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种檀香生长过程中挥发油含量及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小萍  杨小持 《中药材》1989,12(2):38-40
檀香(Santalum album Linn)原产于印度马来半岛、澳大利亚、印尼等地。心材和檀香油供药用,具有理气、和胃等作用,又为珍贵香料,经济用途广泛。自六十年代,广东从国外引进檀香试种,经多年栽培并获成功。为了解我省引种檀香生长过程中挥发油含量及其组分的动态关系,我们对广东省湛江南药场引种的檀香分别在不同年龄、胸径、部位的植株上,采样进行挥发油含量测定及其薄层分析,为合理采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檀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生药学鉴定、栽培技术、质量研究、炮制加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檀香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引种栽培和开发檀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湛江南药场檀香引种栽培技术及生物学特性。檀香种子砂藏一个月后播种,出苗率高;一对真叶时移植育苗,成活率高,生长快;苗高30~50厘米时定植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印尼和广东湛江产檀香,印尼和云南产爪哇白豆蔻对肠道运动功能的作用趋势一致,其抑制作用强度相同。越南高山肉桂和广东传宜肉桂的镇痛作用相近。越南和云南产马钱子镇痛作用接近。印尼与海南产大风子均未见抗皮肤真菌作用。结合中药化学研究报导结果。认为上述几种引种栽培“南药”可以逐步代替进口“南药”入药用。  相似文献   

5.
檀香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刚  颜仁梁  罗佳波  林励 《中药材》2003,26(8):561-562
檀香为檀香科植物檀香SantalumalbumL 的树干心材〔1〕,长期以来 ,我国使用的檀香多为从印尼、印度进口的药材 ,但近期在市场上偶见澳洲檀香。澳洲檀香原植物为S stictum ,该药材未收入中国药典。为评价澳洲檀香的药用价值 ,笔者采用GC MS联用技术对印尼、印度产檀香和澳洲檀香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1 材料与仪器药材 :印尼产檀香、印度产檀香、澳洲产檀香均购于广东省药材公司 ,经广州中医药大学黄海波副教授鉴定 ,印尼及印度产者原植物均为檀香San talumalbum ,澳洲产者原植物为Santalum stictum。仪器 :Agilent 6 890NGC 5 …  相似文献   

6.
自然生长檀香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檀香(Santalnm album L.)系檀香科植物的心材。具理气、和胃之功效。又是高级香料及雕刻工艺品的珍贵材料。檀香原产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地区。据资料记载:“檀香主要生长在海拔600~1000m的丘陵山地,年降雨量600~1000mm,阳光充足,干爽无霜冻,年温在10~35℃之间,富含铁质的红色土壤”。1968年湛江南药场引种试种檀香,植后三年开花结果。其果实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1978,(2)
檀香Santalum album L.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檀香木芳香坚实,是名贵的香科,又供药用,并是雕刻工艺的高级原科。我园于一九六二年首次引入少量檀香种子,培育出幼苗五株,并于一九六五年开花结实,一九六八年用这些植株所产的种子播种,获得了第二代檀香苗,至一九七二年第二代檀香树又大量开花结实。现将檀香的引种栽培工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檀香 Santalum album Linn.是极为珍贵的树种,其干燥心材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檀香。檀香的用药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已从檀香药材中分离到的化合物以倍半萜类为主。此外,还包括单萜类及木脂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檀香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对胃肠道功能、抗癌、抗氧化及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和相关古籍资料,对檀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整理,综述檀香药材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檀香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檀香及两种伪品檀香的鉴别湖南省长沙市药品检验所(410004)舒毕琼主题词檀香/解剖学和组织学檀香/分析中药伪品檀香是我国一种较少用的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具有理气和胃、温中止痛的功效,来源于檀香科植物檀香SantalumalbumL.树干的心材...  相似文献   

