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抗原(HLA)-A基因多态性与福建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关系.方法:以93例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例组)为研究对象,以同一地区84例健康人为对照人群(对照组),采用DNA测序分型技术(SBT)对HLA—A等位基因精确分型,计算各组等位基因频率.对对照人群等位基因分布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应用遗传统计方法进行关联分析,确定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的易感基因及基因型.结果:HLA—A等位基因差异显著性检验:病例组A*24(20.33%vs9.52%,x^2=7.938,P=0.005),A*2402(19.23%vs8.33%,x^2=7.212,P=0.009)和A*01(5.49%vs1.19%,x^2=4.878,P=0.027),A*0101(4.95%vs0.60%,x^2=5.955,P=0.015)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A*33(3.85%vs9.52%,x^2=4.587,P=0.032),A*3303(4.40%vs9.52%,x^2=4.440,P=0.032)基因频率也低于对照组.等位基因多因素分析:HLA—A*24主型(OR=2.397,95%CI:1.206~4.766,P=0.0126)和A*2402亚型(OR=2.685,95%CI:1.306~5.521,P:0.0072)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基因型多因素分析:A2402(OR=3.254,95%CI:1.320~8.021,x^2=6.5703,P=0.0104)和A0201(OR=2.411,95%CI:1.147~5.068,x^2=5.399,P=0.0203)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基因型剂量一效应关系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与H1A—A2402基因型剂量线性相关(OR=2.020,95%CI:1.095—3.728,x^2=5.0624,P=0.0244).结论:HLA-A*2402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存在阳性关联,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形成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
杨利英 《海南医学》2005,16(9):123-12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A组)及糖尿病不合并脑梗死(B组)与正常对照组(C组)的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与C组相比,血TG、ApoAl、ApoB、HDL及BG值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血CHO值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相比,血TG、BG、HDL值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血CHO、AopAl、ApoB值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比,CHO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BG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TG、HDL、AopAl、ApoB两组间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高血压检出率A组53.2%,C组39.2%,二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血TG升高、HDL及AopAl的降低、高血压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时,降低高TG血症,升高血HDL及AopAl、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拉米夫定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及对拉米夫定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血清标志物、HBVDNA含量、ALT水平以及YMDD变异检测。结果170例患者中检测出B基因型135例(79.41%),C基因型34例(20.00%),BC混合基因型1例(0.59%)。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B基因型与C基因型患者血清HBeAg阳性分别为113例与28例(x^2=0.04,P〉0.05),HBVDNA〉10^7拷贝/mL分别为106例与29例(x^2=0.77,P〉0.05),ALT〉120u/L分别为86例与10例(x^2=13.02,P〈0.05)。拉米夫定治疗24—48周时,B基因型和C基因型患者血清HBeAg阴转率各为24.78%和28.57%(x^2=0.20,P〉0.05),抗-HBe阳转率各为14.55%和15.88□(=x^2=0.31,P〉0.05),HBVDNA阴转率各为73.33%和55.88%(x^2=3.93,P〈0.05),ALT复常分别为77.04%和58.82%(x^2=4.61,P〈0.05)。拉米夫定治疗32—144周时,77例患者发生YMDD变异,变异发生率为45.29%,其中rtM204V型变异35例(20.59%),rtM204I型变异25例(14.71%),rtM204V/rtM20I型变异16例(9.41%),并有35例伴rtL180M突变。B基因型与C基因型患者发生YMDD变异各为61例与16例(45.19□与47.06□)(x^2=0.04,P〉0.05)。结论衡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存在B型、C型以及BC混合型,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并与肝脏疾病的活动性相关;B基因型与C基因型患者HBVDNA栽量、HBeAg表达、以及HbeAg/HBeAb的转换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拉米夫定对B基因型患者的疗效优于C基因型;YMDD变异发生率与基因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吉他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94例小儿肺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吉他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结果吉他霉素组(A组)48例,总有效率91.6%,阿奇毒素组(B组)46例,总有效率9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x^2=0.843):不良反应总人数A组4/48例,B组12/46例,两组不良反应总人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x^2=9.983):〈3岁年龄段不良反应总人数A组3/48例,B组10/46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x^2=4.710);≥3岁年龄段不良反应总人数A组1/48例,B组2/46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疗效相当,但从两组不良反应总人数及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总人数比较看,吉他霉素宜于低年龄组,阿奇霉素宜于年长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对197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尼莫地平+卡马西平)70例,B组(尼莫地平)63例,C组(卡马西平)64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B、C三组治疗偏头痛总有效率分别为71.4%、46.0%、48.4%,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脑梗死32例、脑出血36例患者的血脂,并与健康人30例作比较。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显著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明显降低(P<0.01,P<0.05)。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B明显增高(P<0.01,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脂质代谢紊乱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脑出血患者存在部分脂质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更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病人30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常规开颅减压术(A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脑疝复位术(B组)及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小脑幕裂孔切开术(C组)三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3组疗效。结果:预后:A组与B组、B组与C组、A组与C组分别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01)。死亡率:A组与B组、A组与C组分别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01)。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并发症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01),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更适合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小脑幕裂孔切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脑电图检测和临床转归,观察甲基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单剂及联合冲击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甲基泼尼松龙(A组)、环磷酰胺(B组)、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c组)冲击治疗;动态观察脑电图改变、SLE疾病活动指数、血清补体C3、IgG含量及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转阴率,评估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6个月后显效的15例患者脑电图完全恢复正常者13例;好转的11例患者中4例恢复正常;无效的10例患者轻度异常2例,中度异常4例,重度异常2例。(2)治疗后1、6个月后3组SLE疾病活动指数降低、血清补体C3、IgG含量及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转阴率均增高,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而且C组的上述指标变化显著优于A、B两组(P〈0.05或0.01);(3)治疗1、6个月后,C组显效率(40%/60%)明显高于A组(14%/28%)、B组(17%/42%),P〈0.05或0.01;A、B两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疗效优于单剂冲击治疗.