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组合药物治疗期间 ,痰中抗酸菌变化情况 ,进行监测。方法 痰标本直接厚涂片法。结果 病人痰菌阴转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结论 痰菌阳性的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痰中含菌量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痰抗酸分枝杆菌阳性是诊断肺结核病的重要依据。检验方法有痰涂片和痰培养。笔者应用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对3种方法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本试验100例皆为我院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病人,男68例,女32例,年龄在17岁~75岁。痰标本皆为病人晨痰。 1.2 方法 (1)厚涂片法:挑胶干酪样、脓样部分均匀地涂在玻璃片中央,涂成卵圆形。(2)漂浮集菌法:取干酪样脓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结核病实验诊断方法很多,但均存有不足之处.痰涂片法结核菌检出率较低,血清抗体测定特异性较差,PCR法假阳性较高,且不能作为基层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痰培养虽然时间较长,但可验证涂片上的抗酸杆菌是否为活菌,且检出率也较徐片法明显提高,同时可鉴定菌型,作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1994~1996年对520例肺结核病人晨痰标本采用处理后离心沉淀集菌,以提高结核菌培养阳性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结核病患者细菌学检验结果,探讨提高抗酸杆菌检出率的措施.方法:对患者痰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和分枝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2380份痰标本同时进行涂片和培养,涂阳率23.8%,其中初诊患者涂阳率31.5%,复诊患者涂阳率10.5%;培阳率26.6%,其中初诊患者培阳率37.8%,,复诊患者培阳率7.4%;初诊患者培阳率与涂阳率之间的差异和复诊患者涂阳率与培阳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复诊患者与初诊患者标本在涂阳率、培阳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培养和涂片联合检出阳性率28.9%,其中初诊患者阳性率38.8%,复诊患者阳性率11.9%.初诊患者菌落出现平均时间为31.7 d,复诊患者平均时间41.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养阳性检出率优于涂片检查,两者联合应用的阳性检出率优于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初诊病人的痰检阳性率及培养菌落出现平均时间均优于复诊病人.  相似文献   

5.
4种方法检验结核分枝杆菌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直接涂片法、沉淀集菌法、罗氏培养法、Bactec法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对肺结核的诊疗价值。方法对临床送检的531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 ,用此4种方法进行平行检查。结果4种方法综合阳性257例中 ,各方法检出率分别为 :直接涂片65.4 %、沉淀集菌77.4 %、罗氏培养78.2 %、Bactec91.4 %。Bactec法高于其它3种方法(P<0.01) ,罗氏培养法与沉淀集菌法相同(P>0.05) ,均高于直接涂片法(P<0.01)。Bactec法平均阳性时间为12.5天 ,罗氏培养法为24.2天 ,Bactec法比罗氏培养法提前11.7天。在涂片阳性病例中 ,罗氏培养法有46例阴性、Bactec法有22例阴性 ,总的涂阳培阴率为10.68 %。结论Bactec法具有敏感性高 ,快速省时等特点 ,如与沉淀集菌法联用可进一步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 ,对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卓然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938-1939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方法经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病人105例。取及痰液和相应的支气管刷洗物为检测标本,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抗酸染色、噬菌体扩增法、夹层杯法集菌离心涂片,分别计算三种方法阳性率。结果痰液,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6.2%,噬菌体扩增法阳性率为59%,夹层杯法集菌离心涂片法阳性率为23.8%,总检阳性率为72.3%。支气管刷洗物;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为21.9%,噬菌体扩增法阳性率为57.1%,夹层杯法集菌离心涂片法阳性率为32.3%,三种方法总检阳性率79.0%。结论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要高于单一方法阳性率,同时支气管刷洗物结核杆菌阳性率要高于痰液,因此,对疑有肺结核的病人采用支气管刷洗物进行联检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王开校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979-5980
