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条件下大黄素(Emodin)对肠上皮细胞表达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影响,以研究大黄素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肠上皮细胞株Caco-2建立H/R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细胞(N)组、缺氧复氧(H/R)组、缺氧复氧+Hank平衡盐溶液(H/R+HBSS)组、缺氧复氧+大黄素(H/R+EN)组。检测跨上皮细胞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值;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紧密连接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测定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水平;半定量RT-PCR法测定Occludin和ZO-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H/R组、H/R+HBSS组相比,H/R+EN组的紧密连接破坏明显减少;H/R+EN组的TEER值、Occludin和ZO-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R组、H/R+HBSS组(P<0.05)。结论大黄素可通过减少Occludin、ZO-1的破坏并增加其表达来保护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对大鼠腹腔感染早期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孔(CLP)组和Ber组,随后再按术后取材时间分为0,2,6,12 h和24 h组。Ber组在造模前给大鼠灌胃Ber,CLP组则灌胃与Ber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检测炎症因子水平,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及肠上皮细胞死亡情况,以及肠道通透性水平。结果 Ber组炎症因子水平要显著低于CLP组,而紧密连接蛋白和细胞死亡情况以及肠通透性要明显好于CLP组,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在腹腔感染早期,Ber可以通过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量,来降低炎症反应的强度,②Ber可能是通过减缓紧密连接蛋白的消失和肠上皮细胞的死亡,进而起到肠屏障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醇引起肠黏膜屏障的破坏以及这种破坏机制是否与紧密连接蛋白ZO-1相关。方法培养人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分别设正常对照组:不加刺激物及干预因素;实验组:加入不同体积分数(1%、2.5%、5%、7.5%、10%)乙醇分别刺激不同时间(0~3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存率;测定跨上皮电阻(TEER)和荧光黄的透过量反映肠上皮细胞单层通透性;选定体积分数5%乙醇作为实验浓度,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体积分数为5%的乙醇未影响到细胞的生存率。不同浓度乙醇作用20min后,细胞单层通透性增加,60min达高峰,TEER下降,荧光黄透过增加,以体积分数5%乙醇最明显。蛋白印迹法检测体积分数5%乙醇在1h内致Caco-2细胞表达ZO-1减少。结论乙醇可引起肠上皮黏膜屏障破坏,其机制可能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破坏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时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治疗组术后即刻给灌胃胃肠术后1号。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对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模型大鼠及假手术组大鼠(SO)于术后6、12h取回肠黏膜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利用辣根过氧化酶作为黏膜通透性改变的示踪剂)观察。结果:对照组6及12h时相点肠黏膜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电镜观察制膜12h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间有高密度电子物质沉着。细胞紧密连接开放;假手术组和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完整,细胞间隙尢示踪剂沉着。结论: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开放,通透性增加是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形态学基础。胃肠术后1号能够减轻肠黏膜屏障损害。  相似文献   

5.
廖常莉  张英  赵晓蓉  欧册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525-3527,3530
目的探讨p63与大鼠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只):假手术(Sham)组和全脑缺血/再灌注(I/R)组。两组分别在手术后6、12、24、48、72 h处死8只大鼠,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检测p63基因表达、神经元密度及凋亡情况。结果 I/R组术后24、48、72 h神经行为学评分较Sham组同时间点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同组24、72 h比较,术后48 h最高[(2.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海马CA1区p63阳性表达率在术后12、24、48、72 h较Sham组同时间点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同组12、24、72 h比较,术后48 h最高[(70.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指数较Sham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同组24、72 h比较,术后48 h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63基因表达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与神经元凋亡趋势基本一致,提示p63可能参与了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脑皮质中神经丝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45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颅脑损伤组(各组于建模后6、12、24、72 h取标本),EPO处理组(各组于建模后6、12、24、72 h取标本),每组5只,采用Myneurolab脑立体定向仪和Benchmark颅脑损伤撞击器制作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上述时间点损伤灶周围皮层神经丝的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时间点中神经丝蛋白H(neurofilament H,NF-H)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NF-H含量丰富,呈棕黄色丝状结构,在脑皮质的大椎体细胞层、小椎体细胞层,海马区,胼胝体中表达尤为明显,而颅脑损伤组于脑外伤后6 h见NF-H较正常组稀疏,部分结构中断,6~24 h内可见神经丝数目进一步减少,排列紊乱加重,至24 h破坏程度达到高峰,72 h时上述情况有所缓解,外伤后EPO处理组神经丝数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比外伤组多,且排列较外伤组整齐。神经丝的密集程度在12 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Western blot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颅脑损伤组损伤后6h可见NF-H的表达减少(P<0.05)。6~12 h内NF-H蛋白表达持续减少(P<0.05),24 h后达最低值(P<0.01),72 h时升高(P<0.05)。但与颅脑损伤各组比较,EPO处理组NF-H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EPO对脑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为抑制神经丝蛋白降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血脑脊液屏障(BCB)模型,研究铅诱导BCB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使用Z310细胞建立BCB体外细胞模型,分别加入Pb(AC)22.5,5.0和10.0 mmol·L-1,暴露24,48和72 h。