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琳玉李梦婷陈晓飞陈朔晖 《护理与康复》2022,(8):29-32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实施新生儿安宁疗护的真实体验,探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为构建新生儿安宁疗护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主题分析法,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新生儿科的16名医护人员进行访谈。结果 医护人员实施新生儿安宁疗护的心理体验包括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意志体验3个主题。结论 医护人员能认识到新生儿安宁疗护的重要性,但其安宁疗护的知识培训仍需加强,尤其是面对临终患儿家庭的沟通技巧、心理支持培训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归纳我国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服务实践体验的质性研究,为完善安宁疗护临床服务、解决临床实践困境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Ovid,Web of Science,CINAHL,ProQues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2年10月收录的关于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服务实践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JBI(Joanna Briggs In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7)评价文献及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整合研究结果。结果 共纳入文献16篇,提炼出52个结果,形成8个类别,汇总成3个整合结果:患者和家属安宁疗护服务需求,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服务胜任力,阻碍安宁疗护服务临床实践的因素。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服务面临诸多困扰,需增强服务核心能力并合理调适负面影响,以准确识别与满足患者及家属个体化需求。同时政策与医疗卫生机构需从多方面加强支持,促进安宁疗护服务临床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晚期肿瘤病人生命尊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收治的94例晚期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肿瘤科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通过成立安宁疗护小组对病人实施安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生命尊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生命尊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病人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能有效减轻晚期肿瘤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生命尊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安宁疗护护士对终末期患儿父母进行哀伤辅导的心理历程及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法于2021年2月至6月选取南京市开展安宁疗护的2所三级甲等医院和1所社区医院的15名安宁疗护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lo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出符合主题的内容。结果 安宁疗护护士对终末期患儿父母进行哀伤辅导的体验可归纳为以下5个主题:护士实施哀伤辅导有助于缓解患儿父母负性情绪并减轻自身压力,患儿父母在接受哀伤辅导时的态度差异会增加护士工作量和心理负担,安宁疗护护士存在多种情感障碍、角色获益以及期望患儿父母间开展同伴支持。结论 通过哀伤辅导的大众认知教育、普及安宁疗护理念、关注安宁疗护护士的情绪体验、规范安宁疗护护士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其职业认知度和认同感、开展患儿父母的同伴支持,能够预防安宁疗护护士的情感障碍,更好地照护临终患儿,同时更好地促进终末期患儿父母哀伤辅导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对我院临床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的态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影响护理人员安宁疗护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33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FATCOD-B总分为(94.61±9.32),临床护士的安宁疗护态度与学历、工作年限、以往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对安宁疗护态度存在不足,需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及相关影响因素加大培训及教育的力度,切实提高临床护士安宁疗护的认知及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了解安宁疗护护士在经历患者病死事件后的内心感受及悲伤体验。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结合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1月—2021年3月选取广州市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所医院的15名安宁疗护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安宁疗护护士经历患者病死事件的职业悲伤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包括职业悲伤的特征(被剥夺的悲伤、悲伤易被唤起)、应对方式(回避、否认、心理脱离、调整对患者病死的认知、寻求支持)和职业悲伤的累积影响(职业倦怠、成长)。结论 安宁疗护护士普遍存在被剥夺的悲伤,且悲伤易被唤起,具有隐匿性、长期性和累积性的特点;调适悲伤的方式消极与积极并存,成长者与职业倦怠者均存在,建议对安宁疗护护士提供职业悲伤的教育和组织支持,引导其正确表达,促进成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某三甲综合性医院的护士进行安宁疗护认知情况及培训需求调查,为医院进一步开展相关教育、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罗明琴等人编制的《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问卷》,以问卷星的方式发放电子问卷。