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植物的种子担负着繁衍生,息的重要使命。但我们很多人在食用水果、蔬菜的时候,却很潇洒地将其抛掷脑后,这实在是太可惜了。其实很多植物的种子对健康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4月20日前后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谷雨也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在这个春季将尽、夏季将至的时节,雨水逐渐增多,田中初插的秧苗、新种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开始茁壮生长,春茶也陆续开始采摘,到处都是一片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民间谚语精练、生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读易记,甚至起一语为师、一言成法的作用,对养生保健有不可低估的参考价值. 养生谚语很多,涉及各个方面,包括食疗、食补、保健等.以下是心理养生方面的谚语,反映出心态好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性.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国处方药》2002,(1):13-14
“通联”保健套餐产品和消费理念,在当时非常超前,至今也不落后;而投资者的“洋派”管理在当时还不到时候,至今似乎仍难行其道。  相似文献   

6.
张芳 《家庭用药》2014,(7):28-29
民间有很多朗朗上口的健康俗语,如“一日三枣,长生不老”“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冬吃萝卜夏吃姜”等。在越来越注重科学饮食、养生保健的今天,我们应该秉持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历练出科学的俗语加以发扬。  相似文献   

7.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的书。但鲜为人知的是,除了这些方面,《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在摄生颐养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了在饮食起居、思想情志、为人处世、房事生活等各方面的精论。  相似文献   

8.
远方客初来乍到,往往会被人问:“有没有不服水土?”这话用科学术语来说,就是水土适应,即人的某些生理机能能否调整到与其所处气候环境相适应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9.
魏卫 《家庭医药》2014,(2):35-35
外出旅游、探亲访友,因此免不了舟车劳顿。有些人乘坐车船时会晕车晕船;而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又会水土不服……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也着实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总结了一些小妙招,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将要举办"时令养生菜品征集大赛",并邀请我作为评审委员会主任,我欣然应允。因为,我希望通过这样一次大赛,让更多的人了解  相似文献   

11.
12.
养生谚语很多,涉及各个方面,包括食疗、食补、保健、运动等.以下是运动养生方面的谚语,反映出运动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生活中有许多举手可做的养生细节,把握好于养生大有裨益。先搓搓脸早晨睁开惺忪的睡眼之后,不妨用手先搓搓脸。搓脸时,可以从眼睛周围开始,不断地扩大范围,多次重复揉搓,能够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加面部对外部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14.
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生活中有许多举手可做的养生细节,把握好于养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从心说健康     
胡大一 《中国药店》2013,(14):10-10
夏季是血管类疾病高发的季节,除了嵩血压外。我们更应关注“悄无声患”却引起动脉硬化等一系列血管疾病的元凶之一的高血脂。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有报道称,两位山东老人带着孙女去武汉小住,特意带了一包老家的泥土,天天泡水给小孙女喝,说是可治水土不服。虽然老人的女儿女婿都反对,但老人坚持这是老祖宗的做法。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到了一个新地方,会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一般认为这种腹泻主要是因为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或喝了不洁净的水,对于这些致病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一提到养生食品.往往指的是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枸杞、莲子、人参等.但韩国人眼中的养生食品.却是我们平时因太过常见而未引起重视的食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的茶叶(另两种为咖啡和可可),其作用、特别是在养生方面的作用,我国劳动人民早有认识.春秋战国时代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茶列为上品.  相似文献   

19.
<正>也许你根在农村,逢年过节要与爱人孩子一同回乡下老家与亲人团聚;也许你长居城市,向往到久违的田间体验农家乐;也许你因工作需要,时常要到外地出差……往往去的时候满心喜悦,住下后烦心事也来了:也许你们中的某一位,腿、背、腰、臂等部位生起了多个水疱,有些痒,然后会越来越大,里面化了脓,变得透明,好象碰上就破似的。大人还好些,能忍且忍着;幼小的孩子忍不住痒,挠得血肉模糊,看到孩子如此,哪个做父母  相似文献   

20.
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此谓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徐福平称,整个夏季的气候特征就是多热多湿,人体多出现外热内寒、上盛下虚的症状,如失眠焦虑、咽痛咽干、易腹泻、疲倦乏力等。因为人体阳气趋于体表肌肤,体内腹部阳气偏虚,同时外界气候炎热,人们喜欢喝冷饮以及饮食寒凉的食物,过量寒凉易损阳气,所以夏季养生要从"养阳"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