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运动是件好事,可不少人发现,跑步或走路多了就脚跟疼,其实,相对于腰腿痛,同样难忍还有足跟痛,其有很多疾病可以引发,足底筋膜炎就是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3.
4.
5.
牛丹 《健康》2020,(2):56-58
  相似文献   

6.
7.
正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与运动相关的损伤,通常是由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其常见的症状是足跟附近的慢性疼痛,往往表现为运动中或运动结束后疼痛加重,休息或在各种治疗后有所缓解,但在次日刚刚起床的时候或刚刚下地活动时再次出现明显的疼痛,如此往复循环。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朋友们想要进行运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来有效预防或缓解足底筋膜炎带来的种种困扰,提高运动参与性和生活质量呢?  相似文献   

8.
正跑步时,每前进一英里(约1600米),脚跟就要着地1500次,而脚步总共受力高达60吨!统计资料显示,10%的人一生中曾遭受过足跟痛,足底筋膜炎便是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足底筋膜起于足跟,止于前足底,形成足弓的弦部,在维持正常行走步态和负重中起着重要作用。足底筋膜炎是指足底部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长跑、跳跃以及长期持续站立等使足底前部负重  相似文献   

9.
你有没有在早晨下地时,脚底痛到无法着地?你有没有在长时间行走后,足跟附近感觉疼痛难忍?如果你有以上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可能足底筋膜炎已经找上你了.  相似文献   

10.
正当早晨下床踩地第一步时,足部尤其是脚跟,突然传来剧痛,走几步稍微缓解,而后又反复疼痛,跑步运动时更是“每一步都痛彻心扉”,一度诊断为骨刺,经治疗不见好转,按摩推拿也不见效。如此情况,极有可能患上足底筋膜炎,俗称“脚跟痛”。足底筋膜是位于脚底跖骨与跟骨之间的一片扇形筋膜组织,后方附着在跟骨内侧,前方附着在5个脚趾骨的根部。  相似文献   

11.
足底筋膜炎又称足跟疼痛综合征,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其实它是引起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会影响日常步行、活动和生活等.据统计,约有10%的人会被"足跟痛"所困扰,而足底筋膜炎好发于40~60岁人群,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 过去认为,足底筋膜炎是局部肌肉劳损,足跟部脂肪组织消退,跟骨结节发生慢性滑囊炎,导致...  相似文献   

12.
常听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老了就容易忘事,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老年人除了记忆力衰退,还容易出现老年痴呆,影响生活质量。其实,中老年人只要能日常适当参加运动,除了强健身体,还有助保持头脑的年轻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穿戴定制国际生物力学学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Biomechanics, ICB)矫形鞋垫结合医学运动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对低足弓相关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中短期疗效, 探讨该康复治疗手段的价值。
方法 选取诊断为低足弓相关性足底筋膜炎的60例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两组均接受常规医学运动康复训练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穿戴定制的矫形鞋垫进行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足踝功能量表(foot and ankle ability measure, FAAM)评分进行测量, FAAM评分由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分量表评分和运动功能(motor ability)分量表评分组成。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及FAAM各项评分(包括ADL分量表评分和运动功能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及FAAM各项评分(包括ADL分量表评分和运动功能分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6个月、12个月, 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 < 0.01);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 观察组FAAM各项评分(包括ADL分量表评分和运动功能分量表评分)均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 < 0.01)。
结论 ICB矫形鞋垫能纠正下肢足底压力改变, 调整足弓生物力学; 在医学运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运用该疗法, 相比传统医学运动康复训练, 对低足弓相关性足底筋膜炎有更佳的中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足底筋膜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词.但要说足跟痛,大家或许会很熟悉.据统计,全世界有10%的人被"足跟痛"所困扰,而"足底筋膜炎"就是引起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 一踩地就痛 刚退休的曾女士在4个月前,为了健身跟随别人健走,每天都快步走两小时.没过几天,曾女士开始出现右足跟部疼痛.特别是在刚开始走路时痛感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王老太的膝关节经常酸痛,活动也不太灵活。她认为,这是多年坐办公室、活动太少造成的。去年退休后,王老太开始坚持晨练。她每天跳绳,有时还会跑步、打太极。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她的膝关节疼痛越来越严重,不但在清晨起床或久坐后会觉得关节僵硬疼痛,要稍稍活动后才能行走,而且上台阶费力,下台阶腿软。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足底筋膜炎诊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1 Hz; B组:5 Hz; C组:10 Hz; D组:15 Hz,每组20例。四组均采用瑞士E.M.S.DolorClast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探头15 mm,冲击波次数2000次,治疗次数3次,治疗周期7 d,手持压力中-高,根据足跟部内外两侧压痛点选择治疗部位。治疗前和3次治疗后1周,分别用:(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2) GAT步态分析系统分析患者足底压力差的变化情况;(3)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定四组患者的足踝功能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足底压力差和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A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高,B组和C组效果优于A组和D组(P0.05),A组效果优于D组(P0.05)。结论不同频率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5~10 Hz冲击波短期内改善效果明显,并且没有发生副作用,频率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足底筋膜炎的恢复甚至会造成二次损伤。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而没有健康的身体,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便无从谈起。老年人大多患有多重疾病,除了肌肉退化、关节僵硬和骨质疏松所造成的功能退行性病变外,还伴有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极大地威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然而,同样面对衰老,有的人成天泡在药罐子里或沉迷于各种保健品,才50多岁就已显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国民日常运动量和频率的增加,脚底或脚跟疼痛的患者数量,似乎也在变得越来越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在去医院检查后,很可能会被告知得了"足底筋膜炎"。实际上,足底筋膜炎本就是成人足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美国每年约有100万患者因"足底筋膜炎"这个病而就医。该病高发年龄一般为40~60岁,但不幸的是,对于热爱跑步的人来说,发病年龄会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石氏推揉手法在底筋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12月就诊于新泰市人民医院骨科确诊为足底筋膜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石氏推揉组与冲击波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为3 d治疗一次,连续治疗5次,5次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晨起第一步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踝-后足功能(AHS)评分、满意度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AHS评分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石氏推揉组VAS评分低于冲击波组,AHS评分高于冲击波组(P <0.05)。石氏推揉组满意度占92.5%,比冲击波组(62.5%)高(P <0.05)。石氏推揉组总有效率高于冲击波组(97.50%vs. 85.00%,P <0.05)。结论 石氏推揉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效果良好,且无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