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的主方,有温经散寒、助阳解表之功。近年来,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广泛,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萌  张毅  李娟  李金田 《新中医》2016,48(11):203-204
《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无不透露着八纲辨证,笔者认为,其辨证论治的理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宗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作者通过探讨病机十九条中"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认为此病机在《伤寒杂病论》中体现在肾阳虚衰,寒邪内侵,其脉沉微;少阴阳气不足,筋脉失养,发为拘急;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气盘踞,经脉被扰,发为振颤;肾阳不足,寒湿内聚发为骨关节病等。  相似文献   

3.
凭脉辨证是张仲景辨证的主要特色,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脉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内容丰富、论理精辟。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脉证的条文,认为《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主要包括凭脉辨病因、凭脉辨病位、凭脉辨病性、凭脉确定病证、阐释病机、凭论治凭脉判断预后几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凭借脉象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临床诊治疾病和深入研讨中医基础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伤寒杂病论》在诊脉部位上发展了"寸口诊脉法",且根据病情酌诊趺阳脉、少阴脉、少阳以及人迎脉;通过脉象阐述病因、明确病位、揭示病机、指导治疗、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伤寒杂病论》虽非脉学专著,但在脉象及主病理论上已初步形成体系,为中医脉诊学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脉经》与仲景脉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杂病论》全书各篇中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题,把脉和病、证、治列为同等重要的地位;还有《平脉法》、《辨脉法》两个脉学的专篇。但《伤寒杂病论》曾遭散佚,目前只能见到经后人整理的书本,根据这些书本统计,《伤寒杂病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条文涉及到脉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具有主血脉和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主导思维意识和精神活动,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也",不仅在外感病与杂病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在对脏腑功能、病机认识方面更是精准深刻。心藏象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而后在《伤寒杂病论》中得以运用于临床,在辨证论治中灵活化裁,文章试从经方角度重新分析心藏象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以阐释仲景组方之内涵。  相似文献   

7.
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人对《伤寒杂病论》序文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索问”、“九卷”二书各有八十一篇,其“八十一难”非今日之《难经》,这就否定了《伤寒杂病论》与《难经》的学术源流关系。今从《伤寒杂病论》对《难经》脉法的应用及其发展,探讨两者的学术源流关系,这对于研究中国医学史和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是不无裨益的。《难经》出现在《内经》之后,对脉学多有发挥,创造了比较完整的脉诊体系。而《伤寒杂病论》则是把《难经》脉法运用于临床的第一家,以下几方面可资说明。  相似文献   

8.
<正> 张仲景对脉学有极深刻的研究,他的巨著《伤寒杂病论》中就述及了25种病脉,其独特之处在于把多种脉象与他的卓有成效的六经辨证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辨证施治的有机组成部纷,值得深入探掘。本文拟就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述及的大脉之含义、脉形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临床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难经》对积聚的论述奠定了后世积聚病辨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继承了《难经》关于积与聚的鉴别诊断;脉诊上,《金匮要略》在继承《难经》结、沉伏脉基础上提出了积聚可见细而附骨脉,并详细阐述了以脉象判断病变部位的方法;《伤寒杂病论》在《难经》五脏积基础上,提出了癥瘕、癥病、干血痨、脏结、痞证等病证名称并提出了证治方药,创立了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半夏泻心汤等方药。《伤寒杂病论》对《难经》积聚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重视脾胃、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虽然没有直接论述《黄帝内经》中的脾胃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但是脾胃理论已被仲景运用于《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中。张仲景秉承《黄帝内经》有关胃气旨意,在其《伤寒杂病论》中不论外感内伤,抑或杂病,均时时顾护中土,保养胃气,并且开后世李东垣的温阳升脾说,叶天士的滋阴降胃说,王汝言的脾阴说,朱丹溪的脾主阴升阳降说和李中梓的脾为后天之本说等的先河,在脾胃学说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伤寒杂病论》顾护胃气的思想有三层深意,即保胃阳,护胃阴,补胃气,防止攻伐过度伤及胃气,理法方药,煎服方法及病后调护,时时以顾护胃气为要,对于疾病的诊疗以及预防调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胃气"思想在病脉辨证中也有重要作用,脉证相符提示胃气尚存、病重能愈;脉证不符提示胃气衰败、病轻难愈。  相似文献   