10.
胖大海的质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刀秀英  孟芹  李学兰 《中草药》2000,31(7):556-558
对胖大海的引种,进口及市售药材进行了性状、组织特征和化学成分的比较,并对其主要成分粘液质的膨胀主及乙醇浸出物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表明,引种药材、进口药材及市售药材质量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种地爪哇白豆Kou挥发油GC—MS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平  刘心纯 《中药材》1996,19(5):245-248
GC-MS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引种的爪哇白豆Kou与进口印尼商品对比,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其中主要成分,1,8-桉叶油素析含量依次为:进口印尼商品〉云南引种吕〉海南引种品,并首次报道了果皮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檀香及其伪品非洲檀香、澳洲檀香进行鉴别研究,为檀香的真伪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方法进行鉴别,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檀香及其伪品的挥发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挥发油成分,对比三者挥发油成分差异。结果 性状上,檀香、非洲檀香和澳洲檀香均具檀香气,但正品檀香油性足,气香浓郁,非洲檀香气稍浓而略带樟香气,澳洲檀香气芳香清甜;檀香呈灰黄色至黄褐色,非洲檀香整体红棕色,澳洲檀香呈浅黄色至浅黄棕色,久置表面呈棕红色。显微横切面,檀香木射线宽多1~2列细胞,偶见3列细胞,非洲檀香木射线宽1~3列细胞,澳洲檀香木射线宽1~2列细胞,多单列;弦切面,檀香木射线高多5~15个细胞,非洲檀香木射线高多4~10个细胞,澳洲檀香木射线高多4~16个细胞;径切面,檀香草酸钙方晶少,非洲檀香草酸钙方晶多,澳洲檀香草酸钙方晶多且大。薄层鉴别以檀香油作对照品可准确区别檀香正伪品。非洲檀香和澳洲檀香挥发油含量均低于檀香。檀香主要成分为α-檀香醇和β-檀香醇,而非洲檀香中二者含量较低,澳洲檀香中α-檀香醇含量极低,且不含β-檀香醇。结论 檀香及其伪品非洲檀香、澳洲檀香的性...  相似文献   

13.
引种紫锥菊主要活性部位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引种紫锥菊多糖、咖啡酸、烷酰胺三类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同时比较引种与进口紫锥菊免疫调节作用的异同.方法采用MTT法及ELISA法测定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以此评价引种紫锥菊三类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并比较进口与引种紫锥菊的作用异同.结果 引种紫锥菊多糖、咖啡酸、烷酰胺三类成分均能增强Con A刺激的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三类成分对脾淋巴细胞产生IFN-γ也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IL-2的生成,咖啡酸类成分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引种紫锥菊在促淋巴细胞增殖方面与进口紫锥菊相同,但促IFN-γ生成作用强于进口紫锥菊,而促IL-2分泌作用不及进口紫锥菊.结论引种紫锥菊及其主要成分的免疫促进作用与进口紫锥菊相当,可作为进口紫锥菊替代品进行相关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引种栽培西洋参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栽培的西洋参,从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特征、薄层层析定性及西洋参总皂甙含量等方面进行审核,结果认为引种栽培的西洋参,其质量与进口西洋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东地产珍贵南药树种白木香、化州柚以及引种珍贵南药树种檀香、降香檀生产现状的实地考察和调研,我们认为四种珍贵南药近十年来得以飞速发展,其种植面积已分别达到数千乃至上万公顷,其重要原因是得益于生产关键技术问题初步解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针对目前白木香、降香檀、檀香刺激结香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化州柚繁殖障碍提出了应对对策,为科学、有效地开发广东珍稀濒危南药树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地产珍贵南药树种白木香、化州柚以及引种珍贵南药树种檀香、降香檀生产现状的实地考察和调研,我们认为四种珍贵南药近十年来得以飞速发展,其种植面积已分别达到数千乃至上万公顷,其重要原因是得益于生产关键技术问题初步解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针对目前白木香、降香檀、檀香刺激结香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化州柚繁殖障碍提出了应对对策,为科学、有效地开发广东珍稀濒危南药树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檀香对胃实寒模型大鼠的胃排空率、cAMP及cGM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檀香对寒凝气滞的胃实寒大鼠胃排空、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的影响,探讨檀香的行气作用。方法:采用冰水浸泡加冰水给大鼠灌胃造成寒凝气滞的胃实寒模型,观察檀香不同提取部位对大鼠胃排空、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的影响。结果:檀香水煎液0.91g/kg对胃肠道功能有抑制作用,檀香乙醚萃取物0.91g/kg对胃肠功能有促进作用。檀香挥发油0.91g/kg能升高cAMP和cAMP/cGMP值,檀香挥发油对物质代谢有促进作用。结论:檀香行气作用的物质基础是水煎液及低极性的物质,檀香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挥发油来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檀香在全球的产地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檀香区划研究和生产。方法:以檀香的主产地印度、澳大利亚等131个样点为基点,应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分析檀香在全球的产地生态适宜性。结果:巴西、印度、刚果(金)、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尼西亚等120个国家和地区境内都有适宜檀香生长的区域,能对发展檀香生产、确定檀香区划、保证檀香品质提供科学指导。结论:GMPGIS分析结果将为进一步的檀香资源调查及其全球产地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GC—MS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引种的爪哇白豆蔻与进口印尼商品对比,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其中主要成分1,8—桉叶油素的含量依次为:进口印尼商品>云南引种品>海南引种品,并首次报道了果皮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20.
何报作  何开家 《中药材》1993,16(12):12-14
对檀香伪品-侧柏树干的心材进行性状、显微特征鉴别,并与檀香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