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溶血反应是临床输血中最严重的输血反应,目前各种仪器对病毒、抗体检测及过滤等检查很先进,溶血反应虽然很少发生,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病死率高[1].其主要多见于输入异型血、变质血液或输血时应用药物等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少见于不规则血型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2].我科于2010年8月收治1例胃癌病人因纠正贫血而输入红细胞悬液时产生不规则血型抗体引起溶血反应.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就除输血引起的感染和肝炎以外的其它七种输血副作用讨论如下。一、ABO血型不适合输血1.输入ABO型异型血。在输血副作用中危害性最大的是输入ABO型异型血。输入ABO型异型血时,输入的血球与病人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反应,在血管内急速溶血(血管内溶血)。引起机体出现各种变化。出现的症状如表1所示。多在输血开始后10~30分钟出现症状,病人很快处于休克状态,进一步可导致死亡。即使能脱离休克状态,也易发生肾功能不全,较多病人因肾功能不全而死亡。另外,输入ABO型异  相似文献   

3.
<正>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输入含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的血液和血液成分后发生的一种少见的致命性输血并发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1]。该病临床表现类似于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如发热、皮疹、黄疸、呕吐、腹泻等,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肝脏[2]。研究显示,TA-GVHD发病率为0.01%~0.10%,病死率为84%~100%[3]。2016年7月我科成功救治1例TA-GVHD病人,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实验评估异型输血产生的危害,为异型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模拟供者受者血液,受者进行ABH分泌型和非分泌型分类,混合后检测红细胞发生凝集的强度,测定血清中K+含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以评价溶血程度.结果 非分泌型受者红细胞凝集强度强于分泌型受者,K+浓度和血红蛋白含量随着输入的异型血液越多发生溶血的程度越高.结论 异型输血后会发生红细胞凝集溶血现象,ABH非分泌型受者红细胞凝集强度强于分泌型受者,激活补体发生溶血的程度无明显差异,分泌型受者血清中的血型物质不能减轻异型输血发生的溶血,输入的异型血液越多,溶血越严重,不主张临床异型输血.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1]。在外科,静脉输血通常应用于大出血、手术失血及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输血是急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2],传统方法就是用9号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做静脉穿刺输血,但并不适用于病情危重持续心电监护、躁动不配合治疗、手术麻醉后未完全清醒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患者。笔者对我院外科28例危重躁动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按照《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简称推荐方案)的指导内容及操作流程,启动RhD阴性患者紧急抢救输血,并分析《推荐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O型RhD阴性紧急输血病例的临床特征,申请用血的启动指征、流程、采取措施及效果。结果 O型RhD阴性外伤患者共输入O型RhD阴性悬浮红细胞3.5 U、冰冻红细胞11.5 U、新鲜冰冻血浆1 430 m L,因血液供应及时、充足,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结论《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在紧急抢救中具有指导意义,输血科与临床医师共同遵循《推荐方案》,为稀有血型患者做到精准输血。  相似文献   

7.
1例类孟买型Bh输血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律  席淑华 《上海护理》2003,3(2):12-12
类孟买型是一种罕见的血型。我科于 2 0 0 2年 2月在为1例胃窦癌患者实施手术前 ,输入O型血 10min后 ,患者出现胸闷、头痛、寒战等输血反应 ,后经上海市血液中心证实为国际上罕见的类孟买型Bh,经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分次输血法 ,使患者达到了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输血实际中 ,只要求 ABO血型的完全配合 ,而对RH血型系统一般只作 D抗原的检查 ,仅给以 D抗原相配合的血。对 RH血型系统其他诸因子则不作常规检查 ,这就容易导致误输 RH异型血而引发迟缓性溶血性反应 ,虽然产生这种反应的机率仅占临床输血的万分之一 [1 ] ,但在输血实际中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笔者在 2 0 a余中曾见有数 10例。本文就典型 4例因误输 RH异型血导致配血困难及产生溶血性反应分析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女 ,6 0岁。血型 O,ccdee型 ,诊断为胃癌。因胃出血在当地输 O型、RH(D)阳性血 4 0 0 ml。转入本院后于 2 0 …  相似文献   

9.
问与答     
<正> 问:AB 型患者因宫外孕大出血,急需输血,因无同型血,两小时内输 B 型新维代浆血4单位(相当予800ml全血的红细胞),紧接着又输入800mlAB 型全血,24小时后出现了肉眼血红蛋白尿及黄疸,其原因及机理如何?答:首先应指出的是该例病史中缺乏以往有无输血史的记录,所以只好以没有输血史的情况来解释。为了保证安全输血,现在都不主张采用异型输血,  相似文献   

