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胃镜对胃部恶性肿瘤进行诊断的临床方法及意义。方法:对经胃镜检查以及病理活检诊断为胃部恶性肿瘤的221例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胃癌病例中男女比例为3.69:1;平均发病年龄为60.13岁,胃恶性肿瘤累及部位以胃窦、贲门和胃体最为多见;胃恶性肿瘤分型中以Ⅲ型溃疡浸润型和Ⅱ型溃疡型为最多;病理组织学分型中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为最多。结论:对胃部恶性肿瘤运用内镜进行临床诊断需要在熟练掌握病理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病理组织学活检结果,以提高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率,及早开展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窦黏膜活检病理变化是否具有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347例患者胃窦黏膜活检病理改变与H.pylori的关系。H.pylori感染以快速尿素酶和Giemsa染色确定。并比较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组疾病在急性炎症、中~重度浅表炎症、淋巴滤泡增生及肠化4项指标对H.pylori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347例患者有206例H.pylori阳性,阳性率为59.4%。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及慢性胃炎患者H.pylori感染者急性炎症、中~重度浅表性炎症、淋巴滤泡发生率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者(P<0.01),肠化与萎缩无显著性差异;胃溃疡患者H.pylori感染者中~重度浅表性炎症、淋巴滤泡及肠化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H.pylori感染中~重度浅表性炎症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者。3组疾病的4项指标阳性预测值(51.6%~100.0%)均优于阴性预测值(23.0%~58.6%);除慢性胃炎组肠化阳性预测值(51.6%)较低外,其余病理改变对H.pylori感染阳性预测值均>80.0%,其中胃溃疡组阳性预测值最高。结论胃窦黏膜活检病理配合其他检测手段对H.pylori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符合率。方法:分析67例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6例胃癌手术的病理诊断,对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胃镜下诊断为CAG的67例患者仅有18例与病理诊断腺体萎缩相符,22例出现肠化,萎缩伴肠化13例。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26.86%。结论: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确诊,不仅要关注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也不应忽略内镜下结节样病变,并在内镜指导下进行病理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早期胃癌是指癌肿侵及粘膜及粘膜下,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临床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早期诊断较困难。需借助纤维胃镜、X线及细胞学检查方能做出正确诊断。我院从1980年开始,共做纤维胃镜检查4850多例,检出胃癌283例,其中早期胃癌16例.占5.65%,现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6例早期胃癌中.男12例,女4例,年龄为26~65岁。其中浅表隆起型7例,糜烂型炎性表现5例,溃疡型4例。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腺癌12例,溃疡恶变2例,高疑癌2例。手术病理证实,14例为腺癌,2例为溃疡恶变。16例患者中,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纳差11例;上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提高CAG的诊断率。方法:分析86例胃镜诊断为CAG和(或)病理诊断为CAG的病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胃镜下诊断为CAG倾向的26例病人,其中17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符合率为65.4%,病理诊断为CA的病人占72例,其中胃镜诊断为CAG倾向者15例,仅占20.1%,CAG患者的HP感染率为97%。结论: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CAG的一致性存在较大区别,大部分患有CAG的病人在胃镜下,其特征性表现被其他病变掩盖。提高对病变的边缘及周边黏膜组织进行仔细观察并进行活检,有助于提高CAG患者的疾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胃镜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活检)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外科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方法:对经组织病理确诊的5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符合率。结果胃癌患者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症状相似,胃镜活检对胃癌的确诊率为87.93%。结论:内镜活检虽能在术前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快速诊断,但是由于取材所限,反映病变性质不够全面,对恶性肿瘤诊断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标本病理检查诊断胃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内蒙古赤峰市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确诊的62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胃镜活检、术后标本病理检查,以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确诊率、病理类型、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病理分化程度诊断结果.结果 胃癌术前胃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喷洒亚甲蓝对萎缩性胃炎并肠上皮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126例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病例常规活检后予0.5%亚甲蓝作黏膜染色,对异常染色区追加活检,对比分析染色前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①普通胃镜直视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0.3%,染色胃镜直视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5.4%;②染色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检出率77.8%,不典型增生检出率38.1%,均较染色前有所提高(P<0.01).结论:染色胃镜对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优于普通胃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病中医证型与消化性溃疡分类、溃疡分期、胃镜征象、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从而为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经中医辨证分型,并行胃镜检查、H.pylori检查。对中医证型与消化性溃疡分类、溃疡分期、胃镜征象、H.pylori感染的关系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医证型与西医溃疡分类的构成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期中胃热炽盛型34例,愈合期和癖痕期中肝胃气滞型58例,均明显高于同期其他证型(P均0.05)。各中医证型胃镜下溃疡面积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胃气滞、瘀阻胃络及脾胃阳虚患者胃黏膜水肿,溃疡色泽白,溃疡面覆白苔为主;胃热炽盛及寒邪犯胃患者胃黏膜水肿,溃疡色泽黄,溃疡上覆黄苔为主;胃阴亏虚患者黏膜溃疡色泽白,溃疡面上覆白苔为主;食滞胃肠患者黏膜水肿,黏膜色泽黄,溃疡上覆白苔为主。胃热炽盛及肝胃气滞患者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88.46%及71.23%,胃热炽盛型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胃镜检查观察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病变情况,不宜作为中医证型判断标准,可作为望诊之延伸应用于临床,可为中医辨证提供一定的客观化指标,提高对消化性溃疡病中医辨证治疗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刘淼  杨燕 《新中医》2001,32(11)
