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出院后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心血管科病区符合研究条件的62例冠心病PCI术后出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延伸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1例。比较两组病人院外MACE事件发生率、遵医行为的依从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的延伸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院外遵医行为,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MACE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格林(PRECEDE)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RECEDE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健康行为、不良心脏事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遵医嘱用药、饮食管理、运动管理、戒烟戒酒、定期复查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再入院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ECEDE模式能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健康行为,降低病人再入院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表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的冠心病PCI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建立心脏康复风险评估表对冠心病PCI患者实施管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率、二级预防知识知晓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心脏康复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率、二级预防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心脏康复风险评估表能有效提高冠心病PCI患者二级预防知识水平及遵医行为,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二级预防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心内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心内科常规护理及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延续性护理基础上给予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病人二级预防行为、急性心脏事件、再入院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6个月后控制危险因素、预防性用药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坚持运动锻炼、定期门诊随访等二级预防行为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6个月后疾病认知水平、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能有效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二级预防行为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娴莉 《全科护理》2015,(9):823-82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7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自我管理行为以及出院6个月两组病人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支架内狭窄发生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遵医行为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双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正确用药、自我监测、合理饮食、运动情况、戒烟限酒、情绪控制、定期复查方面的遵医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的遵医行为,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随访方式对癫痫病人院外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难治性癫痫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出院时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给予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网络随访,两组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癫痫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率、定期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网络的随访方式能有效提高癫痫病人院外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病人疾病知识、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PCI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自拟的冠心病PCI病人疾病知识调查问卷、慢性疾病药物依从性量表、自拟冠心病PCI疾病管理调查问卷、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进行评价,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观察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知识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冠心病PCI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管理能力,降低病人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信延续护理,连续干预12个月。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出院后12个月冠心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冠心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可有助于提高PCI术后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访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访视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访视组在围术期接受术前集中访视、术后个性化指导、心脏康复综合处方的宣教与院外访视,比较两组病人院内遵医行为、院外遵医服药行为和出院12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院内遵医行为、出院12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服药和复查冠状动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的健康访视,可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院内和院外的遵医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疗法对冠心病介入术病人术后自护能力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选取本院心外科收治的1 052例冠心病介入术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6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实施结构式家庭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康复知识、自护能力、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记录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康复知识、自护能力总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式家庭疗法能有效提高冠心病介入术病人康复知识及自护能力,降低病人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居家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28例带留置胃管出院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及照顾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意外拔管、堵管、反流、误吸、鼻黏膜机械性损伤发生率以及鼻饲并发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照顾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果]观察组意外拔管、堵管、反流、误吸、鼻黏膜机械性损伤、腹泻、便秘、胃潴留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顾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率及具有处理问题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居家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病人依从性和照顾者的技能水平,减少和避免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路径二级预防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6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8月前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方式随访,2016年8月及以后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信二级预防随访。使用冠心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量表评价两组二级预防知识及行为执行情况;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SF-36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水平、生活质量水平;记录并统计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和预防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其自我效能的各项评分和总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3个月后观察组的评分均出现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SF-36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干预后的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6.25%,远低于对照组的22.92%(P0.05)。结论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采用微信二级预防随访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二级预防知识及行为执行情况、自我效能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等,显著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术后不良反应、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住院期间采用循证护理,出院后采取电话或者短信回访、上门回访及医院社区联动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介入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年内再入院情况、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腰背酸痛、尿潴留、腹胀、心烦失眠等不良反应及再入院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除物质生活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可以促进介入治疗病人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将88例需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自我管理及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参照凝血酶原时间(PT)需重新调整药量的频率少于对照组;定期复查PT遵医行为的病人多于对照组;出院后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进行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目标性社区护理对冠心病病人遵医行为、主观幸福感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社区建立个人档案的128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社区护理,观察组给予目标性社区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前后应用自行设计的冠心病病人遵医行为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两组病人遵医行为、负性情绪及幸福感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合理饮食、合理作息、运动锻炼、情绪控制、遵医用药等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而GWB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性社区护理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遵医行为及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频式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视频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知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及病人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乳腺癌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降低病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病人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席茜  任振娟 《全科护理》2021,19(33):4690-4693
目的:探讨多维度综合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7月行PCI的AMI病人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术后传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维度综合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6 min步行距离(6 MWD)]、日常生活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急性心肌梗死自我管理量表(CSMS)评分]以及干预后不良事件(心绞痛、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再狭窄、心力衰竭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LVEF、LVEDV及6 MWD等心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FIM、CS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再狭窄、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综合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行PCI的AMI病人心功能相关指标,提升日常活动能力与自我护理能力水平,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专人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病人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冠心病PCI术后病人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干预及出院指导,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专人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病人情绪控制、合理作息、合理饮食、运动锻炼、遵医用药等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508,6.110,8.142,8.628,6.792,P0.05);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等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894,4.628,4.816,4.201,3.408,P0.05)。[结论]基于专人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遵医行为的养成,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随访对2型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和遵医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病人家庭实际情况将104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仅接受在院护理干预,出院后由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出院后进行护理随访干预,比较两组随访前后血糖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并在随访1个月后进行遵医情况评价。[结果]观察组经随访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后按时用药、控制饮食、规律生活、血糖监测和适当运动等遵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2型糖尿病病人家庭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护理随访,能够改善病人遵医状况,更有效控制血糖,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