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王明玉  宋坚霞 《妇幼护理》2021,1(1):136-139
目的 探究产科门诊护理咨询对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门诊随诊的 12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母乳喂养教育方式;观察组应用产科门诊护理咨询。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 养知识掌握程度、产后 42d 母乳喂养情况,以及两组婴儿生长发育状况和母乳喂养平均时长。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各项母乳喂养知识评分中均显著提高(P<0.05)。在产后 42d 纯母 乳喂养率比较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且观察组乳胀率明显更低(P<0.05)。 1 月龄时,两组婴儿的身高、体重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 月龄时,与 1 月龄相比, 两组的身高,体重均显著增加。并且观察组婴儿的身高、体重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母乳喂养平均时长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结论 对产妇应用产科门诊护理 咨询后,可提升产妇母乳喂养只是掌握程度;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且有助于减少乳胀,促进 婴儿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2.
潘爱琴 《当代护士》2016,(8):160-161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产科门诊常规产检的初产孕妇3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50例,从孕28周开始在产科门诊产检时由助产士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知识指导。观察组150例,从孕28周开始与家属一起在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接受专业的母乳喂养咨询师一对一的、系统的、规范的、连续的、个体化的咨询和教育指导。分娩后两组均接受床位护士常规的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出院时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组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母乳喂养技巧的掌握程度,产后42 d体检时对两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对母乳喂养的态度,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水平,母乳喂养技能掌握情况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健康教育模式,能帮助孕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孕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较快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初产妇产后访视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为临床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初产妇2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2例。对照组按照围产期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产后入户访视,重点了解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对不当母乳喂养认知及行为进行纠正指导,比较两组初产妇入组前、产后1个月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两组产妇产后1个月内母乳喂养情况,按照母乳喂养情况判定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两组初产妇入组前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个月观察组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98例(87.50%)、混合喂养11例(9.82%)、人工喂养3例(2.68%),对照组纯母乳喂养68例(60.71%)、混合喂养12例(10.71%)、人工喂养32例(28.57%),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人工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混合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产后1周行入户访视,可有效帮助初产妇提高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指导初产妇正确母乳喂养方式,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科门诊护理咨询对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本院产检并有计划在本院生产的11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产妇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产科门诊护理咨询服务,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母乳喂养教育模式。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最终实行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41例,混合喂养15例,人工喂养3例,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9%(56/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41/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门诊护理咨询服务有助于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行为的认知程度,便于有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方法对2008年10月~11月期间住院的100例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行为的认知状况及初产妇早札:扎喂养失败的原因。结果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缺乏认知或认知不全,判断乳汁是否充足的知识和行为掌握率仅为21%和16%;初产妇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初产妇自认为乳汁不足(58.0%),不能正确掌握哺乳姿势(34.0%),剖宫产手术伤口疼痛(23.0%)。结论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帮助其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进而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路径宣教对产妇喂养成功率及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产妇,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喂养的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母乳喂养路径宣教进行宣教,比较2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知识掌握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及纯母乳喂养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路径宣教,有利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增强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了解,是一种有效的喂养宣教方式。  相似文献   

7.
