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与心理弹性及职业自我效能的现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问卷及简易心理弹性量表对133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总分为(59.94±10.40)分,处于中等水平;护生职业认同与心理弹性及职业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显示职业自我效能、居住地、就业意向对职业认同有影响,可解释职业认同的43.3%。[结论]护理教育者可以从发展护生心理弹性,提升职业自我效能入手,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从而使其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前后职业期望现状及差异。[方法]于实习前后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和职业期望量表对在苏州地区3所三级综合医院实习的专科和本科护生各12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后专科和本科护生职业期望总分均较实习前提高(P0.05),但实习前后本科护生职业期望总分均高于专科护生(P0.01)。[结论]临床实习对护生的职业期望有重要影响,应针对不同学历护生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与其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量表"和"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某院实习返校的367名2013级本科及2014级专科护生进行调查,并将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和职业认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67名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总均分为(3.75±0.59)分,临床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总均分为(3.47±0.70)分,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P0.01);学历、目前是否喜欢护理专业、对就业情景的看法对职业认同有影响;控制人口学变量后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可解释职业认同的44.8%。[结论]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和职业认同均处于中等水平,医院应重视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采取相关措施以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本科护生的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这类人群的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昆明学院三所院校的2016级本科护生为调查对象,应用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心理资本量表总分为(85.65±14.87)分,实习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本科护生得分为(86.77±14.93)分,不是的本科护生得分为(83.06±14.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职业认同评定量表总得分为(105.39±18.45)分,实习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本科护生得分为(106.58±18.68)分,不是的本科护生得分为(102.64±17.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实习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本科护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为性别、是否在岗及高考志愿,不是的本科护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为高考志愿;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心理资本、高考志愿、毕业后意愿、目前所在科室是否有收治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对本科护生职业认同都能产生影响。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实习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本科护生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因此在疫情期间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引导护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院暴力对实习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对某校实习结束后返校的435名实习护生进行有关遭受医院暴力情况和职业认同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66.2%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遭受各种类型的医院暴力,以心理暴力为主;遭受医院暴力的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以及评价、影响2个维度得分较未遭受医院暴力的护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遭受医院暴力会影响护生的职业认同,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对护生预防医院暴力的教育培训,以增强其暴力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08级护理本科生212人进行职业认同感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24.19分±18.59分,条目得分为3.27分±0.4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高考志愿、选择护理专业不同原因、不同意愿、不同喜欢程度、是否是学生干部、毕业后改行与否、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毕业后希望从事不同领域工作护生的职业认同、父母不同职业、父母不同学历护生职业认同、不同家庭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高考志愿、暑期社会实践、护理人员地位、态度、家庭人均收入、毕业后是否会改行、独生子女、社区实习、是否从事护理、父亲职业、兼职、是否学生干部;调整后的R2=0.583,本研究所调查因素可以解释本科护生职业认同得分约60%的变异。[结论]护生总体的职业认同不高,其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岗位技能强化培训对儿科护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我院2016级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岗位技能强化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生技能操作考核、综合评定考核、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实习护生压力源量表得分。[结果]观察组技能操作考核、综合评定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实习护生压力源量表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岗位技能强化培训提高了儿科实习护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了职业认同感,降低了实习护生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实习前开展职业防护补偿教育对护生职业防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级高职护生285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140)实习前接受补偿教育;对照组(n=145)实习前未接受补偿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两组护生实习前后职业防护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及实习期间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在护生实习前开展短期补偿教育对提高护生职业防护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实践技能训练、医院相关制度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护生职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新疆地区护生的职业认同及自我效能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3所高校护生共1 263名,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和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得分(119.30±21.69)分,汉族护生得分(113.33±22.21)分,低于少数民族护生(123.88±20.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自我效能感得分(119.79±17.95)分,汉族护生得分(115.35±17.50)分,低于少数民族护生(123.19±17.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汉族护生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为学历,少数民族为高考志愿和学历;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高考志愿、学历、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对各民族护生职业认同均能产生影响(P0.05)。[结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护生职业认同及自我效能感水平均相对较高,不同民族护生职业认同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专科护生实习前的心理韧性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96名实习前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前专科护生心理韧性量表总分为(92.35±13.14)分,处于中上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均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P0.01),焦虑状态和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呈负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情况、是否学生干部、焦虑状态和积极应对方式是心理韧性的预测因素(P0.01)。