治疗的50例(94.4%)患者,其中抗凝治疗49例(92.5%),溶栓治疗1例(1.9%)。经过治疗后,治愈23例,好转26例,无效3例。结论创伤后1周内是发生肺栓塞的高风险期,骨折是创伤后肺栓塞最常见的原因,目前临床医师对于创伤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断意识较低,提高临床医师对创伤后肺栓塞早期诊断及预防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血栓塞症(PTE)危险因素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治疗的61例PTE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PTE的危险因素有: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围产期、长期卧床及老年心脑血管病,尤其是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曲张者。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护理的护理计划,加强早期监护,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是减少PTE发生、降低死亡和促进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危险因素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治疗的61例PTE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PTE的危险因素有: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围产期、长期卧床及老年心脑血管病,尤其是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曲张者。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护理的护理计划,加强早期监护,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是减少PTE发生、降低死亡和促进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刘霞  刘亚男  石伟奇 《中国医刊》2023,(10):1134-1138
目的 评估未合并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就诊的580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DVT分为合并DVT组(395例)和未合并DVT组(185例),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两组患者随访1年时的生存情况。结果 未合并DVT组血栓位于肺动脉血管段/亚段的比例高于合并DV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合并DVT组患者中老年、女性、久坐生活方式、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高于合并DVT组,静脉功能不全和激素治疗的比例低于合并DVT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呼吸道感染(OR=12.2,P<0.001)、COPD (OR=8.7,P<0.001)和女性(OR=3.0,P=0.003)是未合并DVT患者发生PTE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合并DVT组患者随访1年死...  相似文献   

9.
溶栓治疗11例肺栓塞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溶栓效果,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确诊的11例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危险因素多的患者肺栓塞发病率升高,Wells和改良Geneva评分中危以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高。结论肺栓塞发病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rt PA100 mg溶栓在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中疗效确切,且发生出血的副作用较小,慢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溶栓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21例符合PTE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数据包括患者的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等。结果:121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2.0±14.7)岁,其中老年组(≥60岁)73例(60.3%),非老年组(<60岁)48例(39.7%)。老年患者(≥60岁)、手术、恶性肿瘤是PTE常见的危险因素,老年组危险因素主要是恶性肿瘤、既往脑卒中等,非老年组为手术、骨折或大创伤,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14.0%)进行溶栓治疗,100例(82.6%)进行抗凝治疗,病死率为8.3%。中危PTE患者溶栓与抗凝治疗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溶栓治疗出血并发症为30%,高于抗凝组(5.5%,P<0.05)。结论:PTE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60岁、手术、恶性肿瘤等,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危险因素有区别,中危PTE患者溶栓或抗凝治疗需结合临床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明确每项危险因素所起作用大小。方法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或)螺旋CT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病人71例为病例组,性别、年龄匹配的部分住院病人及门诊健康体检者71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文献上提及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对部分因素进行了控制。两组入选者均查血常规,在空腹12h后抽静脉血测血三酰甘油、胆固醇、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等生化指标,利用SPSS进行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形成(OR 44.427,95% CI 10.105~195.317,P〈0.05),手术(OR 3.407,95%CI 1.042~11.136,P〈0.05),纤维蛋白原(OR 1.717,95%CI 1.250~3.567,P〈0.05),胆固醇(OR 1.678,95%CI 1.287~3.672,P〈0.05),纤溶酶原(OR 1.022,95%CI 1.000~1.121,P〈0.05),吸烟指数(OR 1.003,95% CI 1.001~1.006,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高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纤溶酶原、吸烟是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肺栓塞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住院患者危险度分层与发病因素间的相关性,为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指导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诊断为APTE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APTE危险度分级标准,分为中、高危组和低危组,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2年我院APTE院内发病率从0.19‰上升至0.58‰;病死率从33.3%下降至10.5%。APTE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和咳嗽;最常见的体征为呼吸增快、体温升高、心率增快及发绀。年龄、合并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与危险度分组具有相关性。其中年龄越大,有脑血管病及心脏病的患者,发生中高危APTE的风险越高。结论:近1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APTE院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高龄、合并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者发生中高危APTE的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13.
14.
韩志莹  王建国  张娇 《医学综述》2021,(2):409-412,417
目的 分析肺血栓栓塞面积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进行肺栓塞治疗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栓塞面积不同分为小面积组和大面积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易感因素对其转归的影响,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43例肺栓塞的临床参数包括年龄、基础疾病、栓塞部位和程度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的选择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例肺栓塞,死亡10例,好发年龄为60~80岁,死亡组平均年龄为(65.7±14.4)岁,存活组(59.7±15.8)岁;基础病为恶性肿瘤最高占32.6%(死亡组占40%,存活组30.3%);患者死亡多在发病8d内,发病14d以上多存活;D-二聚体浓度平均(11.1±10.9)μg/ml,其中死亡组(14.6±18.3)μg/ml,存活组(10.0±7.5)μg/ml。右肺动脉干栓塞病死率41.7%、左右肺动脉干栓塞病死率26.7%、右下肺动脉病死率12.5%,其他部位栓塞无死亡。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的病死率为16%远低于未治疗组的42.9%。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human tissue plasm 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组7例无一例死亡,尿激酶组病死率为23.1%,肝素组为11.1%。结论对肺栓塞积极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抗凝或溶栓尤其是rtPA治疗显著改进肺栓塞患者的转归;老龄患者、恶性肿瘤、D-二聚体水平和右肺动脉干栓塞可能影响肺栓塞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探讨PTE和DVT的危险因素,为PTE和DVT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PTE和DVT住院患者近10年内发病趋势、人口学特点、伴随疾病、获得性危险因素和血型.结果:PTE和DVT住院人数呈上升趋势;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45∶1,45岁以后男女构成比基本相等;PTE和DVT主要的危险因素为3个月内手术、创伤、骨折,但这些因素在复发者与未复发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TE和DVT住院患者非O血型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TE和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创伤和骨折是PTE和DVT主要的危险因素.女性雌激素水平和红细胞膜上的凝集素可能与PTE和DVT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肺栓塞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是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肺血栓栓塞(PTE)是临床上的最常见类型,其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和漏诊率高,而且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为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肺栓塞2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一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峰 《大家健康》2016,(11):270-271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危险因素,从而为早期干预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41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呼吸困难、发热、心悸、肺部湿啰音、咯血、胸痛、胸腔积液等,临床特征具有叠加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手术及外伤、长期卧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具有叠加性。治疗及预后:患者接受了抗凝及溶栓治疗,随访一年后,4例死亡,2例再发。结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均具有叠加性,临床医师应准确把握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肺栓塞患者分布和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亦称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据美国统计,全球每年估计约有700000例患者因此病死亡,在死亡原因中居第3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肌梗死。而近年国内报道和研究发现,PE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PE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是非特异性的,临床上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根据国内外尸检报告,  相似文献   

20.
尹燕春  洪卫华  宁明 《黑龙江医学》2010,34(7):481-483,490
目的调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08~2009-08间,收治的老年肺栓塞患者,探寻发病的危险因素。对确诊的患者如适合抗凝治疗则给予低分子肝素及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结果本组26例入选患者中,24例适合抗凝治疗,除1例患者在口服华法林第3 d出现痔疮出血,于第4 d停用华法林外,余23例口服华法林达6个月,均达到了消除肺栓塞的症状,预防肺栓塞复发的治疗目标。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老年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适合抗凝治疗的老年肺栓塞患者依年龄及INR调整华法林的剂量,可以达到早期足量抗凝、预防肺栓塞复发的治疗目标,而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