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个性特点,以及根据DSM-Ⅳ划分的ADHD各亚型的个性特点。【方法】采用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6名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及其亚型诊断的患儿和76名健康儿童进行测试。【结果】ADHD组在精神质(P)、神经质(N)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内外向(E)、掩饰性(L)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个性倾向上,ADHD组的内向/倾向内向、不稳定/倾向不稳定以及精神质/倾向精神质所占比例明显较对照组多(P0.01)。不同亚型ADHD在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掩饰性(L)维度分各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个性倾向上,PI型不稳定/倾向不稳定,内向/倾向内向所占比例较高(79.3%,51.6%),高于CT型和HI型。CT型患儿精神质型所占比例较PI型及HI型高。【结论】ADHD儿童个性有其独特性,个性倾向内向、情绪不稳定,各亚型个性倾向不同,在对ADHD儿童进行治疗和干预时应注意其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和第5版(DSM-5)在诊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上的异同,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3月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多动症门诊就诊的所有疑似ADHD儿童。所有儿童均采用DSM-Ⅳ和DSM-5两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根据患儿症状分为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ADHD三个亚型,比较两版诊断标准的临床效果。结果 DSM-Ⅳ和DSM-5对所有疑似患儿的诊断率以及对ADHD亚型的区分有较高的符合率,且诊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1,P=0.076)。结论 DSM-Ⅳ和DSM-5在诊断ADHD各型上均有较高一致性。实际工作中DSM-5通过发病年龄的改变、举例说明的描述使每个条目的实际意义更加明确,更适合临床医师对于ADHD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4.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其分型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动症量表和儿童注意力测试仪在儿童ADHD及其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380例拟诊为ADHD的 6 .5~ 11岁儿童分别采用Conners简明问卷和根据DSM IV标准制定的多动症量表 ,以及儿童注意力测试仪进行测查 ,对照量表与测试仪的阳性率 ,分析注意力测试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ADHD各亚型发生率 ,注意障碍为主型占 5 7.1% ,多动 /冲动为主型占 7.1% ,混合型占 35 .8% ;注意力测试仪测试结果 ,注意力缺陷总阳性率为 78.4 %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8.4 %和 88.3% ;不同亚型ADHD患儿的注意力缺陷的阳性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78,P >0 .0 5 ) ,而不同严重度组别儿童的注意力测试缺陷的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2 2 .37,P <0 .0 1)。 【结论】 Conners量表仍不失为较好的筛查工具 ,而根据DSM IV制订的注意缺陷 /多动量表则便于亚型诊断 ,两者可互补使用 ;注意力测试仪只能作为ADHD诊断时的辅助依据 ,不能替代量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242例分型诊断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4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进行临床分型,探讨其可能存在的疾病规律和临床意义. [方法]对镇江城区小学生ADHD流行病学调查检出的242例ADHD儿童按DSM-Ⅳ量表同时作分型诊断与调查项目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ADHD患儿中注意缺陷为主型(predominantly inattentive type,PIT)为119例,占49.17%;多动冲动为主型(hyperactive-impulsive type,HIT)为36例,占14.88%;混合型(combine type,CT)为87例,占35.95%.各型均为男生多于女生,低年级HIT较高年级多;高年级PIT较低年级多.无论男生或女生PIT型随年龄增长均呈增高趋势,CT型均无明显改变,HIT型女生随年龄增长呈降低趋势,男生无明显改变.ADHD患儿中以PIT型最多,HIT型最少,CT居中. [结论]随着年龄增长,PIT型有逐渐增高趋势,提示对低年级HIT型患儿宣早期进行主动注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环境心理影响因素与三个亚型之间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主要症状: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和学习困难等在儿童期其它发育和行为性疾病中亦可存在,仔细观察和区分这些症状的行为特征,有助准确诊断,该文就与AD-HD有关疾病的症状鉴别诊断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治疗是矫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重要措施之一。既往药物治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学龄儿童,对学龄前儿童关注较少。近年来进行的采用对照设计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精神兴奋剂利他林治疗学龄前儿童ADHD有效,副作用轻微。建议对行为治疗效果欠佳或症状严重的3岁以上学龄前儿童给予利他林治疗,同时注意防止和正确处理用药过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诊断方法。方法:对家长或教师认为“多动”的6-11岁儿童198例,采用DSM-Ⅳ的标准,持续性注意测验(CAT)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分别作诊断。结果:3种方法诊断为ADHD的分别有110例,105例和103例,相应占5.6%,53.5%和52.0%,后二者分别与前者比较差异无无显著性(χ^2分别为0.25和0.50,P均>0.05),CAT和TSQ与DSM-IV诊断比较,分别有96.2%和97.1%,为符合与基本符合,CA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8%和93.4%,PSQ的三项相应为90.9%,94.3%和92.4%。结论:CAT和PSQ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相近或高于目前最常用的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的76.0%,92.9%,82.1%,对DSM-IV诊断标准具有客观的补充作用,值得试用以至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气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气质特征及其在ADH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中国学龄前儿童气质量表(CPTS)及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STS)对65名ADHD患儿及59名正常儿童进行测查。结果:现代化且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ADHD组中麻烦型及中间近麻烦型的比例明显增多。ADHD组在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持久性,心境、反应强度,注意力分散这七个维度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DHD DSM-Ⅳ亚型之间的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活动水平和持久性两个气质维度是ADHD的危险因子。结论:ADHD儿童的气质有其独特性,其气质类型比正常儿童消极,活动水平和持久性两个气质因子对ADHD的发生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云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病率流行病学情况并探索ADHD患儿的临床分型。