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储留的取穴规律。方法 检索电子数据库关于针刺治疗卒中后尿储留的相关临床文献,运用 Excel 表格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次统计,运用Python3对提取穴位处方信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通过FP-Tree算法进行腧穴关联分析。结果 1)共纳入 96首针刺处方,涉及腧穴112个,总频次为705次,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依次为中极、关元、三阴交、膀胱俞、水道等。2)最常用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最常用的特定穴有交会穴、募穴、五输穴,最常取的为胸腹部穴位。3)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前5组的关联腧穴有次髎-下髎,次髎-中髎,三阴交-关元、阴陵泉, 三阴交-中极、阴陵泉,三阴交-阴陵泉。4)通过聚类分析得出5组聚类群。结论 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储留取穴具有一定规律,多为局部取穴、循经取穴,腧穴配伍包括俞募配穴、远近配穴等,为临床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储留的取穴、配穴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取穴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关于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相关临床文献,运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对提取穴位处方信息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使用Apriori算法进行腧穴关联分析,运用IBM SPSS 22.0软件对高频腧穴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0篇,涉及腧穴86个,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天枢穴,其次为中脘、足三里、气海、上巨虚、关元、支沟、大肠俞等,最常用的经脉为足阳明胃经与任脉,挖掘出30组具有较高相关性的腧穴,并将高频腧穴系统聚类为6类。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取穴具有一定规律,多为局部取穴、循经取穴,腧穴配伍包括合募配穴、俞募配穴、远近配穴等,为临床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取穴、配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寻针刺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用穴规律。方法 检索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2000年1月—2022年11月收录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整理并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94篇,整理汇总针刺处方97首,涉及腧穴50个,腧穴总频次477次。结论 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腧穴以阿是穴、委中、肾俞、大肠俞、气海俞等为主,阿是穴为首选穴,足太阳膀胱经为穴位归经首选,局部治疗以背部为首选,特定穴则以背腧穴为首选。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显示,阿是穴与委中联系最高,为针刺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常用搭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寻针刺治疗陈旧性关节扭伤的取穴规律。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2年12月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针刺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文献资料,通过筛选后使用Microsoft Excel 365建立针刺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取穴数据库,并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SPSS Modeler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检索最终纳入60篇文献。针刺治疗陈旧性性踝关节扭伤取穴频数最高的穴位是阿是穴、丘墟;足少阳胆经的选用频数最高;阿是穴-丘墟的相关性最高;聚类分析分为4类。结论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针刺选穴以补养气血,活血散瘀,补脾养肝益肾,增强肌肉保护关节的能力为主要治法,选穴以阿是穴-丘墟-昆仑-解溪为核心穴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取穴规律。方法:在CNKI中,检索字段为"关键词",检索词为"精神分裂症"and"针灸"or"针刺"or"取穴",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2篇,并对这些文献涉及的主穴、配穴及其归经等方面进行总结研究。结果:文献中穴次大于10的腧穴有神门23次、百会19次、内关17次、三阴交12次、涌泉11次、印堂11次,在十四条经脉中,督脉和任脉的使用频率最高。结论: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多选督脉、任脉、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为主并结合辨证和对症配穴。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探讨近20年针刺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选穴规律。方法 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检索平台进行数据检索,收集近20年针刺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文献,运用Note express、Excel、SPSS Modeler 18.0进行文献筛选管理,建立处方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99篇文献,提取处方114条,共涉及腧穴69个,累计出现1151次,关元是运用频次最多的腧穴,重用任脉、肾经、脾经穴位,特定穴的应用方面以五输穴、募穴运用较多;最常用的穴位组合是三阴交—关元;聚类分析得出2大有效聚类群,7个有效聚类组。结论 针刺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注重特定穴的运用,多选用任脉肾经、脾经的穴位,总体以调补冲任,补益脾肾为主。 相似文献
8.
搜集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报道45篇,对其取穴规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对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取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针刺"、"针灸"、"紧张型头痛"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2009年6月至2018年6月有关针灸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文献进行检索,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文献共64篇。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将纳入文献所选用的腧穴进行统计,计算出主穴、配穴、归经及选穴部位的频次,进一步分析选穴规律。结果表明针灸治疗紧张型头痛选用频次较高的穴位是百会、风池、太阳、太冲、头维、印堂及合谷等,经脉主要集中于足少阳胆经、督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分布部位主要集中于头项部和四肢部。 相似文献
10.
