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对我院一站式复合手术室启用以来的使用情况和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一站式复合手术室应合理配备,加强物品的日常和围术期管理;对工作人员加强岗前培训,密切协作,注意射线防护.复合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香港玛丽医院手术室护理见闻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奕 《护理学报》2008,15(12):25-27
介绍了香港玛丽医院手术室的管理架构和排班,手术室护士的带教意识和继续教育,手术室电脑化管理及手术病人围术期体温保护。认为应固定各手术室专科护士,使手术配合从随意性全面参与型向专科性定人参与型转变;设立各专科组,各专科组长和专科组员制定详细的专科培训内容;引进输液器加温仪、压力气体加温盖被、干热加温暖柜,进一步完善病人围术期体温控制。  相似文献   

3.
王丽萍  郭宁 《全科护理》2014,12(8):749-750
分析总结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活动,加强围术期管理,以减少护理差错,保障病人手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调查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的现状,为建立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42家医院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0%以上医院术前评估手术环境、手术时长、手术保暖相关仪器设备,40家(95.24%)医院手术室有加温暖箱用于液体或保暖用具的加温。22家(52.38%)医院未建立手术室体温管理质量标准,36家(85.71%)医院未采用围术期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20家(47.26%)医院手术室患者体温数据无法实现保存与追溯。结论 围术期低体温的风险评估、主动保温的规范性、体温测量的方式、手术室体温管理相关制度以及预防低体温培训等亟须手术室管理者关注与着重加强。需要以循证为依据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客观、规范、统一、完整,适用于上海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的标准,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病人围术期低体温的认知情况,以探讨围术期低体温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全院手术室护士共4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护士虽然知晓预防围术期低体温的知识,但体温监测与实际实施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对围术期低体温的认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医疗护理现状的临床标准指导护士进行临床围术期低体温的主动护理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手术前访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芬  唐益群  郑爱芳 《家庭护士》2009,7(14):1286-1286
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和深化,病人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围术期病人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前访视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病人获得高质量护理及顺利康复的关键[2].  相似文献   

7.
梁启玲 《护理学报》2006,13(9):92-93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必然从单纯的疾病手术期配合过渡到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开展手术病人访视工作,同时也填补了手术阶段缺乏系统化管理的不足。做好手术病人术前访问及术后随访工作,是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优质护理服务临床实施效果。[方法]在云南省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中分别选取2个手术间作为"实验手术间"和"对照手术间";于2016年10月—12月在实验手术间的手术室常规护理工作中加入一系列"手术室专科优质护理服务项目",术后第3天分别对在不同手术间完成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围术期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结果]实验组围术期病人满意度各个维度均值、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专科优质护理服务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围术期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陈威  王文丽  谭晓菊 《全科护理》2014,(16):1490-1491
[目的]总结原发性骶骨肿瘤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0例原发性骶骨肿瘤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栓塞术后护理、肠道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加强伤口及引流管、脑脊液漏、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及护理。[结果]40例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术期,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原发性骶骨肿瘤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无墙式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走出手术室与病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无墙式”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300例普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未经术前、术后护理访视组,实验组为围手术期护理组,按计划开展术前及术后的护理访视。结果实验组在缓解病人手术前的心理紧张情绪,防止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及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墙式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室护理中,不仅补充完善了其内涵,而且给手术室护士提高业务素质带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22年2月,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参考相关文献拟定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手术室护理管理、院内感染、麻醉领域的23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采用优序图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和95.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6和0.934,各项指标变异系数(CV)均<0.25,Kendall’s W值分别为0.419和0.359(均P<0.001),最终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53项三级指标的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Delphi法构建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有利于临床开展科学、规范、统一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护士对骨科围手术期病人实施访视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在骨科围手术期病人实施访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对820例骨科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前、中、后护理干预及意见征询。结果98.8%的病人对手术护理过程满意,有效改善了病人预见性不安,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患沟通是完善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步骤,而术后回访方式的改进和定期小组讨论,对改进手术室整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术前访视是将医学、心理、社会等知识综合应用于病人手术期护理的实践过程.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深化,围术期病人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前访视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病人获得高质量护理及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浅谈手术室开展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玲 《天津护理》1999,7(1):36-37
当今的护理模式,从疾病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就成为病房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于1998年3月份起开展如何在手术室中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采取的方法:术前巡回护士访视病人,了解病人一般情况,进行术前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全身心护理。通过在手术室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充实了护士的工作内容,改变了护士的角色,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手术前访视     
林丽芬  唐益群  郑爱芳 《全科护理》2009,(14):1286-1286
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和深化,病人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围术期病人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前访视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病人获得高质量护理及顺利康复的关键。我科于2006年开展了系统的手术护理术前访视工作,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制度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举证责任倒置”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发后,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前访视是围于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于术病人具有术前心理活动复杂,了解下术治疗效果迫切,对医护关爱程度、心理支持敏感等特点。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让病人及其亲属了解于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室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人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有所了解,并可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手术室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开展术前护理访视,现将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许琰 《全科护理》2022,20(1):65-67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以及远部位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16例大脑中动脉M2段以及远部位动脉瘤病人,均进行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结果:16例病人的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医务人员需高度关注围术期颅内动脉瘤病人,术前给予病人足够的心理支持和疏导,术中与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紧密配合,术后密切监测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够安全度过围术期,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舒适护理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手术室护理已由传统的术中护理发展为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的围手术期护理,通过对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护理现状进行综述,明确了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室护理宗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防控气性坏疽病人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方法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和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经过手术室屏障隔离、手术人员防护隔离,严格环境管理和手术后严格消毒物品等有效措施,术后无任何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结论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使具有高度传播危险的气性坏疽致病菌可能的传播扩散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手术室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结合循证护理对围术期病人护理质量及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6月在医院进行手术的病人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结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室环境、设备管理、器械及急救药品的准备、手术流程、护理配合度及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患关系、护理责任、护理态度及护理舒适度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结合循证护理的干预模式明显降低了手术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了围术期护理质量及手术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