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心肌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采用中文版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MIDAS评分均高于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MID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高龄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病人74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病人出院1个月、3个月及半年时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半年日常生活能力,观察两组病人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半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用药、锻炼、复诊及饮食方面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高龄脑卒中病人家庭康复护理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卒中课堂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1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病区常规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组在病区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卒中课堂培训,两组病人在出院时、出院后的第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国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测评,观察两组病人抑郁水平、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第3个月,干预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SDS、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出院后第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SDS、ADL评分均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课堂能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病人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ESPCS)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ESPCS干预。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MBI得分高于对照组,SAS和SD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PCS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早期宫颈癌病人实施全子宫切除术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病人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出院6个月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欧洲肿瘤病人生存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相关效果评价。[结果]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SAS和SD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实施延续性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QLQ-C30生活质量评分和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早期宫颈癌病人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丽春  陈瑶琴 《全科护理》2020,18(24):3168-3171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精细化管理对出院后诱导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86例出院后诱导期ALL携带PICC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后护理,观察组给予微信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ALL携带PICC病人出院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精细化管理能够明显改善ALL携带PICC病人出院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病人SAS与SDS评分及PICC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黄邵薇 《全科护理》2016,(20):2067-2069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肝癌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睡眠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在出院前1周和出院后3个月分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肝癌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骨科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60例骨科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延续性护理。在病人出院60d后对两组病人恶性肿瘤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予以评分分级,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病人抑郁、焦虑情绪,以中国癌症病人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评定病人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NR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骨科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卒中课堂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1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病区常规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组在病区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卒中课堂培训,两组病人在出院时、出院后的第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国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Index)、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 BREF)进行测评,观察两组病人抑郁水平、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第3个月,干预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SDS、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出院后第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SDS、ADL评分均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课堂能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病人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即时通讯技术的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失语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5例脑卒中失语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采用网络微信群和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对脑卒中失语症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院外延续性护理。两组病人分别于出院当天和出院后3个月采用脑卒中失语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AQOL-39g)评估病人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的SAQOL-39g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即时通讯技术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失语症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脑卒中病人疾病知识、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病人脑卒中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脑卒中知识评分较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出院脑卒中病人的疾病知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晓林  吉玲  谭桃  丁小萍 《全科护理》2020,18(19):2387-2390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在颈椎肿瘤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7月行后路颈椎肿瘤切除术的273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138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前馈控制理念实施延续性护理,出院3个月后评估两组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并发症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和出院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SF-36评分、出院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前馈控制理念应用于颈椎肿瘤术后病人延续护理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在出院前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积极的延续性护理,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向、生活方式、态度、责任、吸烟、药物治疗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健康责任、营养、心理安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态度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功能障碍,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肠造口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病人出院早期造口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科首次行肠造口术的HIV病人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科首次行肠造口术的HIV病人11例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实施常规的在院护理和出院指导,出院后观察组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评定,统计病人出院后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造口护理能力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3个月后ESCA量表得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肠造口合并HIV感染病人出院早期造口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肖彬新  兰碧玉  卢爱华 《全科护理》2011,9(31):2841-284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法(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0.05),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BI评分明显提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BI评分;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APP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出院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94例冠心病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移动App及微信公众平台延续性护理;两组病人均在PCI出院6个月时进行复查,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及健康状况。[结果]出院当天两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健康状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服药依从性、健康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移动APP及微信公众平台延续性护理可改善PCI出院病人的健康状况,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单髁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在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行单髁置换术的病人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与观察组22例,对照组出院时实施骨科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和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病人的膝关节功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出院12周时,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得分[(96.35±4.29)分]高于对照组[(90.21±3.24)分];观察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1.91%);观察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1.46±2.52分]高于对照组[(87.90±6.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有助于加快单髁置换术后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对脑出血病人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有神经内科护士制订及实施出院计划。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BI、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病人实施出院计划服务能有效改善病人出院后自护能力,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从而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家庭医生团队在脑卒中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脑卒中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0例于2018年3月—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的脑卒中病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出院指导以及随访,观察组采取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家庭医生团队干预模式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及脑卒中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IS各维度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脑卒中相关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家庭医生团队在脑卒中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可提高脑卒中病人生存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及脑卒中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展延续综合康复训练,提高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型糖尿病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其自护行为。[方法]将96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病人出院后给予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病人出院后在常规电话随访基础上接受6个月的延续综合康复训练,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及改良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评分。[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Barthel指数及SDSCA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型糖尿病病人出院后给予延续综合康复训练,可提高病人的ADL能力,改善其自护行为,促进其康复,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