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如何提高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方法总结笔者所在科室2011年1~12月5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结果除1例因导管堵塞而拔管,1例患者不慎自行拔出外,其余48例均取得满意的结果。结论熟练地操作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是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改良式静脉拔针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工作中,输液是应用最多的一项护理操作。在这项操作中有两个关键的步骤:一是静脉穿刺;二是静脉拔针。当然,相对于静脉穿刺而言,静脉拔针要简单得多。但如果拔针方法、方式不正确,也会给病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痛苦,最常见的是疼痛、皮下出血;给护士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相似文献   

3.
正在巴西里约奥运会上,除了我国健儿的出色表现,中医拔罐作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洪荒之力",也大放异彩,风靡赛场内外。拔罐是依附于针灸的一种专业治疗手段,不但要进行诸如八纲和脏腑辨证,还要进行经络(穴位)辨证,只有辩证准确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拔罐操作方法看似容易,其实有许多禁忌,如果不懂医术者随意操作,乱施穴位,则会适得其反,甚至造成意外伤害和生命危险。9类人禁拔罐如以下情况禁忌使用拔罐疗法:  相似文献   

4.
3法防治肩周炎我患过肩周炎,采用3种方法及时配合治疗,现已基本上痊愈。(1)拔罐疗法。买一套拔罐器,在家人的帮助下,肩上和背上哪里疼得厉害就拔哪里。(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结合药液湿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50例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组和50例西医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组和西医治疗组分别为94%和7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组住院时间(27.14±177;5.49)d显著短于西医治疗组(32.43±177;4.36)d,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肿胀症状的改善情况,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组好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采用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结合药液湿敷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治疗费用低,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1974年以来,先后应用针刺加拔罐法(以下简称拔针法)治疗单纯性腹泻50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年龄5—74岁,平均年龄38.4岁。其中急性腹泻318例。病程不足5年者86例,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26例。有347例经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而改用针拔法,有153例未经任何药物治疗。治疗期  相似文献   

7.
导尿是临床护理操作中一项常用的技术,目前临床上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代替了以往的普通导尿管,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刺激性小,固定牢固,还可免去对胶布过敏者的痛苦,并不易脱落,但临床应用时因插管方法不正确、型号选择不合适、动作粗暴、深度不够等,常致漏尿、尿道损伤,严重的可致尿道撕伤或出血不止、感染等情况。我院从1999年10月到2003年6月共有200例采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注重了以下几个环节,有效防止了因使用不慎给患者造成的痛苦。1操作轻柔,不可硬插或硬拔尿管老年男性病人大多数有前列腺增生,在导尿操作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柔,不…  相似文献   

8.
拔除静脉穿刺针是护理最常见的操作。常规拔针可致局部疼痛,为减轻疼痛,我室总结出一套拔针时不痛的方法,现将此法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分组为使病人能准确表达拔针疼痛程度,选取年龄在10周岁以上的静脉穿刺病例,共计19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89例,试验组10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病程等情况大致相同。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拔针方法,试验组在左手示指或中指指甲用适当的力横切距穿刺针尖近心端5厘米处同时拔针。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病人在拔针时的疼痛表现程度分为四级:0级在拔针时没有疼痛反应;Ⅰ级呼痛或发出疼痛的声音;Ⅱ…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拔罐,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理解,也听过很多种对拔罐养生的诠释,尤其是拔罐祛邪和拔罐减肥。拔罐经过一代又一代养生人士的传承也注入了很多新鲜的元素,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最原始而又标准的拔罐养生调理方法。个人认为,在期望通过拔罐达到一定养生目的的前提是,我们要对拔罐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何为拔罐?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滚针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5年11月就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50例,分为观察组75例,给予滚针拔罐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单纯拔罐治疗,疗程均为14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5.77±1.20)分和(5.75±1.22)分,治疗后分别为(1.32±1.41)分和(3.85±1.72)分,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滚针拔罐可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点刺拔罐退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半小时和五小时后测体温,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7%、93.3%,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8.3%、81.7%。结论:点刺拔罐退高热效果肯定,副作用小,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静脉抽血拔针后不良后果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抽血拔针是护理常规操作,然而拔针后由于按压不当会引起穿刺点疼痛,出血,瘀斑等不良反应,笔者通过对不良反应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护理措施,从而减轻病人的疼痛。实践证明: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技能是避免患者静脉穿刺抽血拔针后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很基本的护理操作。但静脉输液作为一种侵入性护理操作,其中每一个步骤都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损伤,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方法也成为护理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的操作细节之一。近来,我们对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护士在拔针时由于按压不当常导致皮下出血,曾有护士对拔针按压方法进行探讨,笔者借鉴了这些经验,探讨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法的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大量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多种疾病可经此途径传播。自1981年Mccormick等首次报道针刺伤对医务人员的危害以来,国际上展开了大量相关研究并证实:护士是医院中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他们在操作中如不慎被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感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很基本的护理操作.但静脉输液作为一种侵入性护理操作,其中每一个步骤都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损伤,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方法也成为护理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的操作细节之一.近来,我们对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赵柱莲  吴红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842-2843
静脉输液后拔针,是实习护生最常见的操作之一,但实习护生的拔针效果却不尽人意。血液科病人,大多反复化疗对血管损伤大,使静脉穿刺困难,部分病人还有血小板减少和凝血  相似文献   

18.
拔罐疗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治病方法,因其适应范围广,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无痛苦,且疗效显著,而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火罐是临床最常用的拔罐法,利用点火燃烧的方法排除罐内部分空气,形成负压,以吸附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除淤滞,拔毒泻热、消肿止痛,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素青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40-141
周围浅静脉输液技术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途径。传统教科书中所描述的操作方法规范严谨,但在实际工作中,因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按照传统方法操作不能轻松、方便、顺利地完成部分周围浅静脉穿刺输液操作,这项操作有待改进之处。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临床实践经验,从科学实用性出发,对周围浅静脉穿刺输液技术中的握拳法、穿刺时不同患者的进针方法、头皮针的固定、拔针方法、拔针后按压时间等操作环节提出了点滴改进意见并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20.
输液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体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近几年来,由于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由生产过程造成的药源性输液反应越来越少,而因临床输液操作不慎和医院外源性感染对输液反应的影响应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现简述如下。 1 输液操作不慎引起的输液反应及预防:①开启安瓶时落下的玻璃屑。因此,在开启安瓶时应在锯痕部位用酒精棉球擦拭后掰开,这样会使玻璃粒减少1/4。②加药时穿刺橡胶塞切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