[结果]护士对安宁疗护的认知总评分标准分为(71.08±15.05),在心理护理知识方面掌握良好,在基本知识掌握方面较差。而不同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士对安宁疗护认知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在获取安宁疗护相关知识的途径上有差异(P<0.05);护士对于与临终病人沟通方式和应对照护临终病人所产生的情绪压力方面培训需求较高。[结论]本院护士虽然对于安宁疗护的认知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但还是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调动护士学习积极性,探索属于中国本土化的安宁疗护照护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安宁疗护护士的共情真实体验,为提出共情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采用立意抽样法共选取来自全国8个地区12家安宁疗护单位的26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分析资料提炼出2个类属10个主题,即职业获益、情感反哺、感知价值、感悟人生、共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深入了解专业照护者感知的儿童安宁疗护实践影响因素,为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所儿童专科医院和4所社区医院的3名医生、15名护士、3名社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专业照顾者感知的儿童安宁疗护实践的影响因素分别来自微观系统(患儿的诊疗经历、对疾病的认知、身心需求)、中观系统(家庭成员对安宁疗护的认识、对安宁疗护信息的获取、情绪状态,专业照护者开展安宁疗护的意愿、服务能力,医疗机构的服务模式、资源配置)和宏观系统(社会文化、政策机制)3个层面。结论 儿童安宁疗护实践面临多重影响,需要普及安宁疗护理念,增强社会各层面对其关注度和参与度,提升专业照顾者的服务能力,加强医院、社区、家庭安宁服务的连续性,开发适合国内临床情景的个性化安宁疗护服务,提高患儿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评估工具的测量属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Scopus、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全面检索2022年7月4日以前发表的有关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评估工具的测量属性评价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根据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遴选标准指南对纳入评估工具的方法学质量及测量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涉及10个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评估工具,均未报告跨文化效度、测量误差及反应性。有高质量的证据证明晚期癌症病人需求评估问卷、修订后的中文版安宁疗护问题与需求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和中文版简易版安宁疗护问题与需求问卷结构效度为“不充分”,均被评为C级量表;其他7个量表均为B级量表。其中,中文版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感知与需求量表有高等级证据表明其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假设检验为“充分”,测量属性报告更为全面。结论 与其他9个评估工具相比,中文版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感知与需求量表测量属性报告较为全面,可推荐被暂时使用,但其测量属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了解湖北省老年人安宁疗护认知现状及服务需求,为构建本区域安宁疗护实施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1月-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湖北省十堰市、孝感市、荆州市、随州市的23个社区的464例老年常驻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安宁疗护国家课题组制定的问卷调查其对安宁疗护认知的现状和服务需求。结果知晓安宁疗护者占28.45%,不同来源地区、文化程度和宗教信仰的调查对象对安宁疗护的认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06%的被调查者首选在家中度过生命的终末期,被调查者对症状控制和心理关怀的需求较高。结论 安宁疗护认知受地区、文化程度和宗教信仰影响,老年人居家安宁疗护意愿较高,应积极探索居家式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注重症状管理与心理关怀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国内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研究现状,探索近年来其发展趋势和研究关注点。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自建立数据库至2020年6月刊发有关肿瘤患者安宁疗护方面的文献,对获取文献,按照年限、发文期刊、地域分布、研究类型、研究切入点、评价指标、安宁疗护模式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纳入1347篇文献,分布于221种期刊,发文量前3位省份依次是江苏、四川和上海;文献研究类型以类实验性研究类为主;文章数基本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集中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姑息治疗、临终护理、生活质量等;涉及13种安宁疗护模式,涉及的照护模式具有多学科团队雏形;发文量排前10名期刊均未被纳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涉及的评价指标注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结论国内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研究的文献发刊篇数越来越多;发文地域也越来越广;研究热点倾向临床研究、多学科团队式照护,但还存在核心期刊发文量少,研究深度、科学性及实操性有待提升,需要推进安宁医保政策在不同层级医院,社区一体化转诊,最后完善相关实际安宁培训课程、住院及管理模式,以达到安宁疗护持续、有质量、个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