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焦虑症和高血压都已成为目前我国最普遍的临床问题。在我国,抑郁症影响了超过16%的人群[1],并且每5例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就至少有1例合并抑郁症。焦虑症的终生患病率也高达13.6%~28.8%,且焦虑症在高血压患者中也被证实有很高的共病率[2]。许多研究发现,惊恐发作(焦虑症的一种类型)会使血压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控制血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控制血压的同时给予舍曲林(50mg早晨顿服)持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血压的变化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结果 4周后治疗组收缩压低于治疗前,(133.05±13.27)mmHg vs(166.80±16.82)mmHg,舒张压也低于治疗前(82.75±8.47)mmHg vs(94.25±7.82)mmHg(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5%vs 57.5%,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AS评分(32.63±4.35)分vs(21.78±4.91)分和SDS评分(37.7±9.75)分vs(34.45±6.70)分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舍曲林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患病率49.45%,其中焦虑症患病率45.09%、抑郁症患病率6.33%、焦虑抑郁共患率1.97%;女性、中年、并发其他疾病、无业、病程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罹患焦虑症率偏高,而老年、退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罹患抑郁症率偏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罹患焦虑抑郁障碍率较高,其中女性、中年、病程时间长是罹患焦虑症的危险因素,老年、退休是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状况,为临床综合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96例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及60例健康疗养员。结果高血压组焦虑发生率17.71%,对照组焦虑发生率3.33%(P〈0.05)。高血压组抑郁发生率27.08%,对照组抑郁发生率13.33%(P〈0.01)。与已调研的56例不稳定心绞痛和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评结果比较,本组原发性高血压SAS、SDS分值水平最低,不稳定心绞痛组最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焦虑、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比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轻。临床医师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应注意识别心理问题,尽早给予心理干预与物理康复疗法,必要时联合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表明,传统视为纯生物性躯体疾病,诸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皆是“心理神经因素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即属于心身疾病,而情绪障碍是心身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和基本病理因素之一,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疗养员大多为心血管疾病患者,针对这一状况,我院采用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对每一位入院疗养体检者进行测评,并通过踏车多指标心血管功能测评,观察焦虚抑郁和运动性高血压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北京市某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270例进行调查,并与250例非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高于对照组(t=-2.55,P〈0.01),高血压组的抑郁和焦虑检出率分别为18.1%,12.5%,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和焦虑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与抑郁和焦虑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关注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失眠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128例纳入研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患者一般情况、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等,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睡眠和焦虑抑郁情况。统计高血压患者失眠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结果:128例高血压患者中存在失眠101例(失眠组),睡眠正常者27例(正常睡眠组),失眠发生率为78.91%。与正常睡眠组相比,失眠组患者的高血压分级较高,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抑郁状态、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与睡眠相关(P<0.05)。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101例,其中有易醒93例(92.08%),夜尿多86例(85.15%)、睡眠时间短84例(83.17%)、早醒82例(81.19%)、入睡困难77例(76.24%)、多梦41例(40.59%)、白天嗜睡50例(49.50%)、日间功能下降43例(42.57%)。128例高血压中合并有焦虑抑郁状态者75例(58.59%)。合并焦虑抑郁组PSQI评分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评分显著高于不合并焦虑抑郁组(P<0.01),白天功能紊乱评分高于不合并焦虑抑郁组(P<0.05)。结论:焦虑抑郁状态、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对患者睡眠具有一定影响;高血压患者失眠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患者失眠常以易醒、夜尿多、睡眠时间短、早醒、入睡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的睡眠质量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名设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两组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研究组62例存在睡眠障碍,对照组16名存在睡眠障碍,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38.28,P〈0.01);研究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有睡眠障碍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者(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症状的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医院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干预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评分情况以及血压水平。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6.67±8.61),(37.88±8.56)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43.66±10.25),(84.12±8.81)mmHg;对照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1.99±7.83),(42.92±9.75)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56.79±14.69),(89.99±8.72)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753,2.0185,3.8088,2.4606;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1410,2.3081,3.4094,2.9423;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干预护理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定期监测血压.结果 治疗6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但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 药物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控制高血压指数.  相似文献   

11.
亢明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9):1268-1269
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共病(简称焦虑、抑郁共病),据WHO和美国Michingan大学流行病学调查,共病率达50%,C.Lindsay Devane报道85%的抑郁患者伴有焦虑症状,58%的患者一生有焦虑症的诊断。广泛性焦虑(GAD)在社区的患病率可高达60%~90%。  相似文献   

12.
胡义 《中国临床护理》2011,3(2):93-95,113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和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症:轻度38.3%,中度19.9%,重度4.6%;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焦虑症:轻度28.6%,中度34.2%,重度8.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6.25±8.99)分,属于中等水平支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AS、SDS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应该重视社会支持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治疗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01—2013-12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75 mg,每天早晨服1次,治疗4周。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同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对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87.5%、64.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P<0.01),但对照组的血压并未达到治疗目标值;研究组治疗后SAS分(37.4±5.6 vs 55.4±7.4)和SDS评分(36.6±7.1 vs 58.8±8.6)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6.1±10.1)mmHg(1 mmHg=0.133 kPa)、(79.3±5.2)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155.4±10.8)mmHg和(91.3±5.4)mmHg(P<0.01),SAS、SD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体力状况、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等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文拉法辛治疗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4周,降压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患病率逐年提升。导致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例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抽烟、喝酒、不规律作息均是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及时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认为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人体多个组织器官和循环系统有关,目前对于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治疗尚无特效药。冠心病可归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病情是错综复杂的,要善于在纷纭复杂的表现中抓住疾病的本质,以整体审查、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诊断原则,对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诊疗过程中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旨在通过中医对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防治进行综述,以期为冠心病伴抑郁状态应用中医辨证干预和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服用清眩解郁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0例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将其纳入研究对象,其均在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入院接受诊治,使用随机掷骰子方法分组,分别采用清眩解郁汤(观察组,n=25)与常规药物(对照组,n=25)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描述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得分为10.42±4.55分,焦虑得分为1.30±2.50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生活来源、血压水平、配偶健康、饮酒是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文化程度、配偶健康是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受多种因素影响,值得关注的是配偶健康状况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一定影响,提示社区在加强患者管理的同时应关注患者配偶状况。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并发焦虑抑郁症状260例患者心理干预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情况并探讨心理干预等对其影响。方法对住院的260例高血压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并发焦虑抑郁症状者占41.3%,其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差,24h动态血压多成非杓型改变,同时常伴有类似心绞痛、左心衰症状及心律失常,单纯降压达标慢,行心理于预,焦虑抑郁症状严重者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疗效显著。结论高血压常并发焦虑抑郁症状,心理十预等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8.
肖晓红  孙玉梅 《现代护理》2007,13(30):2877-2878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控制源特点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定综合医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采用多纬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评定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控制源.结果 77.5%的患者以他控性为主,15%的患者以内控性为主;女性及文化程度低者的他控性得分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机遇性心理控制源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他控性和内控性得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控制源有关,但并非简单的直线关系,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控制源特点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定综合医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采用多纬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评定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控制源.结果 77.5%的患者以他控性为主,15%的患者以内控性为主;女性及文化程度低者的他控性得分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机遇性心理控制源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他控性和内控性得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控制源有关,但并非简单的直线关系,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