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经筋理论指导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市第六医院门诊诊断为肩周炎、病程>3个月的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发散式冲击波循经筋治疗,对照组采用发散式冲击波痛点疗法治疗。数据采集时间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记录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并在治疗后6个月进行总有效率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及治疗后6个月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C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其他时段的C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是治疗肩周疾患的有效方式。经筋理论指导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能够有效缩短自然病程,改善关节功能,长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结合推拿治疗跟骨跟腱止点末端病的疗效.方法:将来自本学院田径、羽毛球和体操专业的56例跟骨跟腱止点末端病运动员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试验组采用体外冲击波同时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间隔3d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未停止训练,训练中使用肌内贴支持带保护跟腱,训练后充分牵拉小腿三头肌.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和软组织张力测试,对所有患者治疗前、末次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进行评分和测试.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VAS评分末次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258,P<0.001);试验组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软组织张力末次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15,P<0.001);试验组软组织张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均有效,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提示体外冲击波结合推拿治疗较单纯的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跟腱止点末端病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且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传统电针治疗跟腱腱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跟腱腱围炎患者共36例,按其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冲击波组、电针组及联合组各12例。冲击波组只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电针组只进行电针治疗,联合组需要先后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和电针治疗。30 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2周、4周及8周VAS评分各组均较治疗前有好转,联合组较电针组及体外冲击波组更明显;治疗后4周和8周,冲击波组比电针组改善明显;联合组和冲击波组的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进一步下降,而电针组8周后的VAS评分比4周后有明显提高(均P0.05或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与电针联合(简称联合法)比单纯的体外冲击波治疗或者电针治疗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肌筋膜链"理论指导下的体外冲击波疗法与单纯足跟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门诊10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共74足、对照组50例共79足,观察组在"肌筋膜链"理论指导下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行单纯足跟部体外冲击波治疗,均5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1个月对比两组Maryland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Marylan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筋膜链"理论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疗法相较于单纯足跟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跟痛症疗效更好,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桃花膏贴敷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桃花膏贴敷进行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CMS)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统计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治疗后VAS评分及CM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及C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及CM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花膏贴敷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显著,能够缓解疼痛,促进患肩关节功能恢复,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与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 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与体外冲击波组各30例,采用VAS评分进行疼痛评定,采用肩功能Constant-Murley(C-M评分)评定法评定运动功能。结果疼痛方面,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VAS评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运动功能方面,两组治疗前后C-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体外冲击波组C-M评分差值大于温针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疗法在减轻肩部疼痛方面无差异,二者均可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但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优于温针灸。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患膝疼痛及软骨损伤区域,试验组通过经筋辨证分型后,针对患膝分布的结筋病灶点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每组均治疗2次/周,共治疗8次。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1天、第4周、第12周时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周的关节软骨T2-mapping值,同时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和WOMAC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VAS和WOMAC评分在治疗后第1天和第4周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2周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第12周的T2-mapping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2周比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联合电针治疗。3组均为隔2 d治疗1次,连续治疗1O次为1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V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电针组与冲击波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组治疗后VAS评分与电针组及冲击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ROM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电针组与冲击波组治疗后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组的ROM评分与电针组及冲击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体外冲击波或电针比较,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肩关节周围炎的疼痛缓解更加明显,且能更好地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联合神灯照射及垫矫形鞋垫治疗非止点性跟腱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采用中药外洗联合神灯照射及双足日常垫矫形鞋垫治疗非止点性跟腱病患者49例。男31例,女18例;年龄18~50岁,中位数32岁;左侧19例,右侧30例;病程4~12周,中位数6周。中药外洗每次30 min,每日1次;神灯照射每次30 min,隔日1次;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患足跟腱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维多利亚体育研究中心跟腱评估问卷(Victorian Institute of Sport Assessment-Achilles Questionnaire, VISA-A)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足跟腱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79±1.45)分,(2.18±0.92)分,t=10.854,P=0.000],跟腱VISA-A评分较治疗前提高[(40.60±8.14)分,(50.42±9.34)分,t=5.660,P=0.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方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筋活血方熏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 (CMS)疼痛(P)、日常生活能力(ADL)、关节活动(ROM)、肌力(MMT)评分及总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前,2组肩关节功能P、ADL、ROM、MMT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活血方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俊华  徐远红  王刚  李海峰  杨凤翔  谢谨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50-1051,1099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对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将60例冈上肌肌腱炎患者随机均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各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结束后2周、4周、3月行VAS评定(休息、活动时)及Constant-Murley评定。