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严重脊柱侧凸5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萍  张晓琳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114-114
2004年6月-2007年3月,我们收治5例严重脊柱侧凸患者,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脊柱侧凸矫正术50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矫正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行肺功能锻炼、牵引、排便等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并给予体位指导和出院指导.结果:较术前复查肺功能比提高12%~20%,2例患者出现双下肢麻木,3例出现腹胀、腹痛、肠鸣音减弱,1例出现肺不张,经及时治疗和护理,症状缓解.均未发生感染、便秘、压疮等并发症.结论: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具有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做好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张伏元  王玲  廖巍巍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982-1984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总结168例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肺功能锻炼、脊柱柔韧性功能锻炼和牵引护理及术后生命体征、脊髓神经功能观察以及胃肠道、体位管理和功能康复要点.[结果]168例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手术疗效显著,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正确综合护理干预,是保证手术安全、避免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成英 《护理研究》2004,18(8):1458-1459
原因不明的脊柱侧凸称作特发性脊柱侧凸或原发性脊柱侧凸。我科1998年3月-2002年8月对18例重症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进行脊柱前路松解加TSRH矫形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50例脊柱侧凸翻修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侧凸翻修手术是脊柱畸形矫形术后的一种补救手术.总结了对2002-2007年收治50例脊柱侧凸矫形术后需要进行翻修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术前患者功能和状态的评估、术后对呼吸功能和神经功能的严密观察及体位管理是护理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6.
张晓玲  陈正香 《全科护理》2016,(36):3853-3855
[目的]总结115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手术病人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提高脊柱外科护士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5月本科收治的115例周围型神经纤维瘤病导致脊柱侧凸病人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人术前肺功能和体重指数的评估结果与术后病人液体平衡的维持、疼痛评估及护理、并发症及预防相联系,提出不同于其他类型脊柱侧弯病人的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指标。[结果]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病人的躯体生长发育比实际年龄瘦小,发育迟缓,皮下脂肪少,体重指数低,肺功能受影响,因此,术前教会病人肺功能训练方法,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术后关注输液速度,采取个体化的补液方案,保证脊髓有效灌注量,维持电解质平衡;术后控制疼痛在3分以下;术后每小时评估感觉和运动功能,及时处理异常,使病人及时得以治疗和纠正,加快康复。[结论]术前术后全面评估病人的整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补液方案,根据疼痛评分超前镇痛,遵医嘱联合镇痛,及时预防及发现处理并发症,加速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发病年龄多在12岁-17岁,其发病率为2%-3%[1],男女比例为1∶4[2]。由于病人独特的年龄及性别特点,疾病带来的明显体型外观改变往往给病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而且此种心理障碍可能造成病人的自卑、自闭、远离社会甚至可能造成部分病人自杀倾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马凡氏综合征(MFS)脊柱侧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MFS脊柱侧凸患者给予个性化、系统化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4例患者术后出现呕吐,给予关闭镇痛泵及应用止吐药物后好转;2例出现眼睑水肿,给予静脉滴注甘露醇12 h后缓解。无一例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均按时出院,平均住院13 d。结论:个性化、系统化围术期护理可降低MFS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10.
脊柱侧凸的发病率为2%~4%,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4。其中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最为常见,约占80%。脊柱侧凸影响病人的生长发育及体型,严重者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导致截瘫。脊柱侧凸矫形术因手术创伤和对心肺、胃肠功能影响大,以及脊髓神经损伤风险大等特点,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和风险。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对30例脊柱侧凸病人实施了矫形手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总结52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在矫形手术前及术后护理的特点,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等。认为加强脊柱侧凸矫形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可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20例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病人的围手术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呼吸功能的训练,术后体位摆放,生命体征监测,切口护理,生活指导等,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黄东影  戚丽丽  孙荣伟  孙伟丽 《护理研究》2011,25(13):1188-1189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发病年龄多在12岁~17岁,其发病率为2%~3%[1],男女比例为1∶4[2]。由于病人独特的年龄及性别特点,疾病带来的明显体型外观改变往往给病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而且此种心理障碍可能造成病人的自卑、自闭、远离社会甚至可能造成部分病人自杀倾向。而此种心理障碍可能是驱使绝大部分病人初诊及选择手术治疗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4.
孙荣丽 《全科护理》2012,10(15):1358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病人围术期护理工作的特点,提高护理配合质量。[方法]对我院2011年52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病人围术期护理工作进行评估,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观察护理疗效。[结果]本组52例病人,术后15例出现并发症,经进一步处理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人。[结论]对老年直肠癌病人行积极的围术期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分析72例脊柱侧后凸畸形矫形术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认为正确、合理、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如手术前的准备及术后常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有利于脊柱畸形患者身心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骨不全合并脊柱侧凸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例成骨不全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术前详细了解病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呼吸功能训练和营养支持;术后加强监护,预防并发症,早期指导功能锻炼,石膏及支具指导。结果3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骨折,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根据成骨不全合并脊柱侧凸患者的病理生理及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措施,可完成高质量的护理,为手术治疗成功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对1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者进行术前护理、评估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加强管道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患者全部度过围手术期,无发生并发症。 术前充分的护理及评估、术后完善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及时的术后康复锻炼指导是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半椎体切除前后路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惠儿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均行一期半椎体切除+前后路松解+前路或后路器械矫形固定术,术前、术后予以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儿住院时间7~10 d,平均8 d,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1用X线复查,Cobb角0°~32°,平均16°,平均矫正率68.7%.随访1年以上21例,Cobb角0°~30°(平均15°).结论:一期半椎体切除前后路松解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疗效满意,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脊柱侧凸围手术期管理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作者就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现状作简要综述 ,认为对于侧凸超过 40°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阻止侧凸进展 ,重建躯干平衡。充分的术前准备 (包括呼吸功能锻炼、牵引及唤醒试验训练 )、良好的术中管理 (脊髓神经功能监测及自体血回输 )和严密的术后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及并发症观察等 )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并做好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术前JOA评分平均(10.2±5.8)分,术后(23.8±4.6)分;优良率为86.3%;侧弯度数由术前23.2°矫正到术后的10.5°,矫正率为54.7%;无一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及假关节形成;无围术期死亡。术后1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1例支气管感染,均经抗感染治愈。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在围术期给予正确指导和精心护理,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