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为眼科疾病之一,视网膜栓塞是眼科急诊病症UJ.它的特点是发病急,视力损害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和治疗,可造成不可逆的视功能丧失.笔者通过对78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住院患者急救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动脉疾病呈明显增高的发病趋势。该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危险因素。严重心血管病人中,75%以上伴有周围动脉疾病;60岁以上的人群中,由动脉阻塞引起的肢体动脉缺血发生率为17%-20%,截肢率高达5%以上。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抢救的体会山东省东营市国营黄河农场医院(257509)李克军,邵东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眼科急症之一,是视网膜中央动脉主干或其分支阻塞使其所供应的区域发生急性缺血,致使该区营养切断而引起的极度的机能障碍。我科近年来收治视网膜中央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北京市远郊农村40岁以上人群颅内外动脉狭窄患病率、卒中发病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抽样调查北京市远郊农村40岁以上人群1337例,经颅多普勒检查发现颅内外动脉狭窄89例.在平均16.7个月时对所有人群进行电话及入户随访,调查卒中发病情况.结果 1337例调查对象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为6.6%.其中颅内动脉狭窄5.8%、颅外动脉狭窄0.4%、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0.4%.平均16.7个月随访期内,无颅内外动脉狭窄者的脑梗死、脑出血发病密度分别为410.6、351.9/10万人年;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发病密度为3303.7/10万人年,无发生脑出血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组与无颅内外动脉狭窄组之间脑梗死发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外动脉狭窄(OR=6.593,95%CI:1.712~25.390,P<0.01)、吸烟(OR=8.437,95%CI:2.327~30.598,P<0.01)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发病密度为3303.7/10万人年,明确无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发病密度为2799.6/10万人年,颅内外动脉狭窄、吸烟史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等学校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与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探讨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因素,为制订该人群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3年3~5月,抽取福州市某高等学校社区,对2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并对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915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7.35%;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为"差"的分别占56.80%、56.91%、24.3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年龄>40岁、BMI>25、睡眠时间不足、缺乏运动的人容易发生高血压.[结论]高等学校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较低,40岁以上肥胖男性睡眠不足缺乏运动容易患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社区常见肿瘤早发现中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肿瘤防治健康促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对闵行区40岁以上健康卡签约人口的30%进行肿瘤早发现健康教育及问卷调查,并进行大肠癌、肝癌、胃癌及肺癌筛查,建立高危队列;随机抽取两个社区,对高危人群进行肿瘤早发现知识和态度评估。结果 126634人完成健康教育,覆盖40岁以上人口的26.63%;60岁以下人群是大肠癌、肝癌、肺癌早发现知识的主要健康教育需求人群;在癌症早发现知识、早发现的作用及癌症的常见信号知晓度方面均有显著提高(P0.05),防癌体检的投资意愿由68.60%提高到84.79%;肿瘤检出37例,早发现3例,癌前期病变9例。结论以健康教育为先导的综合干预使社区居民对肿瘤早发现的知、信、行有了明显的变化,健康教育对社区常见肿瘤的早发现和发病率的降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区肿瘤早发现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本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以来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40岁以上的2143名体检者为调查对象,调查糖尿病的患病率及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率,对体检中发现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一步行实验室检查、眼科专科检查,分析糖尿病患者引起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2143名体检者中确诊为糖尿病的有92例(4.29%),其中并发视网膜病变的7例(7.61%);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空腹血糖高及是否使用胰岛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结论 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较高,高的空腹血糖值和胰岛素的使用是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潍坊市40岁以上社区人群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推进骨质疏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随机抽取潍坊市40岁以上社区常住居民52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潍坊市40岁以上社区居民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运动、钙补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4.66%、37.21%、16.60%,其中男性分别为32.90%、36.36%、16.02%,女性分别为53.77%、38.01%、17.12%。结论潍坊市40岁以上居民骨质疏松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普遍偏低,危险因素知识、运动知识知晓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各项知识知晓率女性均高于男性,文化程度高的居民知识知晓率普遍较高,全职状态居民知晓率亦较高,可见骨质疏松防控对于职业人群宣传干预效果较好,可作为重点宣教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睢宁县人群麻风病知识知晓情况,为规范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438名社区群众、医务人员、中学生、现症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79.68%的所调查人群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麻风病相关知识;"麻风病能够治好"、"麻风病是传染病"、"麻风病接触者少数人发病"、"皮肤斑疹是麻风病早期症状"、"麻风病可疑者要到皮肤科就诊"、"早诊早治可预防畸残发生"、"麻风病免费治疗"的知晓率分别为44.75%、57.53%、50.68%、49.32%、59.82%、63.24%、43.38%;除"麻风病接触者少数人发病"和"早诊早治可预防畸残发生"的知晓率无性别差异外,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人群的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人群对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促进麻风病人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成都市城区40岁及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流行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骨质疏松提供建议。方法 在成都市5个城区选择1 400名40岁及以上的女性进行骨密度测量和问卷调查。结果 成都市40岁及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检出率为29.3%,骨量减少检出率为49.3%。骨质疏松发生与年龄的增长有关;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女性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为初中及以下女性的2.07倍;体重过轻的女性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为超重及肥胖女性的2.03倍;身体活动不足女性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为身体活动达到标准女性的1.54倍。