[结论]可通过减轻焦虑及提高积极应对能力来加强实习前专科护生的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实习前后护生的护理风险意识,为做好护理风险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265名实习前后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具有一定的护理风险意识,且实习后护生的风险意识高于实习前(t=-4.758,P=0.000);护生于实习前后对法律条例、临床操作、职业防护认知得分均较低,但实习后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程度得分高于实习前护生(t=-27.872,P=0.000),实习后护生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高于实习前护生(t=-21.719,P=0.000)。[结论]学校应加设护理风险教育课程,培养护生对护理风险的识别、预测、处理能力,营造护理安全文化,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生实习初期心理一致感和焦虑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对12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实习初期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6.98分±12.12分,焦虑的发生率2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实习环境、居住者关系以及实习同学关系对护生心理一致感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理一致感及其3个维度与焦虑呈负相关(P0.01)。[结论]护生实习初期心理一致感总体水平偏低,受多个因素影响,建议管理者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降低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生在临床实习前期和后期职业认同现状,分析护生不同实习阶段职业认同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在乌鲁木齐地区某5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所有女护生,在实习前期和后期分别采用职业认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 755名护生职业认同实习前期总得分为(5.41±0.95)分,实习后期总得分为(5.22±0.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期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有学历、实习医院和职业决策过程;实习后期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有民族、学历、实习医院和职业决策过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实习时间的推移,护生职业认同水平呈下降趋势,实习前期、后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在不同阶段根据护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实习前开展职业防护补偿教育对护生职业防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级高职护生285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140)实习前接受补偿教育;对照组(n=145)实习前未接受补偿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两组护生实习前后职业防护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及实习期间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在护生实习前开展短期补偿教育对提高护生职业防护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实践技能训练、医院相关制度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专科护生实习前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捷  赵庆华 《山西护理杂志》2014,(12):4241-4243
[目的]了解专科护生实习前的心理韧性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96名实习前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前专科护生心理韧性量表总分为(92.35±13.14)分,处于中上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均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P〈0.01),焦虑状态和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呈负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情况、是否学生干部、焦虑状态和积极应对方式是心理韧性的预测因素(P〈0.01)。[结论]可通过减轻焦虑及提高积极应对能力来加强实习前专科护生的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形成特点及培养方法。[方法]对我校2008级护生开展为期1年的人文关怀教学实验,并运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在4个时间点进行测评,包括人文关怀教学干预前、人文关怀教学干预后、临床实习前、临床实习5个月,分析量表得分情况,探索品质形成特点。[结果]经过人文关怀教学干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4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均显著升高,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实习后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有所下降,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发展呈现一个逐步提升而后稍有下降的特点,提示干预策略对塑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具有较好的作用,但临床实习对其品质提升有所影响,应加强临床教学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7.
马玲  王嵘  于晋 《全科护理》2014,(20):1911-191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实习护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20名实习的护理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护生特点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分别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量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情况。[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护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团体心理辅导后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方面改善明显。[结论]根据护生特点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提升护生的人际关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娜 《护理研究》2014,(11):1323-1325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习护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调查问卷对205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以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得分最高,其次为事故性危害;年龄、学历、是否有亲属从事护理专业、有无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对职业危害发生情况有影响。[结论]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较多,以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危害最为常见,其次为事故性危害。医院管理者应加强职业安全相关培训,减少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娜 《护理研究》2014,(4):1323-1325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习护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调查问卷对205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以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得分最高,其次为事故性危害;年龄、学历、是否有亲属从事护理专业、有无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对职业危害发生情况有影响。[结论]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较多,以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危害最为常见,其次为事故性危害。医院管理者应加强职业安全相关培训,减少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孟亚  周新明  王培席 《护理研究》2012,26(16):1474-1475
[目的]了解实习前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和实习单位情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4所护理学院402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评分2.10分~7.36分(5.18分±1.21分);女护生职业态度评分高于男护生,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家人意愿及调剂者,专业课成绩优秀者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其他层次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个人认知、他人态度和学校态度是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F=55.189,P<0.01)。[结论]实习前护生职业态度仍待提高,学校和实习医院应加强护生的情感教育,注重培养职业兴趣,稳定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