目的了解新沂市2009年1月~2010年12月肺结核病涂阳病人的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两年1674例肺结核病人进行痰标本抗酸杆菌检测并加以分析。结果 2009年涂阳率28.25%,2010年涂阳率18.80%,呈下降趋势,涂阳病人的年龄集中在老年,涂阳率复诊病人高于初诊病人。结论整体工作有所下降,老年人、复诊病人是新沂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夹层杯离心集菌涂片法检测痰液抗酸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了解影响痰液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因素。方法收集735例确诊肺结核住院患者的痰标本,每例患者分别留取晨痰、夜间痰、即时痰各一份,每份标本同时采用夹层杯法与改良罗氏培养法平行处理,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及不同性质和不同时段痰标本的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结果夹层杯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2205份痰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28.9%和32.1%,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44,P〈0.001);以培养法为标准,夹层杯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9.39%、99.53%、98.90%和95.21%;夹层杯法检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脓性痰和血痰高达53.3%和48.5%,黏液痰和唾液痰只有9.9%和3.7%,培养法亦以脓性痰阳性率最高,达到54.8%,血痰次之,阳性率为51.3%,黏液痰阳性率为13.5%,唾液痰阳性率最低,仅为8.8%;对于不同时段的痰标本,两种方法检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均以晨痰最高。结论夹层离心集菌涂片法是一种简单、省时、阳性检出率高,更利于标准化的抗酸杆菌检验方法,且与改良罗氏培养法相比有较好的符合率,可能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检测方法;晨痰、脓性痰、血痰阳性检出率高,应强调收集晨痰、脓性痰、血痰送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结核病人痰性状与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的关系。[方法 ]对门诊 3 2 10例患者的 7411份痰标本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 3 2 10例中涂阳 65 8例 ( 2 0 5 % ) ,初查 10 67例中涂阳 3 99例 ( 3 7 1% ) ,复查 213 4例中涂阳 2 5 9例 ( 12 1% ) ,复查患者的痰涂阳率降低 ( 2 =2 73 13 ,P <0 0 0 5 )。干酪样痰、脓痰和血样痰的涂阳率分别为 49 2 %、5 5 3 %和 5 5 7% ,平均 5 4 9% ,高于粘液痰的 2 3 6% ( 2 =3 41 0 6,P <0 0 0 5 )和水样痰 5 4% ( 2 =1118 96,P <0 0 0 5 )。少儿组以粘液痰和水样痰为主 ,涂阳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 ( 2 =3 4 3 4,P <0 0 0 5 )。[结论 ]肺结核患者应在抗结核治疗前采集痰标本涂片检查 ,以提高涂阳率 ,及时发现传染源。做好痰标本的质量控制 ,是提高痰涂片阳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晋江市肺结核抗酸杆菌痰涂片镜检情况,保证涂片质量,提高阳性检出率。方法对2009-2010年晋江市肺结核痰涂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初诊病人涂阳率(16.6%)高于复诊病人(3.1%);两组均以20~40岁和40~60岁为主,其中初诊涂阳以20~40岁组最高(55.3%);男性涂阳率高于女性。结论痰涂片镜检目前做为基层发现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实验室操作者应严格按要求操作,加强室内质控,定期进行盲法复检,提高痰涂片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广西霍乱病例及霍乱弧菌在水体、海水产品、外环境及食品的污染情况,以便尽早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选择2个国家监测点,8个自治区级监测点按相关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结果2007年共检测腹泻病人11385例,重点人群17771例,未发现阳性;检测水体2045份样品,检出阳性2份,阳性率0.09%;海水产品4311份,检出阳性9份,阳性率0.20%;阳性均为O1群霍乱弧菌污染,霍乱毒素基因检测11株菌均为非产毒株。结论加强对甲鱼等海水产品的霍乱弧菌污染状况监测和管理,做好群众安全食用海水产品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焦作市201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人间布病)流行因素,掌握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焦作市2011年常规疫情监测人间布病157例,分布在10个县(市、区),以3~6月份发病较高,发病多为男性青壮年,职业主要为农民,占发病总数的76.43%;感染途径呈多样性,感染与日常生活接触有关;发病到确诊平均间隔20天,57.32%的病例通过疾控中心门诊发现;发生聚集性病例的村庄有2个,重点人群血检1578人,琥红平板试验阳性率为6.52%。结论焦作市人间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青壮年发病较高与牲畜接触的频率相对较高有关。应进一步提高基层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广泛开展人间布病健康知识宣传;聚集性病例发生在贩卖、屠宰、养殖、皮毛加工比较集中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村庄,重点人群监测对控制疫情发现病例非常必要;探索人间布病有效防控机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丽水市儿童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为更好地指导本地区儿童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5种微量元素,对本地3个年龄段1428名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5种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微量元素中,锌总缺乏率最高,达到19.05%,且3个年龄段锌元素缺乏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铁缺乏,达到16.80%,钙总缺乏率较低,为3.64%。结论:丽水市儿童易出现锌、铁微量元素失衡,尤其0周~3周岁婴幼儿锌元素缺乏率高,应对儿童定期检测微量元素,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微量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14.
