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贤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0):631-632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胃黏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炎症病变。分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和特殊型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痞满”、“痞胀”等范畴。其中以胃痛、上腹胀满、嗳气、纳差、反酸、嘈杂为主要症状。笔者近年来用小柴胡汤治疗本病9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关于痞证的几个问题曾林森(姜堰市卫校225500)“痞”和“痞证”有不同的内涵”.“痞”以自觉胃院部满闷不适,按之而不痛为特征,它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痞证”则是以“痞”为主症的一类病变.痞证的临床辨治,仲景论之甚详,历代医家对其均有精辟见解.个人学...  相似文献   

3.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其病以饥不欲食,食后饱胀,胃脘痞满,甚或作痛为主要特征。该病属于中医“心下痞”、“胃痞”、“痞满”等范畴。清代刘默《证治百问》说:“痞满之‘痞’字,当从‘否’字为是。否满者,即中满之意也。无形之虚气,因营气不能分清利浊,天...  相似文献   

4.
胃炎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和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而糜烂性胃炎在急性、慢性胃炎中都很常见。急性糜烂性胃炎胃镜下表现为黏膜多发性糜烂,可伴有浅表溃疡形成;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息肉状胃炎和痘状胃炎等,其胃镜下表现可见脐样的典型表现,胃黏膜可充血、水肿、轻度糜烂。糜烂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范畴。临床上发病率很高,近年来本人在辩证的基础上用自拟胃痛汤加减治疗糜烂性胃炎120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临床总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在辨证分型、治疗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特点 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固有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蠕动功能减弱。属中医“胃痞”、“胃脘痛”范畴。其发病机理为脾胃虚弱,情志不和,饮食不节,湿热之邪导致肝胃不和,  相似文献   

6.
胃炎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和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而糜烂性胃炎在急性、慢性胃炎中都很常见。急性糜烂性胃炎胃镜下表现为黏膜多发性糜烂,可伴有浅表溃疡形成;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息肉状胃炎和痘疹状胃炎等,其胃镜下表现可见脐样的典型表现,胃黏膜可充血、水肿、轻度糜烂。糜烂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范畴。临床上发病率很高,近年来本人在辨证的基础上用自拟胃痛方加减治疗糜烂性胃炎150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胃痞”等范畴。笔者采用柴芍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痞,其病名首见于《内经》,称为“否”、“痞”、“痞满”、“痞塞”。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日:“备化之纪……其病痞。”《素问·至真要大论》日:“太阳之复,厥气上逆……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指出了本病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故又称心下痞。乃无形之气结于心下,自觉胃脘部有痞闷不舒之感,可见于多种证候之中。对于痞满证治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在《伤寒论》中关于痞证的病因、病理变化及证候的特征都有了简要的记载。由于其病因繁异,  相似文献   

9.
胃痞以胃脘部位自觉满闷阻塞为其主症。"痞"意有二:一指病理上的胃气不通,一指满闷阻塞的症状。纵观当今医学内科教材,多详于胃痛而略于谈痞,或痛痞混论。然证之临床,现今所称之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消化系统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 ,胸膈满闷 ,触之无形 ,按之不痛、望无胀大 ,且常伴有胸膈满闷。得食则胀 ,嗳气则舒。多为慢性起病 ,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绪、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乃中焦气机阻滞 ,升降失和而成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膈。”又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 :“脾不能行气于肺胃 ,结而不散则为痞”。临床上屡见不鲜 ,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型探讨较少。为便于临床治疗有必要作以探讨 ,现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介绍如下 ,以就正于同道。1 饮食停滞型症见 :胃脘痞满…  相似文献   

11.
经典方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及粘膜颜色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胃脘疼痛、痞塞胀满为主,故祖国医学多将其归于“胃痞”、“痞满”、“胃脘痛”等病范畴。近年来笔者试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中所载方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百余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据此谈谈笔者运用经典方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载有五首名为“泻心汤”的方剂,均是针对“心下痞”这个主证而设,其中半夏泻心汤最为重要。该方原治小柴胡汤证误用了泻下药,致使脾胃虚损,外邪乘虚而入,从而形成的寒热错杂、心下虚痞的证候。 心下,主要指胃脘的部位,实际是对胃、肠的统括;痞,是一种自觉满闷的症状,但并不痛。《伤寒论》说是“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可见这“痞”并不是实邪阻滞的结果,按之软而不坚,故说“虚痞”。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还用本方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者”;  相似文献   

13.
崔宝英  仲影 《大家健康》2013,(14):41-42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以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前者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萎缩,以胃窦为主,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后者萎缩性改变主要在胃体,多由自身免疫引起的胃体胃炎发展而来[1]。属于中医学胄脘痛、胃痞、痞胀等范围。1发病原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西医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经典方剂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消化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痞满胀闷、嗳气、嘈杂、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祖国医学多将其归于“胃痞”、“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脾胃虚弱之所以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主要病机,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脾胃虚弱乃是CAG发生的关键。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脾胃气虚患者,治宜补脾行气,常选用《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金匮要略》枳术汤加减治疗。证属脾胃虚寒者,宜选《金匮要略》人参汤(即理中汤)、附子粳米汤化裁。属胃阴不足者,宜选用《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或益胃汤化裁。若纯属阴虚被灼者,可用益胃汤治疗。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兼夹实邪者,当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祛其实邪,再缓图其本。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特征为局限性或广泛性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伴有不同程度的胃分泌功能低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胃脘隐痛或胀痛,痞闷不舒,嘈杂灼热,口苦,黏腻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黄腻,脉弦细、弦滑.近年来我科用自制艾箱灸疗法加黄连温胆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武淑媛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608-1609
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望无胀大,且常伴有胸膈满闷.得食则胀,嗳气则舒.多为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绪、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乃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和而成,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太阴所至为积饮否膈."又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临床上屡见不鲜,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型探讨较少.为便于临床治疗有必要作以探讨,现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介绍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探讨胃痞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胃痞消组和胃复春组,每组各29例。胃痞消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胃痞消治疗,胃复春组采用口服中成药胃复春片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病理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主症和次症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胃痞消组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胃复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方面:胃痞消组和胃复春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93.10%,胃痞消组的疗效优于胃复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黏膜病理学改变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胃痞消组治疗后不典型增生积分下降(P0.05),而胃复春组治疗后不典型增生积分下降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胃痞消组在降低胃黏膜萎缩积分方面优于胃复春组(P0.05)。【结论】胃痞消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疗效,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和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1989年全国第五届脾胃病学术交流会上把CAG的中医病名拟为”胃痞”。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尚未阐明,多采用对症治疗,多数学者认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而且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表明CAG病变能够逆转。笔者将近5年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的中医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复方陈香胃片、三九胃泰和快胃片为治疗胃病的常用药。复方陈香胃片具有制酸止痛 ,行气散结之功效 ,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慢性胃炎、胃酸过多等症。三九胃泰消炎止痛、理气健胃。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快胃片温中和胃 ,有主治呕吐酸水、胃腔满闷、胃炎、胃痛之功效。为研究微量元素与其病因学的联系 ,我们对三种胃药进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同时作出相关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复方陈香胃片 (四川佳能达攀西药业有限公司 )、三九胃泰 (深圳南方制药厂 ,批号 2 0 0 2 0 630 )、快胃片 (青岛国风药业…  相似文献   

20.
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胃脘痛”、“痞证”等,笔者认为基本病机为脾胃虚损,气滞血瘀,郁热化生,采用安胃汤(黄芪、丹参、生地、公英、白芍、败酱草、白术、麦冬、枳壳、莪术、三七)治疗36例,显效1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6.11%,提示本方具健脾益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