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泽泻汤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泽泻汤源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由泽泻,白术2味药组成。该方原为治疗心下有支饮,头如物冒,目眩等症而设。笔者尝根据辨证以此方治疗脱发、耳聋、鼻塞等,疗效显著,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洁  陈李华 《江苏中医药》2003,24(10):19-19
黄海龙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 ,学验俱丰 ,笔者有幸侍诊左右 ,并目睹其用活血化瘀法治疗 1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 ,效果满意 ,兹介绍如下 ,以飨同道。1 病例介绍赵某 ,男 ,72岁。 2 0 0 2年 10月 12日就诊。患者因头晕、腰痛、脚麻不适 ,于 2 0 0 0年 7月 3日入住我院。检查见血小板 819× 10 9 L ,骨穿检查示 :骨髓增生活跃 ,巨核细胞易见 ,嗜银纤维染色未见骨髓纤维化 ,肝脾不大 ,西医诊断为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于 7月 30日并发肺栓塞 ,但无出血倾向 ,经对症治疗后 ,病情控制 ,而血小板计数仍波动在 6 2 3× 10 9~ 819× 10 9  L ,故开始采用…  相似文献   

3.
金真 《江苏中医药》2004,25(7):33-33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咽中如有炙脔”,后世多称之为“梅核气”,是指患者自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一种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尤以妇人多见。笔者采用《金匮》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疗效满意。兹择验案1则介绍如下。胡某,女,37岁,职员。1 987年8月7日初诊。患者因家庭不和睦,长期精神抑郁,于一次生气恼怒后不久,自觉喉中有物粘附,每因情绪不畅而加剧,咽中如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胸闷不舒,胁肋胀痛,嗳气时作,善太息,不思饮食,作泛呕恶,舌淡、苔白滑或腻,脉弦滑。中医诊断:…  相似文献   

4.
张玉萍  庞燕 《山西中医》2012,28(8):36-37
山豆根汤源自《喉科紫珍集》,其方由山豆根、桔梗、连翘、玄参、薄荷、射干、陈皮、麦冬、甘草组成,具有养阴清热、解毒散结之功。方中主药山豆根,《开宝本草》谓:"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本草图经》称其"解咽喉肿痛";《本草备要》谓:"泻热解毒,去肺、大肠风热,含之咽  相似文献   

5.
郭放  毛静远 《山西中医》2011,27(7):58-58
归脾汤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中,至明朝补入当归、远志两药,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脾不统血等病证。笔者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采用归脾汤治疗1例心悸患者,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娟 《陕西中医》2004,25(8):754-755
归脾汤出自宋《济生方》,由人参、白术、黄芪、茯神、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甘草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症。笔者本其益气补血之功,用治子宫肌瘤、便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疗效颇佳,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半夏厚朴汤治疗儿科病证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厚朴汤为《金匮要略》之方剂,原方主治梅核气。笔者根据其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用于气郁痰凝之小儿疾病,每获佳效。现介绍验案3则如下。1久咳陈某某,女,3岁,2006年2月6日初诊。咳嗽1月余。咳嗽以晨起明显,喉中痰鸣,咳甚则喘憋,吐白色稀痰,予抗生素静点、口服中成药糖浆治疗,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学"血证"、"紫癜"、"衄血"等范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肝脾肾失调关系密切。肝实脾虚,肝木凌土,脾不统血或劳欲内伤、久病体虚等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使血液溢出脉外。大部分患者则以皮肤瘀点瘀斑、齿鼻衄血等为主要表现,运用大菟丝子饮加减健脾补肝,益肾填髓,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刘翔川 《陕西中医》1998,19(8):359-360
<正> 例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陈某,男,4岁。患儿7d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出血性斑点,继而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红色斑点。当地医院予“青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疗效欠佳,且症状加重。全身散在斑点呈点状或片状,出血点鲜亮,压之不褪色。发热、面红赤、流涕、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查神清,心肺阴性。血常规WBC5.0×10~9/L,HB132g/L,N0.40,L0.40,BPC35×10~9/L,出血时间5min,凝血时间2min,网织红细胞0.004。西医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10.
两地汤出自《傅青主女科》,由生地黄、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组成,具有养阴清热调经的作用。凡是临床表现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属阴虚血热之证均可用之。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杨某,女,24岁,1994年10月8日初诊。鼻衄、齿衄1年余,有时因不慎撞击皮下则出现青斑。2月前曾发烧,随月经来潮量多,色鲜红,出现周身皮下瘀斑瘀点,经市医院诊断为急进型血小板减少症,入院治疗病情稳定出院。 刻诊:鼻衄、齿衄发作四肢皮下有点块状出血,色紫、红,面部周身黄染,巩膜不黄,神倦纳呆,口干,时饮,舌紫有瘀斑,苔薄黄,脉弦细。查:血小  相似文献   

