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耳鼻喉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性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实施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上报率、不良事件上报及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安全、环境管理、护理质量监控、文书记录、消毒隔离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能有效提高耳鼻喉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效果,降低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丁冯喆 《全科护理》2016,(28):2990-2992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病人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手术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病人引入精益管理策略对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透析室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行CRRT病人6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行CRRT病人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引入精益管理策略进行管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效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准备时间、上机时间、下机时间短于对照组,滤器寿命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病人引入精益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陈敏 《全科护理》2013,(29):2764-2765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血液科病人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血液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血液科病人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住院1个月内经历首次约束的精神病病人274例,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约束流程做好护理和病情观察,观察组按照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约束和护理,比较两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保护性约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约束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为(4.12±3.15)h,发生保护性约束不良事件6例;对照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为(8.35±3.33)h,发生保护性约束不良事件4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及家属对约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精神科病人保护性约束护理中,使约束更人性化和规范化,能够降低约束危险,提高约束的护理质量及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手术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加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记录两组病人手术室风险事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调查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病人中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有助于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策略的效果及相关实施方法。[方法]分别选取在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的对照组和试验组病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策略,比较两组病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结合预见性指导在高龄白内障手术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高龄白内障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观察组接受五结合预见性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后安全知识掌握度与安全感评分、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安全知识掌握度与安全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结合预见性指导在高龄白内障手术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病人安全知识水平与安全感的提高,降低该类高龄病人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流程管理用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根据病人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察组病人给予护理流程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术前准备时间、转运时间、住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病人心血管事件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准备时间、转运时间、住CCU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0.8%,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采用护理流程管理能够缩短病人抢救时间,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细菌性肝脓肿病人发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就诊的细菌性肝脓肿发热病人5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运用评判性思维,根据疾病发热各期的特点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评判性思维对细菌性肝脓肿发热病人进行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韦美娟 《全科护理》2015,(4):320-322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对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糖尿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安全健康知识教育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安全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病人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安全护理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实施安全护理可减少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风险防御机制在危重急诊抢救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诊科接诊的危重病人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75例危重抢救期间进行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护理,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期间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发生率为5.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急诊抢救护理过程中采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可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对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护理方法,观察组除常规安全护理外,实施个性化的安全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发生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病人进行针对性安全护理,可以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脑外科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入住脑外科监护室的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平均分床法来分配护理人员,观察组首先应用ICNSS量表评估护理工作量,护士长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比较两组病人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病人或家属对脑外科监护室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和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及离职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脑外科监护室住院时间和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88.9%vs 55.6%,P0.05),两组护士的离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NSS在评估脑外科监护室护理工作量并指导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优势,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和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安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安全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围术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安全管理中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护理安全标识在病区细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0例腹部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科室责任分组分为两大组,第一大组为观察组,第二大组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安全标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肿瘤专科护理安全标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专科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满意度、护士交接班所需时间、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程度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专科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及对病人病情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床前交接所需时间、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少于(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专科护理安全标识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或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烧伤患儿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6例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4例输液治疗患儿作为观察组,进行静脉输液风险评估,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风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对已经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达到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目的。[结果]共发生不良事件26例,观察组7例,对照组19例。两组共发生Ⅲ级不良事件25例,Ⅱ级不良事件1例。[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静脉输液的烧伤患儿进行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程如虹 《全科护理》2013,11(17):1583-158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乳腺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3例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乳腺癌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乳腺癌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儿科门诊输液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5月门诊输液患儿720例为对照组,按照相同的纳入标准选取2017年3月—2017年5月700例门诊输液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儿科门诊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钱丹  郭兰  曹燕  邵英 《全科护理》2020,18(17):2132-2134
[目的]研究质量控制在重症病人血液净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医院行血液净化的107例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3例病人,采取常规血液净化护理;观察组54例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血液净化过程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比两组病人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透析器等环境的细菌培养情况,对比两组病人发生阻塞、感染、出血及凝血等不良事件的情况以及病人对护理态度、护理水平、心理护理及护理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时所处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透析器的细菌培养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滤液及消毒剂方面的细菌合格率均达到100%;观察组病人发生阻塞、感染、出血及凝血方面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态度、护理水平、心理护理及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控制在重症病人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能改善血液透析环境,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增加病人护理满意度,从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