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剑萍  张洁  孙慧君 《护理研究》2012,26(17):1618-1620
[目的]了解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护生和教师对OSCE的评价。[方法]选取6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和参加主考的12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将64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教学大纲进行常规带教,2个月后实施常规出科考核;实验组增加OSCE临床考核规程及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培训与应用等内容培训,2个月后应用OSCE考核系统进行出科考核,并对OSCE考试的设计组织、质量和效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部分护生认为OSCE考试形式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沟通能力;教师普遍反映新型考试模式全面改革了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方式,可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结论]应用OSCE对护理本科生进行实践考核客观、真实、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简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应用于心内科实习护生考核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山西大医院心内科转科的306名实习护生,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OSCE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笔试加技能操作考试,OSCE组采用基于OSCE的考核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并调查OSCE组护生对考试设计及组织、考试内容质量和考核效果的评价。[结果]OSCE组实习护生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对OSCE的评价较好。[结论]实施OSCE可以促进实习护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生毕业考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在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采用OSCE模式对2009届32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毕业考核,考试分3站进行,时间40~50min,由各站主考老师或标准化患者对考生进行评价,各站分数之和即为总分。考试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生和教师对OSCE模式的评价。结果 32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的总成绩为(77.37±10.98)分,一次通过率为99.0%;分别有88.44%、80.94%和58.43%的学生认为OSCE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护理理念、提高沟通能力和专业素质;教师普遍反映新型的考试模式全面改革了对于学生临床能力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实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结论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中采用OSCE模式,能体现护生对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能对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较好。  相似文献   

4.
李静  卢珏  付敏丽  严敏  孙志琴 《全科护理》2016,(19):2022-2023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实习中期考核方法改革,探索适合的护理人才考核机制,为护理人才培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创新临床实习护生中期考核方法,在常州大学护理本科生实习中期考核中实行教师标准化病人(TSP)与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创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以评促学,客观全面地考核了护生的知识与技能。[结论]TSP与OSCE相结合是一种创新实用的临床中期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5.
陈玉芳  林琳  陈素敏  李华莹  李惜华 《全科护理》2020,18(19):2458-2461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在中职护生内科实习出科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潮州市人民医院内科片区实习的53名2020届中职护生为观察组,将2019届在同医院实习的44名中职护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SCE的实施既能从多维度全面、正确地对护生进行评估,又能让护理专业任课教师、临床带教老师及护生都领悟到正确的教与学的方向,促使护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不断提升自我,还能优化医院资源配置,实现"医院-学校-教师-学生"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简化 OSCE 模式在护生基础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级156名本科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简化 OSCE 模式;选择2010级152名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基础护理技能的考核成绩,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实验组护生对 OSCE 模式的评价。[结果]对照组护生的考核总成绩为80.92分±4.02分,实验组护生的考核总成绩为85.62分±3.2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评估病人、沟通与人文关怀、健康教育和护理操作流程方面,实验组学生的成绩也高于对照组学生(P <0.05)。实验组大部分护生对简化 OSCE 模式持赞同态度。[结论]简化 OSCE 模式能比较全面、客观、公平地评价护生基础护理技能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本科护生毕业实践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OSCE考核方案,并对123名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实践考核。[结果]OSCE考核方案难度适中,区分度指数较高,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OSCE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护生的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评价。[方法]随机选择70名学生参加有6个考站组成的OSCE考核,对其成绩及有关OSCE考试的设计与组织、质量和效能进行调查。[结果]本次OSCE考试成绩为78.17分±10.49分,考核总难度系数为0.78,总体区分度为0.35。62.9%学生认为各考站设计合理,75.7%学生认为有必要推广OSCE考试模式。[结论]将OSCE应用于中医院校本科护生的考核中,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考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考生临床运用能力的提高,考生对此新型考核模式较为认可。  相似文献   