结论 成都市城区40岁及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检出率较高,发病潜在风险较大,建议加强骨质疏松的早期筛查,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中,不少老年人视力下降,做眼科检查发现黄斑变性。黄斑变性是一种重要的致盲眼病,多为双眼先后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高达41%~44%,所以,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尤为重要。老年性黄斑变性按病程发展分为湿性和干性两型。湿性型以眼底黄斑区有新生血管、出血和渗出为主要特征,干性型以黄斑区萎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群胃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构成及其流行特征。方法收集1990~1999年60岁以上胃癌病人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发病部位、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单因素分析。结果60~70岁占83.2%;71岁以上占16.8%。男、女性比例为2.491。按发病部位幽门部最多,占57.9%,向后依次为贲门和胃底部(18.9%)、胃体部(18.2%)、弥漫性(5.0%);按病理分期,早期胃癌占3.2%;进展期(中、晚期)胃癌占96.8%。按组织学类型中、高分化腺癌最为常见,占45.0%;低分化腺癌居第2位,占33.7%,向后依次为粘液腺癌、胃癌其他类型;老年人不同年龄组间,男、女性病人间,不同发病时间,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与发病部位构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胃癌预防、控制的力度,力争通过筛查、普查、在老年人群中普及胃癌防治知识等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封丘县50岁以上人群视力损伤及白内障发生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封丘县抽取50岁以上的常住老年人进行眼病筛查并分析其患病率。对于视力在0.3或以下、存在明显白内障或其他眼病者建议转诊。结果封丘县3 012名50岁以上老年人中,白内障、黄斑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病率分别为31.01%、 17.13%和11.92%。双眼视力损害和盲的患病率分别为41.63%和18.33%。女性白内障患病率为35.09%,高于男性的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5, P=0.000)。每间隔10岁为一个年龄组,随年龄增长白内障的患病率上升,不同年龄组间白内障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2.837, P=0.000)。较好眼视力0.3的白内障患者有121例(12.96%),其中96例(79.34%)接受转诊卡,自愿至医院就诊进行后续治疗,最终有40例(33.06%)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结论封丘县50岁及以上人群视力损伤及白内障的患病率较高,缺乏相关视觉健康意识,应加强针对该人群的眼部相关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共有100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两种。骨关节炎可影响某个关节的所有部分,引起肌肉疼痛、炎症或行动不便。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据统计,50岁以上的人群中50%患有骨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90%患有此病。有关资料显示,关节炎在我国的总发病率约为13%,由于目前还没有能彻底根治的办法,所以应该引起所有人群的重视,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相似文献   

15.
超选择眼动脉内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引起视网膜急性缺血,若不及时处理轻则视力下降,严重则导致失明。以往传统的常规保守治疗效果较差。自20世纪90年代Schumacher等[1]首次报道采用介入的方法超选择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以来为该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随着微导管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在临床的不断应用,已渐成为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方法之一。我们将近8年通过微导管技术超选择眼动脉内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3例加以总结。一、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39~6岁。病程4h~1周,平均42.2h。全部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方法运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4例安徽省SFTS病例发病集中于5-10月,年龄中位数64岁,40岁以上占90.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5.2%。85.7%的病例在发病前一个月居住在丘陵或山区,户外活动包括种地(55.0%)、采茶(22.3%)和割草(18.7%);16.0%的病例报告发病前有蜱虫叮咬史;5.4%的病例发病前接触过类似病人;44.4%的病例家中饲养动物。病例首发症状与体征包括发热(98.0%)、乏力(83.9%)、畏寒(60.8%)、血小板减少(100%)和白细胞降低(100%);发病至初次就诊时间间隔平均3.1 d,发病至初次住院时间间隔平均5.8 d。结论居住于丘陵或山区的年龄40岁农民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罹患人群,需要对此类人群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眼科住院老年患者构成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50岁以上眼科住院老年患者的构成比。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50岁眼科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运用Stata8.0软件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结果共调查1112例,其中男性591例,女性521例;2002年为339人次,2003年为349人次,2004年为424人次;其中50~60岁为33.27%,60~70岁为37.05%,70~80岁为22.48%,80岁以上为7.10%;3年间白内障患者分别占41.29%~45.84%,青光眼占19.33%~25.36%,视网膜脱离占10.88%~15.33%,眼外伤为6.78%~10.37%。结论50岁以上的眼科住院患者有逐年增加趋势,白内障仍然是老年眼病的首要疾病,其次为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外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影响河北怀来地区老年人视力的主要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河北怀来县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行眼科常规查体,对矫正视力低于1.0的患者行直接、间接检眼镜检查、视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找出病因。结果共有2960人(5920眼)参与检查,其中白内障4410眼(74.50%),老年性黄斑变性(AMD)1440眼(24.32%),青光眼252眼(4.25%),单纯性视神经萎缩133眼(2.25%),眼底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146眼(2.47%)。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是白内障、AMD、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及眼底视网膜病变。结论老年人眼部疾病明显增多,加强宣传眼病防治知识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詹敏 《家庭医生》2008,(12):8-8
1.息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易得视网膜动脉阻塞。 2.视网膜动脉阻塞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 3.视网膜内层细胞缺血超过90~120分钟,将不可逆转地死亡。  相似文献   

20.
戴杰 《健康指南》2021,(3):28-29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居民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普遍不足。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仅为11.7%;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知晓自己患病的比例也较低,40~49岁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仅为0.9%,5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7.0%。普及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提高大众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对降低发病率、改善骨质疏松症诊疗现状有重要意义,是一级预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