11.
“脉证”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指通过脉象判断疾病证侯、确立治法的思维方法,是仲景辨证施治的特色之一。《伤寒杂病论》对此论述颇详,如《伤寒论》、《金匮要略》各篇均冠以“某某病脉证并治”,且原文中通过脉象阐释病证者,《伤寒论》398条原文中有148条,《金匮要略》414条原文中有141条。由此可知,通过脉诊确定病因病机的辨证思维方法在仲景辨证体系中极其重要。现就《伤寒杂病论》中“脉证思维”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理法方药一线贯穿在临床中运用的千古楷模,全书各篇中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题,把脉和病、证、治列为同等重要的地位;还有《平脉法》、《辨脉法》两个脉学的专篇。但《伤寒杂病论》曾遭散佚,目前只能见到经后人整理的书本,根据这些书本统计,《伤寒杂病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条文涉及到脉学的内容。晋·太医令王叔和的一生中,只有他撰次的《脉经》留世,而《脉经》是一部闪耀着仲景脉学思想,并以仲景脉学资料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脉学的最早专著。有关《脉经》是王叔和以仲景脉学的内容为主进行整理的事实,晋·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519-2521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近代发现的张仲景《伤寒论》传本之一,其内容完整,较好地体现了张仲景的脉学特色,文章通过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对仲景的脉法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4.
咳属常见症状及病种,病情有重有轻,伴发症状普遍见于大多数疾病中。《内经》为咳单独立论,亦称《论咳》,以内外合邪为病机,肺胃为病之源头。《伤寒杂病论》六经太少阳阴、阳明、厥阴为纲,分表里寒热虚实;咳亦以六经而分为六经病证,每证又可依寒热虚实再分四证。《彭子益论》临床所见以咳为主之病多为久咳,久咳者伤气伤津。寸口脉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肾,左主血,右主气。脉沉,左右脉偏一侧细者,此为肺金枯燥不能生水,甲木失养,少阳相火上冲攻肺之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黄帝内经》以降相关文献的梳理,概述浮脉、沉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的发展轨迹,以正本清源,为脉象的规范化研究及指导临床实际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现今所认识的浮脉、沉脉,无论从诊脉方法还是内涵,与古代尤其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浮""沉"脉不完全相同:1)古人认为浮脉、沉脉可以是生理脉象;2)古人用浮、沉表述疾病状态下脉位浅、深的动态变化;3)古人用静态的浮脉、沉脉反映人体的生理、病理特征。中医对浮脉、沉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是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的。  相似文献   

16.
<正>五苓散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涉及此方证之条文众多。《伤寒论》第71条载:"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31条载:"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儿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该方  相似文献   

17.
仲景著作的文献研究,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文章从仲景著作之考证、《伤寒杂病论》传本研究、《伤寒论》内容与体例探讨三个方面发表了见解。广采博引大量资料,认为宋以前一些医籍中《五脏论》、《疗黄经》、《口齿论》等篇系假托仲景之作。《伤寒杂病论》传本中当以《脉经》、《千金翼》及王洙所得旧藏本更接近原书内容。“伤寒例”原属仲景旧论;“平脉法”、“辨脉法”系《伤寒论》内容,且非仲景杜撰;汗、吐、下等诸“可”与“不可”当出于仲景遗论之中。  相似文献   

18.
袁勇  戴永江 《中医药导报》2012,18(4):103-104
当归四逆汤源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中厥阴病篇,相关原文见于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和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相似文献   

19.
对《辅行诀》30味加减药的药证进行归纳和比较后发现,其中28味药的药证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相符;地榆在《伤寒杂病论》中未见,其药证与《神农本草经》同;而山萸肉的药证在《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中均未见论及。因此,从药证的角度看,《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间的有着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20.
小建中汤和理中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治疗脾胃病的经典处方。经过反复临床实践以及对《伤寒杂病论》的揣摩研究发现,小建中汤的典型脉象是右关脉浮显,脉势上冲,重按空虚无力;理中汤的典型脉象是右关脉浮取无,重按沉实弦硬;两方合病的典型脉象是右关脉轻取浮显、脉势上冲,重按沉实弦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