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状况和疾病负担研究   总被引:4,自引:1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我国老年人群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和疾病负担,为制定慢性病防控政策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具有全国和省级代表性的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我国≥ 60岁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群慢性病疾病负担。结果 我国≥ 60岁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58.3%、19.4%和10.5%,75.8%的居民患≥ 1种慢性病,女性均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增加。≥ 70岁居民伤残调整寿命年构成中,心脑血管疾病(39.11%)、癌症(15.40%)、COPD(10.48%)占前3位。结论 老年人群主要慢性病患病率高,3/4的人患≥ 1种慢性病,慢性病疾病负担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延边农村朝、汉两族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及就诊延迟情况,探讨延边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延边地区农村312名留守老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延边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6.7%,其中朝鲜族老人患病率为71.5%;汉族老人患病率为61.9%;汉族老人慢性病患病前六位依次为高血压(31.1%)、肺部疾病(21.6%)、心脏病(18.9%)、骨、关节病(14.3%)、脑部疾病(9.1%)、糖尿病(6.8%);朝鲜族老人慢性病患病前六位依次为高血压(38.9%)、骨、关节病(23.7%)、肝部疾病(19.3%)、肺部疾病(12.6%)、心脏病(10.9%)、胃肠疾病(7.1%);留守老人慢性病就诊延迟的病人143人,就诊延迟率为68.9%,其中汉族就诊延迟率为71.4%,朝鲜族为5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入、有无慢性病是留守老人慢性病就诊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延边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就诊延迟情况严重。与汉族老人比较,朝鲜族老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就诊延迟率低,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今后应根据民族文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慢性病就诊延迟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跃平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365-1367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工作,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防治水平,保障居民健康。慢性病危害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目前我国慢性病呈现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卫生费用支出率高和控制率低的“四高一低”现象,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妨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薄弱环节:对慢性病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治网络不健全;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管理模式落后;健康教育针对性差;干预措施薄弱;专业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对策1提高慢性病危害性认识,坚持预防为主;2健全机构网络,保障慢性病防治措施的落实;3增加防治经费投入;4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慢性病防治方法;5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水平;6落实社区慢性病综合干预措施;7加强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防治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宁夏海原县农民慢性病患病率情况,并按照慢性病系统分类分析该县患病率高低及就诊机构的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宁夏海原县17个乡镇2500户农村居民的基本情况、患病及就诊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海原县农民慢性病患病率为9.7%,经标准化后比较,低于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全国农村慢性病标准化患病率13.2%;患病率较高的疾病按系统别(前六位)由高到低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及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传染性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及免疫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其中,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导致患慢性病危险性增加的影响因素.慢性病就诊率为3.2%,多数人(34.8%)更趋向于选择县级医疗机构.结论 加强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普及卫生知识,引导农村慢性病患者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15岁居民10种常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为慢性病的防治和干预及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实证性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分析中国≥15岁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并根据构成比从高到低选取其中最常见的10种慢性病,应用效用积分值体系计算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综合指数,比较疾病别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差异,评价疾病别慢性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估算全国范围内每年由于慢性病造成的质量调整生命年损失和经济损失。结果 2013年中国≥15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3.0%,男性和女性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30.9%和34.9%;构成比由高到低居于前10位的常见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椎间盘疾病、其他运动系疾病、脑血管病、急慢性胃肠炎、其他类型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他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炎,共占慢性病患病总例数的79.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性别和年龄后,慢性病患病均造成不同程度的生命质量折损(均P0.001),对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综合指数影响由大到小的慢性病依次为脑血管病、其他运动系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椎间盘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慢性胃肠炎、其他类型心脏病、其他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分别造成生命质量综合指数折损的0.122、0.102、0.101、0.084、0.084、0.048、0.043、0.040、0.040、0.036;以全国总人口估算,2013年10种常见慢性病造成的居民质量调整寿命年损失为16 655 592年,经济损失为6 980 025 591元。结论中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可导致生命质量的折损,并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应筛选重点慢性疾病进行干预,从而加强慢性病管理与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国2013年主要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为控制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减少疾病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全国11 956例慢性病住院患者相关数据,计算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类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占该省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的比例,分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院费用占比较高的慢性病类型。结果中国2013年11 956例慢性病患者总住院费用为12 098.32万元,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3 895.08万元、2 676.67万元、614.45万元、537.62万元和4 374.50万元,分别占总住院费用的32.20%、22.12%、5.08%、4.44%和36.16%;其他慢性病患者中,椎间盘疾病患者住院费用为589.73万元,其占总住院费用比例最高为4.87%。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较高的地区分别为河北、黑龙江、天津、辽宁、北京、河南、吉林、山东、内蒙古、新疆、山西、湖北、青海、陕西、湖南、海南、宁夏(比例均 30%),除湖北、湖南和海南外均位于北方区域;癌症患者住院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较高的地区分别为江西、江苏、河北、上海、西藏、广东、安徽和浙江(比例均 30%),除河北和西藏外均位于南方区域。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是中国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的高占比慢性病,其中北方区域的住院费用高占比慢性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南方区域为癌症。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严重耗费社会资源、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可预防、可控制的疾病。对于医院内已经发病人群的管理非常重要,报告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网络直报的时效性的提高,有利于慢性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也有利于慢性病的防控。自2009年6月对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和主要死因。这些慢性病具有治愈率低及其迁延性、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给国家带来超负荷的昂贵医疗费用。为了解鄞州区宋诏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笔者于2007年5月对宋诏桥社区居民进行了慢性病患病调查。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头号威胁。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发表的《2014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超过300万人因慢性病"过早死亡",WHO认为,中国很多慢性病关键风险指标都高的令人担忧,逾  相似文献   

10.
《中老年保健》2012,(9):4-4
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0%。慢性病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