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已被全球所共识,如何将影响母乳喂养因素转变为促进母乳喂养因素,产前孕妇的母乳喂养宣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湘南地区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和母乳喂养知识问卷于2012年2-5月在衡阳市三家医院妇产科对202名待产初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分为(44.66±8.98)分;年龄、预计产后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知识水平是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预测因子;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湘南地区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医务人员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使之提高,最终达到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延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基于成人学习理论模式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早产儿喂养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对常规组产妇实施产后常规护理,对研究组产妇实施基于成人学习理论干预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早产儿喂养方式及不良心理状态。结果 出院时,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早产儿喂养方式及不良心理状态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初产妇自我效能总分为(126.98±6.0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112.24±5.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产儿母乳喂养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33.26±3.07)分及(34.06±3.42)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基于成人学习理论模式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早产儿喂养方式及初产妇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孙明合 《全科护理》2012,(33):3112-3113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产妇不同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发生胀奶情况以及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胀奶以及母乳喂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前后体位指导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产前喂奶体位模拟训练及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产前进行口头母乳喂养宣教,产后指导早吮、勤吸吮并给予哺乳方法、含接姿势及哺乳体位的指导;实验组除上述方法外,产前接受10 h喂奶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3 h有专业护士亲自进行母乳喂养的技术指导.结果 产后第3天实验组有效吸吮次数比对照组多,纯母乳喂养率高.结论 产前做好母乳喂养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协助产妇早期活动进行母乳喂养体位具体指导,能提高剖宫产婴儿的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对缺乳初产妇乳汁分泌、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9月1日收治的80例缺乳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干预组26例和联合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联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法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比较三组乳汁分泌情况(乳汁分泌始动时间、乳汁充足时间),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三组产妇母乳喂养状况[采用母乳喂养评估量表(MBFES)]、母乳喂养自信心[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统计干预1个月后三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乳腺炎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乳汁分泌始动时间、乳汁充足时间均短于干预组、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三组MBFES中母乳喂养感受、产妇情况维度评分及总分、BSES中喂养信心、喂养意愿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均高于干预组、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联合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乳房胀痛发生率、乳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3.
余慧  吴娜  庄薇 《上海护理》2013,13(4):5-8
目的了解初产妇参与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的体验,为进一步促进母乳喂养,实现延续性照护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择2012年11—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产房参与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的初产妇9例,进行深度访谈,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产妇参加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的体验主要归纳为4个主题:母乳喂养自信心增加、扩充母乳喂养知识、科学的信息来源和摈弃传统“坐月子”观念。结论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充分体现延续性护理的作用,帮助初产妇解决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纠正落后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为实现产前、产时和产后的连续性照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3):3612-3614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应对能力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产子的67例初产妇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2个月的心理状态、应对能力、产妇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产后2个月,两组EPDS、SAS评分均低于产前(P<0.01),且观察组EP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2个月,两组积极应对维度得分高于产前,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低于产前,且观察组积极应对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高,消极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首次喂养成功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产后1个月、2个月持续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初产妇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应对方式,提高产妇母亲适应能力,提高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及...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母乳喂养率,选取本科室2015年7月~12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母乳喂养技能、乳房胀痛情况、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在托乳姿势、挤奶手法、喂奶体位、含接姿势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技能、促进产后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家庭认知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初产妇产后4个月的母乳喂养行为与母乳喂养家庭认知水平,探讨家庭认知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某二级医院门诊200例初产妇产后4个月进行母乳喂养行为与家庭认知的调查。结果200例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47.0%;家庭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得分为(23.13±3.19)分;纯母乳喂养者的母乳喂养家庭认知总分高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者(F=8.26,P〈0.01)。结论初产妇4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偏低,母乳喂养家庭认知水平高者更容易坚持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工作不仅要针对产妇,而且要面向其家庭成员,尤其是主要照顾者,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积极的母乳喂养认知,进而促进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18.
李君琴  李雅岑   《护理与康复》2017,16(3):238-240
目的了解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咨询者的基本情况及咨询的主要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就诊的563例咨询者人群分布及主要问题。结果咨询者以产后23~56 d的产妇居多,咨询内容频率较高的是:母乳量不足,乳头皲裂疼痛,其他乳房问题。结论产后23~56 d是母乳喂养问题较多发时段,主要问题为缺乏正确的喂养技能所导致的母乳喂养信心不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及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上海市某妇婴保健院产科21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给予母婴床旁干预)和对照组(105例,给予常规床旁干预)。观察对比干预后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初产妇中应用母婴床旁干预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也可提高初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过微信交流平台开展同伴咨询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信交流平台进行同伴咨询,比较两组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初产妇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微信交流平台,初产妇分享母乳喂养经验,互相支持、鼓励,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坚持母乳喂养,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