采用跨内皮电阻(TEER)检测法及葡聚糖法检测BCB模型通透性;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BCB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和闭合蛋白表达及分布。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Pb(AC)22.5,5.0和10.0 mmol·L-1暴露48 h对Z310细胞存活率和密度均无明显影响。暴露后第12天,与细胞对照组比较,Pb(AC)25.0和10.0 mmol·L-1组TEER值明显降低(P<0.05),葡聚糖通过率显著增高(P<0.05)。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Pb(AC)2各浓度暴露48 h后,ZO-1和闭合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铅暴露能够破坏BCB模型的通透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乌司他丁对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进行复苏对肠道屏障的影响.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休克组(SS组)、乳酸林格液复苏组(LRS组)、乳酸林格液+乌司他丁复苏组(LRS+UTI组).LRS组、LRS+UTI组各取12、24、48 h 3个时间点,LRS组将血液回输并输入两倍量的乳酸林格氏液进行复苏,LRS+UTI组50 000 U·kg-1·d-1 UTI加入乳酸林格氏液内输注.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浆中DAO、ET的水平.结果 (1)LRS组与LRS+UTI组12、24、48 h 3个时间点其DAO值均高于SS组(P<0.05),LRS组在24h达高峰,其后下降,但降幅较小,而LRS+UTI组在复苏后24 h即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复苏48 h后明显下降.LRS+UTI组与LRS组相比24、48 h DAO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RS组与LRS+UTI组12、24、48 h ET值均高于SS组(P<0.05),LRS组在24 h达高峰,其后下降,下降幅度较小,而LRS+UTI组24、48 h下降明显.LRS+UTI组与LRS组相比在24、48 h E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乌司他丁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可有效降低肠屏障功能的损伤,减轻肠黏膜的通透性,减轻细菌及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9.
徐斌  李琳  周振理 《天津医药》2007,35(8):598-600
目的观察活血清下法对小肠缺血再灌注动物黏膜细胞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对肠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活血承气合剂治疗组.对动物模型再灌注6、24、72 h时血浆内毒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因子Apaf-1和Bcl-2的表达分别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模型组和活血承气组6、24 h的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活血承气组各时间点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活血承气组Apaf-1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并在72 h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Apaf-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活血承气组Bcl-2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在72 h高于对照组(P<0.05),而模型组Bcl-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肠缺血再灌注早期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是造成内毒素明显升高、肠屏障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活血清下法可以通过抑制促凋亡因子Apaf-1表达及促进抑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来减弱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降低内毒素水平,保护肠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脑组织不同时间段ET-1mRNA表达及与脑组织水肿的关系.方法 依据Marmarou's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改进,应用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对照组)(n=5)和弥漫性脑损伤组(n=50),损伤组再按照不同时间段分组(n=5),损伤后大鼠自由进食饮水,按0.5h、1h、3h、6h、12h、24h、48h、72h、1周、2周等时间段处死大鼠,提取大鼠皮层脑组织.应用分析天平测定组织干重,应用脑组织干湿重比表示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对照组,0.5h、1h、3h、6h、12h、24h、48h、72h、1周、2周时间段外伤组ET-1mRNA Ct值不同时间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脑组织含水量对照组不同时间组之间含水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①弥漫性脑损伤后ET-1mRNA表达短期增加,6h就达到高峰.②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组织含水量增加,6h增幅快,12h到达较高水平,持续2周.③ET-1mRNA早期高表达可能是导致脑组织含水量增加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Intestinal spirochaetosi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应用肠内排列术对患有广泛黏连性肠梗阻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患有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0例。采用常规肠粘连松解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肠内排列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肠梗阻手术操作时间和手术后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肠内排列术对患有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Ingestion of a meal triggers a range of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the gut, and results in the remote modulation of appetite and glucose homeostasis. Luminal contents are sensed by specialised chemosensitive cells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intestinal epithelium. These enteroendocrine and tuft cells make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gut lumen and release a range of chemical mediators, which can either act in a paracrine fashion interacting with neighbouring cells and nerve endings or as classical circulating hormon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he chemosensory machinery involves multiple and complex signalling pathways including activation of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nd solute carrier transporters. This chapter will discuss our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intestinal chemosensation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relatively well-characterised nutrient-triggered secretion from the enteroendocrine system.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