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伏天灸疗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部症状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观察组于三伏天进行穴位帖敷治疗,对照组于非三伏天进行穴位帖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喷嚏、鼻塞、鼻痒、流涕、睡眠质量评分并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喷嚏、鼻塞、鼻痒、流涕、睡眠质量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相应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睡眠质量评分与鼻部各症状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相关关系密切。结论:三伏天灸疗法可明显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部症状评分,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韩春娥 《新中医》2018,50(5):141-14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玉屏苍耳散。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0%,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症状鼻塞、喷嚏、鼻痒、流涕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症状鼻塞、喷嚏、鼻痒、流涕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痊愈患者进行6月随访,复发率对照组38.7%,观察组11.6%,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灸预防性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符合标准的SA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组(28例)、西药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艾灸组采用温和灸与灸盒灸相配合方式治疗;西药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定期随访。艾灸组及西药组患者治疗时间均选择从4月花粉伊始期前2周进行,4周后结束。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于花粉伊始期(治疗2周后),花粉高峰期(治疗4周后)及花粉消散期(治疗后4周)比较各组的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艾灸组及西药组治疗后流涕、鼻塞、喷嚏、鼻痒、眼痒症状改善(P<0.01,P<0.05);艾灸组在花粉伊始期流涕、鼻塞、喷嚏、鼻痒、眼痒症状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在花粉高峰期流涕、喷嚏及鼻痒评分和花粉消散期流涕、鼻塞、喷嚏、鼻痒、眼痒评分优于西药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艾灸组及西药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P<0.01,P<0.05);艾灸组在花粉伊始期和花粉消散期生活质量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在花粉高峰期睡眠、非鼻/眼症状及行为问题评分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花粉期来临前采用预防性治疗能显著改善花粉致敏症状及生活质量。艾灸疗法与鼻内皮质类固醇治疗近期效果作用相当,但远期效果优于鼻内皮质类固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润肺健脾通窍汤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脾气虚型鼻鼽(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润肺健脾通窍汤。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并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鼻痒流涕、喷嚏频作、鼻塞不通、神疲气短、腹胀便溏和舌苔白滑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鼻痒流涕、喷嚏频作、鼻塞不通、神疲气短、腹胀便溏和舌苔白滑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RQLQ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RQLQ和VAS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润肺健脾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肺脾气虚的症候,并缓解鼻炎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宣肺解毒颗粒治疗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和与安全性。方法:222例AR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200~1 600μg·d~(-1),分成2~4次使用;观察组采用宣肺解毒颗粒内服,10 g/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7 d。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治疗前后鼻塞、鼻痒、喷嚏、流涕4个症状进行评价,计录4个主要症状减轻时间(记分≤3分)和消失时间(记分为0分);采用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鼻塞、鼻痒、喷嚏、流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鼻痒和喷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鼻塞和流涕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减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鼻塞、鼻痒、喷嚏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P0.01),流涕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RQLQ量表活动、睡眠、非鼻炎症状、相关行为、鼻部症状、眼部症状、情感等7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活动、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及RQLQ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布地奈德气雾剂相比较,宣肺解毒颗用于肺经郁热型AR,在控制症状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使用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军华  田浩  谢飞  张扬 《河南中医》2016,(12):2208-221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肺脾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肺脾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益气温阳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鼻塞、流涕、喷嚏与鼻痒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88.75%,观察组有效率95.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周,观察组患者在睡眠、鼻部症状、情感与总分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肺脾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单以西药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以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进行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2w,比较两组患者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喷嚏、鼻塞、鼻痒、流涕等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尤以观察组患者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脱敏汤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儿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氯雷他定药物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益气脱敏汤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同时测定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E、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变应性鼻炎患儿采取益气脱敏汤治疗的效果较好,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宣化方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AR)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白三烯B4(LTB4)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患者2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益气宣化方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临床疗效、血清TGF-α、LTB4和Ig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99%(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α、LTB4和IgE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α、LTB4和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宣化方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AR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TGF-α、LTB4和IgE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小儿过敏性鼻炎血清IgE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门诊过敏性鼻炎患儿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穴位埋线,均治疗1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症状(鼻痒、流涕、鼻塞、喷嚏)积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水平,疗程结束后随访3~6个月,统计疾病复发率。