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各期VAS评分及C-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联合治疗组优于其他两组;冲击波组在治疗结束后2周VAS(休息)改善与电针组相近,但治疗结束后4周和3月优于电针组;冲击波组在治疗后VAS(活动)各期均优于电针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随着时间延长VAS评分及C-M评分逐渐改善,但电针组治疗结束后3月却较2周及4周后VAS评分增高,C-M评分降低,提示病情可能反复。结论体外冲击波和电针对冈上肌肌腱炎都具有临床疗效,但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共同优势,其既可弥补针灸治疗远期疗效差方面的不足,又能增强体外冲击波即时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冲击波疗法在治疗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我科就诊的髌腱炎型患者60例,其中女19例,男41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以小针刀联合冲击波治疗,2组均进行4周治疗。同时治疗前后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并对其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Simulation Score,VA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经过4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86.66%,对照组的有效率76.66%,肌骨超声显示患者髌韧带炎性反应明显减少,且观察组的VAS评分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冲击波疗法治疗对改善髌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陈文龙 《中医康复》2021,12(6):9-12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骶部移行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12月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共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16例)予曲安奈德注射液封闭治疗,B组(24例)予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治疗,C组(20例)采用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腰痛JOA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C组治疗后的VAS、JOA评分显著改善于A组(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A、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可有效缓解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骶部功能。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plus electroacupuncture(EA) on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 and to investigate its treatment mechanism. Methods: Ninety case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an EA group, an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 group and a combined therapy group, 30 in each group. EA was employed in the EA group,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in the ESWT group and EA plus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in the combined therapy group. The VAS, tenderness threshold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were evaluated after three months of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2 weeks, 4 weeks and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VAS scores in all thre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tenderness threshold significantly elevated. The recovery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23.3% and 83.3% respectively in the EA group, versus 40.0% and 90.0% in the ESWT group and 63.3% and 96.7% in the combined therapy group, showing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 EA combined with EWST works remarkably well for MP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应用通淋化瘀排石汤对氧化应激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均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加用通淋化瘀排石汤.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肌酐(Sc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颈肩MPS患者共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单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ROM)评分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例数28例(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21 d的VAS评分中,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14,21 d的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程结束后6个月内复发病例1例(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病例6例(复发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冲击波治疗颈肩MPS存在一定局限性,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方法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且根据臭氧本身化学性质,可从根本上修复患者组织损伤,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索体外冲击波治疗机制。方法将60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2周、4周、3个月分别进行VAS疼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各期VA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联合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单纯电针组及冲击波组(P均<0.05);治疗后2周,冲击波组与电针组VA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周和3个月均优于电针组(P均<0.05);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随着时间延长,VAS评分及ADL评分进一步改善,但是电针组3个月后却较4周后有变差倾向(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和电针对顽固性网球肘都具有临床疗效,但二者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共同优势,其既可弥补针灸治疗远期疗效差的不足,又能增强冲击波的即时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条口穴联合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经过医院和患者知情同意,选择门诊的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6例。试验组26例采用针刺条口穴联合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对照组26例使用常规针刺患侧肩髃、肩髎、肩贞穴治疗肩周炎。治疗周期10 d。治疗效果指标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疗效标准。结果本项研究结果表明,2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均P<0.01),试验组愈显率为92.31%(24/26),优于对照组的73.08%(19/26)(P<0.01)。表明治疗后2组患者肩周炎的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条口穴联合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见效快,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腓肠肌痉挛状态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各种常规康复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治疗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联合腓肠肌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下肢部分Fugl-Meyer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而两组FMA评分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改善。治疗后4周两组的MAS、FMA、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腓肠肌痉挛状态,可在短期内降低腓肠肌张力,并具有一定的持续时间,能改善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结合自拟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6月期间结石专科治疗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排石汤治疗)及对照组(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ESWL术后使用西药结合自拟排石汤治疗结石明显提高结石排出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