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赵江丽  张囡囡  曾毅  李艳  屈云芳 《全科护理》2016,(34):3615-361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于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感染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化疗的白血病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统计两组化疗期间感染发生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病人的焦虑状态,比较病人护理后各项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及焦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情绪功能评分(60.12分±9.87分)、肢体功能评分(70.45分±9.12分)、认知功能评分(80.43分±9.79分)、社会功能评分(47.53分±10.01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白血病化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有利于降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张翠文  苏叶 《全科护理》2014,(31):2915-29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方法]将78例骨折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病房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病人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脑卒中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吞咽功能评分、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改善脑卒中病人的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就诊的23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以及出院后3个月内再次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886,P0.01),观察组病人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7.268,P0.01);出院后3个月内观察组病人心血管事件再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739,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时间,降低病人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陈慧 《全科护理》2012,10(28):2607-2608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72例COPD急性发作期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护理相关费用、病人满意度评分情况、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护理相关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分级护理模式对COPD急性发作病人进行护理,可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护理相关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指导对乳腺癌化疗间歇期病人口服营养补充(ONS)依从性、化疗相关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首次化疗及ONS的乳腺癌病人1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乳腺科化疗常规护理及随访,观察组接受为期3周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指导。在化疗后第3周对两组病人的营养指标、化疗后相关副作用及ONS依从性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ONS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指导能提高乳腺癌化疗间歇期病人ONS依从性,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改善病人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
陈媛 《全科护理》2016,(32):3421-3423
[目的]研究白血病病人化疗的护理对其生存效应的影响,为白血病病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接受化疗的96例白血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化疗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各项分值、30问卷调查(QLQ-C30)各功能分值和各症状分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中分值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30问卷调查(QLQ-C30)各项功能分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各症状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基于化疗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白血病病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加强术后化疗护理对提高病人生存效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彭小玲 《全科护理》2015,(7):638-640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78例AMI病人根据入院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由病人家属直接送入医院,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由急救车接诊入院,按照标准、规范的院前急救、转运护理流程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开始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MI病人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可缩短发病至开始救治时间、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鼻咽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100例鼻咽癌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病人使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采用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QOL)对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病人护理过程中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自我管理效能感、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过程中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综合护理对PICC置管化疗的鼻咽癌病人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初诊并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住院期间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焦虑、抑郁状况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口腔黏膜炎、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期间HAD-A、HAD-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及出院随访3个月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消除负性心理情绪,提高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鼻咽癌放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住院的76例鼻咽癌放化疗病人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准护理。从治疗开始后进行护理7周,比较两组病人放化疗后毒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QLQ-C30)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口腔黏膜炎、张口困难、口干、听力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时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认知功能及情绪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疲倦、疼痛、食欲减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护理可以降低鼻咽癌放化疗病人住院时的毒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发生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长期透析病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前收治的2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4年6月后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的2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原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行全程的精细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长期透析病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围术期采用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效果好,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时间注册(GRACE)系统的分层护理模式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病人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行急诊PCI术的病人1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基于GRACE评分系统采用分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及抑郁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病人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 05)。[结论]基于GRACE评分系统进行分层护理模式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后极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老年结肠癌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肠癌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近期并发症、Karnofsky体能状况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Karnofsky体能状况评分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等营养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极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促进老年结肠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营养状况,促进体能恢复,缩短住院周期,并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86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CNP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病人实施CNP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146例确诊并入院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人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康复效果、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康复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人康复中应用前瞻性护理可提高术后康复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阶段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阶段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应用阶段性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崔兰英  董万霞  魏素芳  李坤芬  刘淑荣 《护理研究》2010,24(6):1455-1455,1458
[目的]探讨层流床在小儿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化疗的白血病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88例,两组患儿化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均相同,观察组化疗期间使用层流床,对照组住院普通病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流床用于白血病患儿化疗方便、经济且可有效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19.
付晓丽  彭英  徐秀丽 《全科护理》2014,(24):2294-229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预防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并发症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00例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治疗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效果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1d第1秒肺活量以及通气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管留置时间、气体停止逸出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模式降低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郑明先 《全科护理》2016,(29):3076-3078
[目的]观察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病人行内镜逆行胰胆总管造影术(ERCP)中的效果。[方法]将84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进行护理,对两组治疗依从性、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病人满意率、鼻胆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依从性、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病人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胆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发生率、胆道继发性感染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胆道病人ERCP治疗依从性,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