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鼻痒、鼻塞、流涕、喷嚏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37/39)高于对照组76.92%(30/39,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gE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 0.05),疗程结束后两组组血清IgE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疗程结束后3个月研究组疾病复发率5.13%(2/39)与对照组15.38%(6/39)间无显著差异(P 0.05),疗程结束后6个月研究组疾病复发率7.69%(3/39)低于对照组25.64%(10/39,P 0.05)。结论:采取穴位埋线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且利于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对A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予过敏性鼻炎口服液、西替利嗪片、过敏性鼻炎口服液+西替利嗪片治疗,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类症状、总体症状及生活质量总积分,评价其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三组总体疗效相当。三组治疗后的总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显著,A组总体症状的改善效果最佳;治疗后三组的鼻塞、鼻痒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三组治疗后的流涕症状评分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差异显著,A组和C组流涕症状的改善疗效相当;三组治疗后的喷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显著,A组喷嚏症状的改善效果最佳。三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积分比较,A组优于B组和C组。结论: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且在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药灸联合穴位自血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8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药灸联合穴位自血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疗效、生活质量、中医临床症候积分、血清IgE、CD4~+、CD3~+、IL-12IFN-γ含量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末喷嚏、流涕、鼻塞、鼻痒、鼻黏膜肿胀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末研究组以上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末在生活质量指标日常活动、睡眠、非鼻眼症状、实际问题、鼻部症状、眼部症状、情感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末研究组以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上,对照组显效率28.05%、总有效率74.39%,研究组显效率42.68%、总有效率87.8%,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末IgE、CD4~+、CD3~+、IL-12、IL-12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末IgE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余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末研究组以上含量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灸联合穴位自血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改善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免疫力修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桂枝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用氯雷他定片,观察组用桂枝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鼻塞、喷嚏、流涕、鼻痒等积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鼻塞、喷嚏、流涕、鼻痒等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由IgE介导的,特应性个体接触环境致敏原后发生在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流涕、鼻塞、鼻痒、喷嚏.该病全球发病率达10%~25%,且患病人数仍在逐年增加[1].祖国医学虽无变应性鼻炎之病名,但《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的"鼽者,鼻出清涕也;嚏者,鼻中因痒而气嚏作于声也"所论及的症状涉及变应性鼻炎4大主症中的3个症状——流涕、鼻痒、喷嚏.因此,中医鼻鼽包括现代的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窦炎及血管舒缩性鼻炎[2].笔者近年应用《伤寒论》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颇佳,现介绍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温肺止流丹加减内服联合苍耳子散熏蒸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温肺止流丹加减内服治疗,试验组给予温肺止流丹加减内服联合苍耳子散熏蒸治疗,疗程为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眼部症状(眼痒/异物感/眼红、流泪)和体征评分及症状体征总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7 d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2.86%(29/35),对照组为42.86%(15/35),组间比较,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等鼻部症状评分,眼痒/异物感/眼红、流泪等眼部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及症状体征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试验组对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等鼻部症状评分及症状体征总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2组治疗后的眼部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温肺止流丹加减内服联合苍耳子散熏蒸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单纯温肺止流丹加减内服。  相似文献   

16.
刘新  杜元灏 《河北中医》2021,43(1):140-143
目的观察温阳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R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温阳通窍针法治疗,隔日治疗1次,对照组30例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每日1次。2组均治疗20 d。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鼻塞、鼻痒、流涕、喷嚏VAS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记录2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25/30),2组疗效相当(P>0.05)。2组治疗后鼻塞、鼻痒、流涕、喷嚏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RQLQ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复发率20.0%(6/30),对照组复发率46.7%(14/30),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阳通窍针法治疗AR选穴精简,无不良反应,疗效与氯雷他定片相当,且能改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远期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冬病夏治"拔火罐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冬病夏治"拔火罐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鼻痒、鼻塞、流涕、阵发性喷嚏症状的中医症候积分及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3. 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 7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4. 441,P0. 05);观察组治疗后鼻痒、鼻塞、流涕、阵发性喷嚏咳嗽症状的中医症候积分及RQL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冬病夏治"拔火罐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颗粒治疗脾气虚弱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脾气虚弱型变应性鼻炎有关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予以补中益气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依巴斯汀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者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在流涕、鼻塞及鼻痒等方面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喷嚏积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颗粒口服是治疗脾气虚弱型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在改善喷嚏这一症状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用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替利嗪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在改善喷嚏、流涕、鼻痒及鼻部体征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魏科祥  张璇  曹华 《陕西中医》2019,(7):957-959
目的:探寻针刺翼腭神经节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经诊断为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片及外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组给予针刺翼腭神经节合口服麻黄附子细辛汤。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指标,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评分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翼腭神经节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明显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