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乐的源泉     
心理学家对快乐的定义是:快乐是一种主观上安乐的状态——平衡而内在的感受。当我们快乐的时候,喜欢自己,热爱生活,能够从每一天的工作中得到快乐。快乐隐藏在琐碎的工作及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更多的时候,它不是财富,不是权势,而是一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灵。快乐是一种副产品,是你在做其他事情过程中获取的,是你在忙于自己所热心的事情时  相似文献   

2.
人人都希望快乐,但许多人总是难得快乐。那么,快乐到底是什么?它究竟来自哪里?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会赋予快乐不同的含义。其实,快乐就是一种和谐的心境、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心灵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1内涵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有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和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两种研究范式。前者关注自我实现和人生意义,认为幸福就是人们与真实的自我和谐一致。后者关注人的情感体验,认为幸福就是快乐,是积极情感相对于消极情感体验的优势。随着研究的发展,对幸福感的界定呈现出不同理论框架的整合,越  相似文献   

4.
教训等5则     
健康使人快乐,快乐使人健康 ——[美]爱默生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认为,快乐既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性格。快乐的心情有起有伏,快乐的性格却较稳定。具有快乐性格的人,那怕有不如意的事,仍能乐观面对未来,充满希望。研究证明,快乐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培养快乐性格的一些要素,为人父母者只要在这方面留意...  相似文献   

6.
尼采说:人距自己是最远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类最不了解的是自己。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给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人各出100个问题,测验人们的心灵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结果是占一半以上的人心灵是不快乐的,而且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人们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7.
从事快乐研究的哈佛大学运动心理学教授鲍瑞尔·巴拉克认为,快乐并不取决于美丽的容貌、辉煌的事业,而是一种长期的、深层的心理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又取决于人的基因,有的人先天就倾向乐观,而有些人却郁郁寡欢。  相似文献   

8.
疼痛是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一种主观内在感觉,是我们在一生中经常会遇见的问题。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在欧美有35%的人患有慢性疼痛,世界上每天约550万人忍受癌痛的折磨,中国城市居民中大约57%的人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头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  相似文献   

9.
正每个人都渴望快乐,但快乐的感觉总是稍纵即逝。生活中,很多人的内心充斥着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已经忘记了如何快乐。希望以下9个窍门可以帮助你做个快乐的人。努力传递快乐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像胶水一样,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保存快乐记忆生活中,总会闪过快乐的瞬间。快乐的人往往会将这些瞬间  相似文献   

10.
客观身体形象与主观身体感受对生活满意感的贡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整体自尊和身体感受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两个重要变量.人们对自己身体情况的关注,是一种十分自然的日常反应.关于主观身体感受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待研究的两个问题是,人的客观身体形象和主观身体感受,是否能在整体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生活满意感做出增值贡献;人的客观身体形象和主观身体感受,哪个能够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更好的预测.184名中学生和153大学生共337人参加了本项研究,平均年龄为18.31岁,包括男180人、女155人,2人缺失性别数据.被试填写了测量生活满意感、整体自尊和主观身体感受的5个量表.通过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计算出了客观身体形象指数.结果表明:(1)在整体自尊的基础上,主观身体感受仍可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做出增值贡献;(2)在主观身体感受的两类测量指标中,身体吸引力不能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有效预测,但上周身体感受则可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有效预测;(3)无论是体重偏轻组还是体重偏重组,客观身体形象均不能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有效预测,但主观身体感受可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有效预测;(4)主观身体感受与生活满意感之间的关系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这些结果提示,对于人的主观幸福而言,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考虑到人对客观身体形象的可控性不及对主观身体感受的可控性,因此,引导人们发展积极的主观身体感受,对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快乐的处方     
快乐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目标,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得快乐呢? 有人说,得到会使自己快乐。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因欲望得到满足、企盼变为现实而心满意足、得意洋洋的面孔。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因得到而变得心事重重、寝食难安,有的为了得到而变得卑躬屈膝、诚惶诚恐,还有的因得到而变得贪得无厌、不择手段,甚至无恶不作、杀人越货。  相似文献   

12.
疼痛是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一种主观内在感觉,是我们在一生中经常会遇见的问题.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在欧美有35%的人患有慢性疼痛,世界上每天约550万人忍受癌痛的折磨,中国城市居民中大约57%的人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头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所以至今还有众多患者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而很多病理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研究指出:人是惟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人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这种信息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于结果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思考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全面改善一个人的生活状况、提升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思考使人活得更有尊严.人与动物有很多区别,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会有意识地思考和创造,而动物的一切行为皆出于生存的本能,因此,当人放弃了思想和精神时,就会丧失做人的尊严,这就是“为什么人可以快乐得跟猪一样,而猪却永远不能快乐得跟人一样”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根据大街上过往行人的表现,我们比较容易判断同行人之间是陌生人,还是同事、朋友或者恋人;在热闹的聚会中,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表现得拘谨不安,很少与他人交流,而有些人则显得非常活跃、开心、快乐……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人际交往距离。人际交往距离指的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主观上认为的心理安全距离.在此范围之内,个人感觉安全:超出了这个范围,将会引起个体的焦虑和紧张。  相似文献   

16.
心理隽言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不能替代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的损害不亚于病原微生物。快乐与忧虑结伴,才组成了生活。即使是幸福、快乐一世的人,也会痛苦、忧虑一时;世间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的人是没有的。人生之旅并非坦途。在每一个人流熙攘的十字路口,也许你会碰到红灯,或者绿灯,或者黄灯。意志坚定的人决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渴望快乐,但快乐的感觉总是稍纵即逝。生活中,很多人的内心充斥着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已经忘记了如何快乐。希望以下9个窍门可以帮助你做个快乐的人。  相似文献   

18.
快乐,是一种能力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跨国公司招聘策划总监,应聘者云集。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只剩下三名佼佼者。最后一次考核前,三名应聘者被分别关在一间被监控的房间内。房间内生活用品、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但没有电话,不能上网,三个人的手机也都被收走。考核方没有告知三个人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让耐心等待考题的送达。  相似文献   

19.
快乐,是一种能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跨国公司招聘策划总监,应聘者云集。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只剩下三名佼佼者。最后一次考核前,三名应聘者被分别关在一间被监控的房间内。房间内生活用品、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但没有电话,不能上网,三个人的手机也都被收走。考核方没有告知三个人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让耐心等待考题的送达。  相似文献   

20.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现在的士兵难管,他们总是和干部对着干,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这种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讲是一种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其主观和客观因素。不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逆反心理终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一个人如果经常、反复地出现逆反心理,就会形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以致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久而久之,有这种心理的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