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6月于我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溶栓护理,选择2016年7~12月于我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以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模式开展静脉溶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疗效、安全护理评价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试验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干预后疗效、安全护理评价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模式开展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护理,可提高该类患者的溶栓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在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2020年5月31日就诊的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比较两组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施行常规静脉溶栓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增设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预后优良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束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优良率(91.11%)高于对照组(75.56%)(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模式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能显著缩短患者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预后优良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护理行为引导方式对急诊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护理指标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改良护理行为引导干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高级中枢损伤严重程度(MESSS)评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溶栓成功率,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MESSS、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溶栓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及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改良护理行为引导能够显著提高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结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溶栓治疗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措施联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高,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与护理干预联合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后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90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应用改良Ba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评定(ADL),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ADL评分、肌力、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后进行早期适度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病人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的疗效和生存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有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的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人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人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应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病人急救效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等待治疗时间及总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成功率及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病人梗死再发生率、后遗症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急诊护理流程能有效缩短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人抢救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溶栓治疗效果及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实施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脑梗死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流程,观察组实施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评定病人神经功能,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48h、72h MESSS评分情况,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应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48h、72h MESSS评分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SIS量表中各项评分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实施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燕 《全科护理》2013,11(21):1937-1938
[目的]总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方式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本院进行静脉溶栓的病人47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病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针对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临床症状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一般的护理。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溶栓成功率为95.8%,对照组为78.3%,观察组的溶栓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症状和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早期的静脉溶栓治疗能够让病变血管的血栓溶解后再通,使濒死的心肌恢复功能。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增加临床疗效,大大降低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对于评价溶栓效果及制订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就诊到溶栓时间、就诊到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就诊到溶栓时间、就诊到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再通率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能明显缩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时间,提高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提升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各48例。均给予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 17%低于对照组29. 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以及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溶栓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在病人康复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科2015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讨论和分析,在急性期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后,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方案,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自理能力评分的结果。[结果]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病人的NIHSS评分和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配合中医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专职化层级护理模式对急诊脑梗死病人抢救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急诊抢救室进行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或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取栓治疗的6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急诊抢救室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或急诊DSA取栓治疗的14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实施专职化层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抢救效果、护理质量、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预检分诊至开始rt-PA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预检分诊至DSA室静脉取栓时间、病人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区管理、消毒隔离、病历书写、急救药品器材、护理操作、规避纠纷、分级护理、应急能力、病人风险评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家属对急诊预检抢救室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职化层级护理模式用于急诊脑梗死病人,可提高抢救效果和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加强护理干预。将两组CSS评分、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C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ADL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血液超滤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68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病人行利尿剂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血液超滤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动脉血氧分压(PO_2)、平均动脉压(MA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病人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血液超滤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提高病人治疗效果,减少病人并发症,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改良Rankin量表(mRS)]、血液生化指标如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浆内皮素-1(ET-1)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后,两组NIHSS、mRS评分均降低,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6、hs-CRP、ET-1、vW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尿激酶相比,阿替普酶治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高,对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的改善更为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6月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管理的方法对静脉溶栓治疗的全过程进行监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肌力、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患肢肌力恢复、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后给予规范的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急性脑梗死病人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对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加强溶栓前后的护理。[结果]5例rt-PA静脉溶栓的病人患肢肌力和神经肌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配合医生尽快准备溶栓药物、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急性脑梗死病人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