仲晓芸  徐炜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87-2488
目的了解无锡市南长区小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及时科学地采取干预措施。方法以视诊为主,在自然光线直视下,使用探针及平面口镜,按象限顺序逐牙检查,经探诊后方可做出诊断并记录。结果在受检的13 427名小学生中,患病率为35.6%,其中男生35.3%,女生36.0%。低年级龋齿患病率高于高年级。结论该区龋齿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预防龋齿措施和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当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药品的出库记录,对抗菌药物种类和药品进行排序.结果 共纳入15 788份处方,2011年医院使用排名前5位的抗菌药物种类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和大环内酯类,分别占24.18%、15.96%、11.71%、10.95%、8.77%;使用数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为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头孢哌酮、阿奇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丙烯、头孢地尼、哌拉西林/舒巴坦、克拉霉素,分别占21.71%、8.04 %、4.71%、4.29%、3.86%、3.20%、2.44%、2.00%、1.64%、1.37%.结论 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在医院使用较为普遍,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仍然占有很大比例,临床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避免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16.
樊卫萍  吉顺福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57-2558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血压状况,为防治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对四川某高校教职工2007年913人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教职工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8.29%,男性为23.36%,女性为13.81%;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高血压类型中Ⅰ级高血压占77.84%,Ⅱ级高血压占17.96%,Ⅲ级高血压占4.20%。在职职工中高血压患病率教师组为22.15%,高于后勤服务组(9.85%)和行政管理组(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对高校教师采取有针对性防治措施,有效提高工作、生活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军队精简整编过程中医院的建设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队精简整编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军队总医院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军队总医院从发展的角度、以长远的眼光审视现实,通过调整、改革、开拓和进取等方式,适应新形势下军队精简整编的总要求。本文从形象塑造、信息化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内涵建设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军队总医院的建设重点,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铸造企业在生产环境中所产生矽尘的职业危害和分布规律,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作业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产生矽尘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对作业工人进行个体采样,并检测生产环境空气中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结果对63名作业工人进行个体采样,男性55人,女性8人;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40.4岁。矽尘浓度范围0.2~9.0 mg/m3,平均浓度为(2.27±1.95)mg/m3,中位数为1.60 mg/m3。矽尘浓度检测合格率为23.8%。各工种在空气中矽尘浓度检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26,P〉0.05)。不同接尘工龄矽尘浓度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8,P〈0.05)。结论应重点加强对35~49岁组和接尘工龄1~9 a组职业卫生健康监护,进一步加强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有效控制矽肺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铁岭市食品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食品卫生质量。[方法]对本市2005年834份食品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测。[结果]834份样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合格率分别为86.93%、89.57%、100.00%,样品合格率为85.25%。冷冻饮品受污染最严重,合格率为64.29%。[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企业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特别是夏季应增加监督检测频次。  相似文献   

20.
药品存货管理研究如何用最低成本来存贮最优数量的药品 ,以满足各临床科室所需。其核心问题有两点 ,即药品存货成本最低化和药品库存量最优化。而我国目前药品存货管理在上述两方面都存在着缺陷 ,具体表现为 :(1)成本方面 :①购置成本过高 ,②贮存成本过大 ,③订购成本难以控制 ;(2 )库存量方面 :①药房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难以确定科学的库存量 ,②与临床联系不够紧密 ,很难确定准确的库存量 ,③不能根据外界条件变化 ,及时调整库存量。文章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