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调节在功能性胃肠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胃肠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其发生与脑-肠轴的异常密切相关.脑-肠轴神经调节过程的紊乱产生了以胃肠道动力改变和疼痛、腹胀为主症的消化系疾病.本文总结了脑-肠轴的神经调节机制和介入治疗进展,探讨了神经调节介入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肠神经系统在功能性胃肠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运动、分泌和血液供应具有独立的调节作用,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慢性症状如腹泻、便秘和疼痛与肠神经调控的胃肠道功能异常有关。某些FGIDs存在肠神经递质表达异常,甚至神经元退行性改变;肠神经系统与肠道Cajal间质细胞、胶质细胞和免疫细胞连接和功能的异常亦可能参与了FGIDs的发病;脑-肠轴功能紊乱是应激和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之一。肠神经系统在FGIDs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以肠神经为靶点为开发治疗FGIDs的有效药物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克罗恩病(C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感染、免疫、内质网应激等方面有关。近年来,肠系膜作为一个完整的器官备受关注,其可能通过脂肪细胞内分泌、参与细菌定植、免疫、改变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参与CD的发病。本文就肠系膜组织及其分泌因子在CD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环境因素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两组异质性疾病: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迄今为止,这两组疾病的病因仍未明确。目前病因学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于环境、遗传和免疫反应异常及这几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将集中对环境因素在IBD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神经机制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潘国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2,11(4):289-289
本期刊登了多篇有关“功能性胃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的学术文章。肠易激综合征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 ,无任何器质性病变或异常的生化指标 ,是功能性胃肠病的一个典型代表。过去曾被称为“过敏性结肠”、“易激结肠”或“黏液性结肠炎”等 ,现规范统称为“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 ,简称IBS)。国际上对该病的诊断标准曾多次研究制订 ,于 2 0 0 0年公布了最新的罗马Ⅱ诊断标准[1] 。其要点为 :1、诊断本病首先需排除组织结构或生化异常对于症状的解释 ;2、1… 相似文献
6.
白爱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9)
肠黏膜非免疫细胞如上皮细胞、肥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等具有很多生物学功能,这些细胞与肠黏膜免疫细胞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参与了肠黏膜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炎症性肠病发病时,上述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失调,影响了肠黏膜功能的平衡,造成组织损伤和慢性炎症的发生.本文详细讨论了肠黏膜非免疫细胞的功能,及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9.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以肠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发性肠道自身免疫病,近年其发病率在我国已明显升高。由于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导致其治疗疗效不尽如人意。目前认为肠道持续慢性炎症是IBD难以治愈的关键,而造成肠道慢性炎症的核心机制之一是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介导的肠道血循环中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和渗出。本文就ICAM-1在IBD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疾病,肝胆系统症状是其最常见的肠外表现。肠道与肝脏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称之为"肠-肝轴"。研究发现,胆汁酸肠肝循环异常、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以及淋巴细胞归巢紊乱可能通过肠-肝轴参与IBD的发病。本文就肠-肝轴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认为STAT蛋白,尤其是STAT3和STAT1通过细胞因子和JAK途径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SOCS家族参与STAT信号通路的负向调控. 相似文献
14.
15.
16.
肠神经胶质细胞是肠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营养和支持肠神经元,肠神经胶质细胞还与肠道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中的其他成员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并直接参与整个肠道稳态的调节.其中,肠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包括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多肽、细胞因子等神经递质是肠神经胶质细胞与肠黏膜免疫细胞联系的重要桥梁,他们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引起免疫细胞相应的生化反应.另外,肠神经胶质细胞可能还具有抗原提呈的作用,协同抗原激活肠道免疫反应.目前,肠神经胶质细胞与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关系在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7.
18.
19.
才丽平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6,16(2):57-60
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的呼吸道内,参与气道口径、血流量、血管通透性及粘液分泌的调节,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本综述了神经肽对呼吸道的调控作用,在哮喘发病中的病理作用及治疗前景。为哮喘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2005-03/2007-1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及外院住院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38例,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患者18例, 其他结肠炎患者23例, 健康体检者20例. 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MIF含量, LAB-SA免疫组化测定肠黏膜组织MIF蛋白表达.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UC、CD及其他结肠炎患者的血清MIF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者(10.599±1.895, 8.981±1.409, 8.498±2.242 μg/L vs 5.363±1.841 μg/L; 均P<0.01); hs-CRP阳性的UC患者MIF水平高于hs-CRP阴性的UC患者(11.025±1.863 μg/L vs 9.408±1.485 μg/L, P<0.05), 而hs-CRP阳性的CD患者MIF水平未见显著升高, CD患者的血清MIF水平与其他结肠炎患者的血清MIF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UC患者的肠黏膜MIF表达与其他结肠炎、C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比较, 均具有显著差异(100.00% vs 66.67%, 78.26%, 65.00%; P<0.01).结论:MIF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过程, 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的指标, 控制MIF的产生可能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