搜集近1年来针刺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51篇,对其取穴规律进行总结与分析发现,在针刺治疗失眠时,多数学者采用体针取穴,所选取穴位主要为神门、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内关、安眠、神庭、照海、申脉等;部分学者采用醒脑开窍法、辨证取穴和子午流注法;亦有部分学者采用头针和腹针治疗失眠。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从脏腑辨证归肾、脾两脏,本在肾,肾阳虚衰,标在脾,脾阳虚弱,运化水湿无力,久致痰湿瘀阻治病。为探讨针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取穴规律,笔者利用CNKI数据库,以针刺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关键词,检索文献里有穴位记录的有效文献共18篇。将文献中的穴位按照辨证分型归纳总结,将本病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为温阳通络法、活血化瘀法、健脾利湿法三大类。温阳通络法取穴以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活血化瘀法以行气活血为原则,取穴以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主藏血之肝经,化生气血之脾经为主;健脾利湿法取穴方法多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之健脾利湿的穴位为主。 相似文献
12.
13.
搜集近10年来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文章,对其取穴进行统计,寻找、探索取穴特点和规律,并做出了相应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KN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针刺取穴规律。方法筛选CKNI、WANFANG、VIP中针刺治疗RA的临床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功能,分析并总结针刺治疗RA的取穴规律。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针刺治疗RA文献143篇,得到治疗RA穴位处方132个,涉及穴位118个,演化出3~4个穴位的核心组合22个,形成新处方11个。结论 RA针刺治疗重视局部选穴,强调辨证取穴,阳经腧穴及特定穴是选穴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临床实际诊疗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对1 719份ASD患者的病历中针刺治疗的数据进行提取,采用Excel 2019建立穴位处方数据表,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Gephi 0.9和Liquorice等软件应用分层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对针刺治疗ASD的核心穴位处方进行挖掘。结果:所有患者的针刺治疗处方中共包含51个腧穴(穴区),主要分布在十四经脉、靳三针穴区、头穴区、经外奇穴。基于分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处方包括17个核心腧穴(穴区),其中8个主要核心腧穴(穴区):百会、神门、内关、四神针、智三针、语言一区、涌泉、脑户;9个次要核心腧穴(穴区):语言三区、语言二区、肝俞、悬钟、太冲、心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聚类分析结果可将针刺治疗ASD的高频腧穴分为5类。第1类:百会、语言三区、语言二区、语言一区、四神针;第2类:内关、神门;第3类:脑户、悬钟、涌泉;第4类:肝俞;第5类:风池、心俞。结论:研究发现ASD的针刺治疗在选穴方面存在一定的规律,体针和头针并用,体针以调脏腑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灸文献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取穴选用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Cochrane Library以及Embase收录的针刺治疗POI的相关文献,收集处方中的穴位信息,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文献78篇,腧穴64个,累积使用频次478次,主要归经为膀胱经、任脉、脾经等;针刺治疗常用腧穴为关元、三阴交、肾俞、子宫、足三里、太冲、中极、血海、脾俞、次髎等;注重特定穴的应用,如交会穴、募穴;常选用的腧穴组合为关元-三阴交-肾俞;基于熵聚类算法获取候选新腧穴组合9个及新腧穴处方2首。结论:针刺治疗POI取穴经脉主要以膀胱经、任脉、脾经为主,以关元-三阴交-肾俞为组方核心腧穴,以调冲任、补肝肾、调气血、安神志为针刺治疗POI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文献针刺治疗焦虑性失眠的取穴规律。【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4月18日收录的针刺治疗焦虑性失眠的相关文献,采用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23.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针刺治疗焦虑性失眠使用频次前10位的腧穴是神门、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太冲、安眠、申脉、照海、印堂、内关;经脉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为主;选穴部位主要以下肢部及头面颈项部为主;特定穴以五输穴、交会穴最多。高频腧穴关联分析结果提示支持度最高的腧穴是申脉、照海,聚类分析得出4个有效聚类群。【结论】 针刺治疗焦虑性失眠多从心脑论治,以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为主,注重特定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应重视针刺镇痛取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针刺镇痛研究的回顾
针刺镇痛的开创性分支--针刺麻醉(AA)手术始于1958年,1960年起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应用研究.最初两年的探索肯定了针刺穴位具有一定的镇痛麻醉作用,但普遍存在着镇痛不全、肌松不良、内脏牵拉反应、取穴较多并缺乏规律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随后进行了长达5年的协作研究,到1965年,临床针麻手术获得重大进展,国家科委正式公布了关于"针刺经络穴位麻醉应用于胸腔(肺)手术的临床研究成果报告".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针刺治疗对亚健康状态有良好效果。《内经》云:"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是亚健康状态发生的病理基础,针刺通过手法、针法激发与引导经络系统,以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从而使机体的正常活动得以恢复和维持,将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到或接近于最佳生理状态,使机体内部正气旺盛,增加免疫功能,从而起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深化针刺治疗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