9.
郭晓娟 《全科护理》2013,11(3):272-273
[目的]探讨护理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方法,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护生的就业需求。[方法]以《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教学作为研究课程,将2008级统招护理本科生54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将2009级统招护理本科生52人作为实验组,采用适应就业需求的考核方式,对两种不同考核方式下的护生综合能力进行比较。[结果]综合评价中实验组护生的软技能、临床实践技能、总评价及各项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实习2个月后,实验组护生的病人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适应就业需求的护理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护生就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与Mini-CEX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实习的81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与Mini-CEX。实践教学结束后,两组护生统一进行理论及临床综合技能考核,并应用自制问卷调查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生的理论考核得分、临床综合技能考核得分及所在科室护士、病人及带教教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与Mini-CEX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教学及考量的双重作用,能有效激发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护生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实际工作能力考核评分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来急诊重症监护室实习的5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士实际工作能力考核评分表的带教模式。在实习后期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考核,调查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临床带教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临床护士实际工作能力考核评分表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护生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便利选取226名护生对OSCE考核模式的认知及评价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选取40名护生进行10站OSCE考核并分析。[结果]构建10站OSCE考核评价模式,考核总耗时85.37min。护生对护理技能操作掌握情况良好,而病史采集、健康教育能力欠缺,护生沟通交流能力较弱,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多数护生认为:OSCE考核模式具有较高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等优点,但在考站数量的设置上不宜过多,6站接受度较高。[结论]OSCE考核在评价护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上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围绕护士岗位核心能力,优化考站设置和考试内容,采用模块化评分标准、引入标准化病人等措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OSCE考核。  相似文献   

13.
高娟  韩江红  薛松梅 《护理研究》2014,(12):1511-1514
[目的]探讨立体化考核方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校2009级护理学专业本科4年制护生中抽取241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个教学班,观察组118人,对照组123人。观察组采用立体化考核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方式。采用期末考试、调查问卷及访谈法评价新考试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技能考核成绩(25.40±3.24)分高于对照组(23.86±2.95)分(P=0.001),理论考核成绩(51.49±6.81)分也高于对照组(48.87±5.93)分(P=0.002)。观察组在考核的公平性和满意度方面以及在能否提升护生临床与评判思维、实践技能操作水平、人文素质、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临床教师对观察组临床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立体化考核方式能够提高护生的基础护理学理论与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还能提升护士的临床与评判思维、人文素质、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护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儿科临床护理应用多维度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将122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多维度教学法,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并自行设计问卷,对两组护生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维度教学法应用于儿科临床实习中,可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患者(TSP)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四站式临床技能考核在本科护生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4名本科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名,对照组给予常规考核,观察组给予TSP/OSCE四站式临床技能考核。比较两组护生考试成绩,了解TSP对观察组护生的评价。结果:两组护生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P对观察组护生的评价多为优、良。结论:TSP/OSCE四站式临床技能考核在本科护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建议应用于临床带教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7名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带教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4名)在OSCE模式下完成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实习,对照组(43名)完成常规护理带教;在实习结束前组织测评,对两组带教考核成绩、满意度等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执行医嘱、护理技术操作、突发事件应对、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评价等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P0.05);观察组对带教方法、考核方式、考试内容、考试成绩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生的带教中以OSCE为基础展开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带教可客观全面反映实习阶段的护理实习生临床能力,对临床进行护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涉外护理专业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方法]按照临床护理工作设置6个考站,对136名涉外护理本科生进行OSCE考核,分析内容包括描述性统计了解OSCE成绩分布及考试质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对考核的评价。[结果]OSCE考试成绩为(75.35±6.23)分,成绩在总体上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校标关联效度系数为0.72(P0.05),考试难度系数(P)=0.68,区分度系数(D)=0.39;涉外护理本科生对OSCE考核方式的总体评价满意度近90%。[结论]OSCE考核能够客观评价涉外护理本科生专业能力的真实水平,可以作为评价涉外护理本科生专业技能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激励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激励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以及综合素质考核情况、带教老师对护生的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以及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激励教学法有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自信心,培养护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提高实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结合工作项目的外科护理学实践技能考核模式的应用与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护生,将1班52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将2班5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以案例结合工作项目模式参与外科护理技能考核,对照组以传统考核模式参与考核,对比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考核模式评价问卷,在考核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对考核模式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案例结合工作项目的外科护理技能考核模式的应用可以提升护生理论知识水平,提高规范化动手能力、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综合考核体系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名护理本科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评价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考核评价方法,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和考核方法效果反馈差异。[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考核方法反馈评分中有8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考核体系有利于增加学生平时练习的积极性和考核成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