脑电图改变与临床改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及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方法将66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分为3组,各22例。A组给予奥美拉唑、枸橼酸莫沙比利口服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C组给予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及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共治疗4周。各组分别于治疗1周和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周后,A组、B组和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9.1%、68,2%和72.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0、0,各组间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A组、B组和C组有效率分别为72.7%、86.4%和95.5%,C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x^2=4.247,P〈0.01);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4%、27.3%和4.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x^2=6.844,P〈0.01)。结论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及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评价胆囊手术的不同术式与效果。方法 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B组)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C组)各200例,同时观察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输液天数和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出血量A组最多,与B组、C组相互比较p〈0.001(x^2=261.889),B组与C组比较p〉0.05(x^2=5.647);手术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相互比较p〈0.01,但B组与C组均显著低。结论综合分析,C组优于A、B两组,C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微创手术适合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我院入院时诊断为脑肿瘤的34例脑脓肿从临床及鉴别诊断上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认识脑脓肿。方法:回顾我院十年入院病例,通过手术及病理诊断方法明确诊断。结果与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及注重临床表现有助于减少脑脓肿误诊为脑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伴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方法随机选择41例单纯脑梗死、44例伴高血压病的脑梗死、38例伴糖尿病脑梗死、42例伴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脑梗死患者,以133Xe吸入法测定脑血流量,并在恢复期复查。结果另3种类型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下降均较单纯脑梗死明显,P<0.05~0.01;巨以伴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脑梗死患者尤明显,与其他类型比较,P<0.01;恢复期单纯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与正常对照组相似,而其他类型脑梗死虽改善,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且以伴糖尿病和高血压病者脑血流量恢复最差。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进一步减少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脂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血脂水平差异。方法对183例脑梗死患者、同期住院的45例脑出血患者及15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TC、TG、LDL较对照组增高(P<0.05、P<0.05、P<0.01),HDL较对照组低(P<0.05);脑出血组HDL亦较对照组低(P<0.05),但同脑梗死相比较,TC、LDL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TC、TG、LDL及低HDL水平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相反低TC、LDL水平则可能存在脑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后脑水肿是一种继发性病理状态,可使颅内压增高,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本文阐述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目前治疗脑水肿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淀粉样脑血管病(CAA)引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CAA引发的23例脑出血患者,均行头颅CT、MRI及SWI检查,计算颅内出血的体积、进行入院及出院时GCS评分及出院时mRS评分,进行预后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结果 CAA引发的脑出血有自发性、多灶性及短期复发的特点,头颅CT对新鲜出血敏感,MRI对新鲜出血和陈旧性出血均可显示,SWI显示皮质及皮质下有多个微出血灶,而基底节区、脑干、小脑无微出血灶。结论 CAA是非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原因;SWI示脑出血特征性表现可作为诊断依据,GCS评分出院比入院增加,出院时mRS评分与入院时GCS评分及脑出血体积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30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头颅MRA检查,根据MRA所提示脑动脉狭窄的检查结果分为狭窄组(n=125)和对照组(n=105)。调查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等危险因素,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测量患者的血生化指标。结果狭窄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胆红素、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史狭窄组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狭窄组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狭窄组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性脑梗死脑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中,血清糖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厉向  张旭  金得辛  周赛君  夏君慧  叶好好 《浙江医学》2009,31(2):136-138,15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146例脑梗死患者ACE基因插入/缺失(D/I)多态性,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主要动脉血流速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ACEDD基因型频率为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P〈0.01)。观察组ACEDD基因型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DI、II基因型MCA的V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MCA狭窄且脑梗死发病年龄〉60岁者的ACEDD基因型频率为0.5,明显高于发病年龄≤60岁者(P〈005)。前者MCA中重度狭窄的ACEDD基因型频率为485%,明显高于同基因型发病年龄≤60岁者的11.1%(P〈0.05)。结论年龄在60岁以上ACEDD基因携带者可能是通过引起脑动脉狭窄性改变而致脑梗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差异。方法 收集脑梗死病例72例、脑出血病例65例、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3例,对其血清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病人TC高于对照组(P〈0.05) ,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组病人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TC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间比较,脑梗死组TG、TC显著高于脑出血组(P〈0.01) 。结论 脑梗死与脑出血血脂代谢异常,TG、TC与脑梗死呈正相关,与脑出血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与脑疝后脑梗塞预后有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脑疝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发病时GCS评分、发病时中线结构移位程度、发病时大脑脚池、环池受压程度、脑梗塞的大小等因素与脑疝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疝后脑梗塞发生时大脑脚池、环池明显受压者16例,GCS评分低于5分者13例,大面积脑梗塞者14例,它们均与脑疝后脑梗塞的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脑疝后脑梗塞发生时大脑脚池、环池受压明显,GCS评分低及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预后差对脑疝后脑梗塞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湛长青  费世早  陈宗胜  徐文锐  葛靓 《西部医学》2023,35(10):1533-1536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SCVD)患者中脑微出血(CMBs)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及影响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120例SCVD患者行前瞻性研究,其中33例纳入CMBs阳性组,87例纳入CMBs阴性组;入组后均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析脑小血管病患者CMBs及其他传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 CMBs阳性组MMSE总分及其四个子项内容包括: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及语言能力评分均低于CM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MBs阳性、Fazekas评分、年龄是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CVD患者微出血病变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