12.
自拟四草消癜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广西中医药》2003,26(3):30-3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 ,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 ,可导致严重出血 ,甚者危及生命。1997年以来以自拟四草消癜汤治疗ITP53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106例全部为门诊患者 ,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中男9例 ,女44例 ;年龄<20岁13例 ,20 -30岁15例 ,31 -40岁16例 ,41 -50岁7例 ,>51岁2例 ;病程1 -36个月29例 ,37 -60个月18例 ,>61个月6例。对照组53例中男7例 ,女46例 ;年龄<20岁12例 ,20 -30岁16例 ,31 -40岁17例 ,41 -50岁7…  相似文献   

13.
补阳还五汤治疗皮肤病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绍爱  秦春 《山西中医》2002,18(4):63-63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主治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语言謇涩 ,口角流涎等”。原用于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笔者辨证加减治疗皮肤科多种疾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王某某 ,男 ,60岁 ,1 998年 4月 8日初诊。患者于 1 997年 9月感冒后数天 ,左下肢外侧部位出现簇集的红斑、水疱 ,伴有烧灼痛 ,诊断为带状疱疹 ,经中西药治疗月余后疱疹消退 ,痂皮脱落 ,但疼痛一直未缓解。曾用维生素、芬必得等治疗 ,均未见明显好转 ,遂来我科就诊。刻诊 :左下肢大腿外侧部位 ,刺痛不可触摸 ,以夜间为甚 ,气短懒言 ,神疲…  相似文献   

14.
验案3则     
验案3则韩文兰邵华※(山东省高唐县妇幼保健院高唐252800)关键词归脾汤六味丸理中汤验案例1.邢某某,女,44岁,1995年1月就诊。症见:面色无华,疲倦无力,少气懒言,心下悸,精神恍惚,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缓软无力。辨为心血虚,治当温补心脾。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三草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0年以来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倒85例,将其辨证分型为阴虚型17例,血热型39例,气虚型29例。均以三草汤(仙鹤草、茜草、紫草、阿胶、黄芪、当归、何首乌、木香)为主方,分别加用元参、生地、麦冬、白芍、丹皮、赤芍、生石膏、双花、连翘、党参、山药、白术等药治疗。每日服中药煎剂1剂,30日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2.9%,治愈率34.1%,显效率30.6%,好转率28.2%,无效率7.1%。结论:经验方“三草场”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俞烨晨  王旭 《江苏中医药》2017,49(12):54-57
<正>白虎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阳明经证的主方,主治气分热盛证,原方由知母、石膏、甘草、粳米四味药组成,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生津之效。我们临床灵活运用白虎汤加减治疗多种内分泌疾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整理验案3则(王旭主治)如下。1糖尿病黄某,男,49岁。2016年9月16日初诊。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汤主治少阳枢机不利之证,柯韵伯称之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伤寒论》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方后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程郊倩《伤寒论后条辨》曰:"咳者,半表之寒凑入于肺,故去参枣,加五味子,易生姜为干姜,以温之."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云:"咳者,肺寒气逆也……故加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干姜之温以却肺寒,参枣甘壅不利于逆,生姜之辛,亦恶其散尔."因此小柴胡汤除可用于伤寒邪在少阳、病在半表半里之外,其原方加减亦可治疗少阳病兼见咳嗽者.  相似文献   

18.
三草补血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近6a来运用自拟三草补血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蒿芩清胆汤有清利肝胆湿热、和胃化痰之功效。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兼以化湿辟秽,黄芩苦寒化湿热以利胆,共为君药,两者合用既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竹茹、橘皮、半夏、枳壳理气降逆,和胃化痰,均为臣药;赤茯苓、碧玉散淡渗利湿,并导胆热下行,为佐、使药。纵观全方,清透与清泄并用,胆胃三焦兼调。合而成为清胆热,化痰湿,畅气机的要方。临床研究表明蒿芩清胆汤对流感、胆囊炎、胃炎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发热有很好的效  相似文献   

20.
蒋健 《江苏中医药》2014,46(11):47-49
<正>耳痛之症最早可追溯至《灵枢·厥病》:"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清代名医陈士铎对耳痛认识颇详,其在《辨证录·耳痛门》中述道:"人有双耳忽然肿痛,内流清水……耳内如沸汤之响,或如蝉鸣,此少阳胆气不舒,而风邪乘之,火不得散";"人有耳中如针之触而生痛者,并无水生,止有声沸,皆云火邪作祟,不知乃肾水之耗也";"人有不交感而两耳无恙,一交接妇女,耳中作痛,或痒发不已,或流臭水,以凉物投之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