1病例报告 男,42岁.以"上腹不适伴反酸2个月"于2000年4月22日入院.病人有腹胀、恶心,无腹痛及呕吐,无呕血、黑便,对症治疗可改善.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腹平软,上腹部深压痛(+),粪潜血().胃镜检查示胃窦前壁见一2.5cm×2cm×1cm椭圆形隆起性病变,表面黏膜无异常,可见桥状皱襞,质较硬,提示:①慢性浅表性胃炎;②胃窦黏膜下病变(可能为平滑肌瘤).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近端前壁偏小弯侧可见一直径约2.5cm类圆形隆起性病变,光滑、边界清,基底部无蒂,提示胃窦近端前壁小弯侧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平滑肌瘤的可能性大).拟诊:胃平滑肌瘤.因临床及胃镜均支持平滑肌瘤之诊断,且患者有胃癌家族史,故予行平滑肌瘤切除术.术中探查于胃窦小弯侧前壁可扪及2.5cm×2cm大小的肿块,可移动,周围淋巴结阴性.采取楔形切除病变,剖检肿物见顶部黏膜有表浅溃疡,黏膜下层可见约3cm×2.5cm×1.5cm之椭圆形、包膜完整的包块,质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切开后见淡黄色脂肪组织.术中冰冻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均证实为胃窦部黏膜下脂肪瘤.病人术后恢复好,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微探头超声(MPS)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评价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普通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患者60例,并行内镜超声微探头检查进一步确诊,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采用ESD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术后3,6和24个月进行复查。结果 6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病变位于食管21例(21%),贲门部5例(5%),胃底25例(26%),胃体9例(9%),胃角3例(3%),胃窦21例(21%),十二指肠14例(14%),分别来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MPS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88%)。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平均手术时间55~138 min,出血量均少于100 m L,完整切除率97%,未发生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随访2年未发现局部复发病例。结论 MPS检查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王军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64-65
目的:分析探讨青年人胃镜活栓诊断为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1998年至2009年经胃镜病理活检及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青年胃癌(≤35岁)标本共62例,对其临床特点、发病率、病理类型分期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青年胃癌占同期诊断胃癌患者4.2%,其发病年龄轻,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较早发生转移,容易误诊.组织类型以低分化腺癌、黏液细胞癌为主,组织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确诊后大多已属晚期,预后差.结论:对青年胃癌要提高认识,加强对其胃外表现和转移症状的认识,尽早诊断、治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3月天津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CAG的1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H.pylori检测,分析CAG中医证型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对胃窦、胃窦部萎缩和胃体部萎缩行病理检查发现,各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各证型间H.pylori感染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H.pylori感染阳性率方面,脾胃湿热证最高,可达到23.1%(25/108),其次是脾胃虚寒证占18.5%(20/108),肝郁气滞证占17.6%(19/108)。结论:CAG的证型分布与H.pylori感染、萎缩部位密切相关,CAG中最为多见为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是H.pylori感染的病理基础,可以以此为依据对患者开展中医药治疗,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220例胃病患者的胃电图与胃镜诊断的符合率、中医证型的关系及胃病与耳部胃、十二指肠穴位电阻的关系。结果:胃电图与胃镜诊断总符合率为73.15%,其中胃炎及胃癌符合率为80%,溃疡病的符合率在53~70%之间。耳穴位电阻值低于对照点及健康人相应穴位的电阻值。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胃虚寒及脾胃虚弱兼气滞型为多。  相似文献   

15.
51例早期胃癌的胃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镜及病理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检查,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肿瘤在贲门部28例(55%),胃体部11例(22%),胃窦部9例(18%),胃角部3例(6%);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最多为30例(59%)。结论上腹不适及疼痛是早期胃癌的常见症状,特别是癌前病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认真仔细地进行胃镜和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发现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超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胆囊隆起性病变与B超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B超的检出率为100%,23例中22例为胆囊息肉,1例为胆囊肿瘤;23例手术后诊断均为胆囊息肉,病理诊断12例为乳头状腺瘤,11例为胆囊息肉。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2%。结论:B超检查胆囊隆起性病变价值肯定,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胃癌组80例及对照组118例服用胃超声快速显像液后进行 B 超检查,并与胃镜、活检、X 线钡餐检查、手术诊断胃癌进行符合率比较。结果:胃癌组、对照组优良显像率分别为90.0%、94.9%。与胃镜,活检、X 线、手术诊断的一致率分别为93.9%、95.2%、94.7%、97.1%.P 均>0.05。服显像液还能清楚地观察胃壁的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诊断早期胃癌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8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检查,对可疑病灶与病灶周围组织活检,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肿瘤以胃窦部分布最多见为21例(56.8%),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最多为18例(48.6%),癌灶周边组织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病变。结论对于怀疑早期胃癌的患者,特别是有癌前病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早作胃镜检查,必要时行活检,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且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为对照,分析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20例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活检及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确认为胃浸润癌的患者116例,其中电子胃镜活检确诊28例,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79例,两者占92.2%;对于肿瘤2 cm、肿瘤高~中分化及内镜Ⅱ分型的患者,电子胃镜活检的相符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轻~中度胃炎患者,电子胃镜活检准确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胃镜病理诊断可发现大部分胃部病变患者,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病变加重的可能性很大;肿瘤2 cm、肿瘤高~中分化、内镜Ⅱ分型及重度胃炎都会使电子胃镜活检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相符率下降,故在临床上应对患者定期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准确诊断出患者胃部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学检查对胃癌诊断效果对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胃癌患者30例临床资料,患者均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结果:外科病理诊断管状腺癌、黏液腺癌、乳头状腺癌、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准确率均明显高于胃镜活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活检对于胃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是对于不同类型胃癌的诊断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