10.
2001年2月,我科收治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老年患者。因老年MDS起病较为隐匿,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其中21.8%为重度贫血。常规治疗效果差,我科给予成分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从2001年3月~2005年3月,共输入红细胞悬液373次,总量为74600ml,从未发生过过敏反应,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杀是一种由于自身有意识的动作或行为造成的非正常死亡[1]。癌症病人是自杀的高危人群[2]。我科自1996年组建以来,收治乳腺癌病人6 000余例,出现1例病人割腕自杀,因及时发现,经积极救治及心理疏导,平稳度过治疗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病历简介 患者,男,56Y,汉族。在某县医院因消化道大出血,需输血,血型鉴定为AB型,输入AB型全血400ml仍出血不止,转入某市医院治疗,查血型为AB型,输人2uAB型红细胞悬液和血浆200ml,仍有出血,日后再次输血时交叉配血实验发现主侧凝集,复查血型时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为查明原因,将血样送至我科,查血型为A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应用血液置换法治疗1例ABO血型不相容的输血病例。该患者系女性,63岁,B型,Rh(+),被意外地输注了约120ml A型(Rh+)浓缩红细胞。在输入异型血后,患者很快出现寒颤、发抖、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发生休克。作者采取了抗休克、抗凝血治疗以预防DIC。血液置换疗法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且未发生任何并发症。血液置换疗法是在监视中心静脉压的情况下进行的。抽出的血液总量达到了4300ml,输入了18个单位的B型Rh(+)浓缩红细胞、10单位AB型Rh(+)新鲜  相似文献   

14.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是一种遗传性状,是恒定不变的. 但在一定条件下血型会发生变异,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类B抗原的出现,大量失血或大量输血的引起的血型变异,还有导致红细胞假凝集和异型ABO血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引起的血型变异[1].2010年3月,我们收治1例因多次输血引发血型变异的白血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创伤患者大量输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创伤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公共卫生问题。就全世界范围来说,它是继心脏和肿瘤疾病之后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因交通事故而致的创伤将成为第二大死亡率和发病率[2]。在创伤患者中,出血是导致其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未彻底控制出血之前,为了维持基本血压而补液和/或输血是必要的手段。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是指24h内输血量≥患者循环血容量或输注的浓缩红细胞>10U,亦或指在1h内输入的浓缩红细胞>4U[3]。此外,患者通常需要输注其他血液制品。尽管大量输血在救治创伤患者中起了关键作用,但是并非每位受血者都由此得益,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新生儿ABO、RhD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下简称"配合型输血或同型输血")的病例资料对照回顾性分析,探讨配合型输血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南昌地区2014年1月-2016年10月26例新生儿红细胞配合型输血患者为配合型输血组,根据1∶1配比病例选取26例新生儿同型输血患者为同型输血组,对26例配合型输血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红蛋白水平(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等有效性指标和输血前、后Hb、不规则抗体筛查、间接胆红素(IBiL)值、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输血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指标与同型输血间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配合型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组间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d)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组间输血前Hb水平、红细胞输注量(ml)、1 d后Hb、Hct、RBC增加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注红细胞1 d后Hb、Hct、RBC均明显升高(P0.05)。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组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配合型输血组IBiL值较输血前明显下降(P0.05),输血后均未检出新的不规则抗体,除22名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外DAT亦均呈阴性;12例配合型输血患者输血后1、3、7 d的IBiL值、Hb水平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在新生儿输血治疗中具有同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7.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肿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巧红  李红 《护理研究》2005,19(18):1610-1611
血液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病人常有慢性、严重的贫血[1]。这类贫血可引发许多症状,往往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2]。贫血是血液肿瘤分期的指标,对病人预后也有意义。造成血液肿瘤病人贫血的因素是多而复杂的,其中红细胞生成素的缺少是重要的一个因素[3]。对肿瘤贫血的传统治疗主要依靠输血。近些年来,临床上用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下简称EPO),治疗血液肿瘤贫血取得了良好疗效[1]。本文观察了我院用EPO对NHL和MM病人进行前瞻性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石蜡疗法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科105例膝骨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采用石蜡疗法配合玻璃酸钠注射并加强护理指导;对照组52例单行玻璃酸钠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石蜡疗法配合玻璃酸钠注射并加强护理指导,可提高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黄菊 《全科护理》2012,(35):3293-3294
[目的]观察对脾破裂病人手术过程中实施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方法]将113例脾破裂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自体血回输方式输血,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方式输血,对术后两组病人异体输血量及术后24h内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钠离子(Na^+)、钾离子(K^+)等进行检查,并对两组病人输血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中42例(71.19%)病人通过自体血回输完成治疗,异体输血量为288.14mL±35.26mL;对照组病人异体输血量为1020.45mL±72.49mL,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人Hb、PLT、N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异体输血的病人中仅1例出现高热,未接受异体输血的病人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高热2例,荨麻疹2例。[结论]脾破裂病人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并配合适宜的护理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还可减少异体血的输入及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RhD(-)患者的输血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RhD(-)血型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仅占0.2%~0.4%[1]属稀有血型,故RhD(-)血型的人在临床输血中很少见。本院遵循RhD(-)患者输血的基本原则[2],严格执行临床护理技术规范,35名RhD(-)患者的输血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