【方法】使用美国精神障碍(DSM-Ⅳ)ADHD诊断标准制定的DSM-Ⅳ症状量表作为评定学生在学校的行为症状问卷;同时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作为评定学生在学校外的行为问卷,对云南汉、彝、傣、哈尼等四个不同民族有代表性的九所小学5650名学生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将其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Ⅰ)、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及混合型(ADHD-C)三个表型,无的为正常组。【结果】5650例儿童经PSQ筛选阳性者971例(17.18%),经教师用DSM-Ⅳ量表筛选阳性者636例(11.26%);二者均为阳性,符合DSM-Ⅳ标准儿童402例,诊断为ADHD,总体患病率为7.12%;其中男290例(5.13%),女112例(1.98%);男∶女=2.59∶1。汉族儿童患病率为7.5%,少数民族儿童总体患病率为6.04%,其中傣族为3.36%,哈尼族为4.62%,彝族为8.90%,各民族儿童间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亚型分布:ADHD-I占42.79%,ADHD-HI占11.44%,ADHD-C占45.77%。【结论】四民族儿童间ADHD患病率不同,提示ADHD发病与各民族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状的行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缺陷和多动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i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其多动症状的行为特征是:多动无明确的目的性;多动难以自我控制。表现为多动症状不受环境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和限制,行为冲动任性和症状的反复性;各年龄阶段多动行为表现各异。熟悉和掌握ADHD多动症状的行为特征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了解和掌握多动症状的出现时间、发展趋势和预后,则有助于对患儿进行及时的行为干预和诊治。  相似文献   

1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病学综合征。在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该病人数占三成以上,甚至多达一半[1]。美国的有关研究显示,以1994年出版的美国精神病协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标准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青少年患者共患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5年5 — 6月,在浙江省宁波市分层随机整群抽取2 133名中学生进行ADHD共患睡眠障碍评估,通过诊断性面谈确定符合ADHD诊断的青少年272例,以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 – 父母版(SNAP-IV)、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一般情况表进行问卷调查,按有无睡眠障碍分为无睡眠障碍组(181例)及伴睡眠障碍组(91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ADHD症状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无睡眠障碍组平均年龄(14.27 ± 1.15)岁,低于伴睡眠障碍组的(14.62 ± 1.10)岁;睡眠障碍组中学习压力应对困难占13.2 %,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的5.0 %;无睡眠障碍组的母亲文化水平大学以上的占22.1 %,高于睡眠障碍组的14.3 %;无睡眠障碍组与睡眠障碍组的注意缺陷评分(14.88 ± 3.95 vs 16.21 ± 4.25)、焦虑评分(31.67 ± 7.56 vs 38.31 ± 9.20)及抑郁评分(11.42 ± 8.23 vs 21.41 ± 9.83)比较,无睡眠障碍组均低于睡眠障碍组,两组多动障碍及对立违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高注意缺陷评分、高焦虑、抑郁评分是ADHD青少年共患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结论  ADHD共患睡眠障碍与注意缺陷症状及焦虑、抑郁等其他共患症状有关,对睡眠障碍的干预应采取综合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约为 11.5 % ,这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故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 ,该文对目前国内外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拟为诊断和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约为11.5%,这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故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该文对目前国内外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做一综述,拟为诊断和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方妍彤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9):74-74,8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据国内外报道本病患病率为3%~9%,男女之比为(4~9):1。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根据症状维度将ADHD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3个亚型[引。不同的亚型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儿童自身及其家庭特点,以了解其可能的环境病因。方法60名ADHD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受试本人及家庭特征;应用SAS56.12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儿童有显著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偏食、咬指甲、母性格及父子关系为显著危险因素,即儿童存在偏食及咬指甲,母性格不开朗及父子关系不亲密时。患ADHD的危险性较大。结论 儿童不良生活习惯及家庭环境可促使ADHD的发生。矫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及行为,改变母亲恶劣性格及培养良好的父子关系可能减少ADH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及家庭情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自身及其家庭特点,以了解其可能的环境病因。[方法] 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IV)ADHD诊断标准确定病例组儿童60名;按年龄、性别1:1匹配正常对照组儿童。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受试本人及家庭特征;应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X^2检验、Logistic比回归分析。[结果] ADHD偏食/挑食史、咬指甲、ADHD阳性家族史、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父母意见、父母养育方式、父母性格等12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儿童有显著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偏食、咬指甲、母性格及父子关系为显著危险因素,即儿童存在偏食及咬指甲,母性格不开朗及父子关系不亲密时,患ADHD的危险性较大。[结论] 儿童不良生活习惯及家庭环境可促使ADHD的发生。矫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及行为,改变母亲恶劣性格及培养良好的父子关系可能减少ADHD的发病。  相似文献   

20.
通过10余年来对前额叶回路的研究,认为回路对大脑皮层功能活动有着强化和抑制双重调节作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理学基础与此相关。多巴胺在儿童发育过程中起积极作用,多巴胺的浓度在儿童两岁时达高峰,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多巴胺浓度可通过其代谢产物香草酸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而测定。多动水平与尾状核高浓度的香草酸有关,中枢神经兴奋剂的应用可导致脑脊液中香草酸的降低,这可能与通过减少尼氏小体对多巴胺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