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紫菀类药材的原植物及其毒性考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紫菀类药材的原植物及其毒性考证赵显国王峥涛林鸽李志猛徐珞珊徐国钧(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38)紫菀为常用中药,具润肺下气、止咳祛痰功效。《中国药典》1995年版所载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tataricusL.f.的干燥根及根茎。但在我国许多地区,民间将菊科橐吾属多种植物的根及根茎作紫菀使用,习称为山紫菀。其中蹄叶橐吾Ligulariafischeri(Ledeb.)Turcz.,鹿蹄橐吾L.hodgsoniHook.,川鄂橐吾L.wilsoniana(Hemsl.)Greenm,狭苞  相似文献   

2.
对四川、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新疆等山紫菀类药材主产地进行了药源调查和标本采集,鉴定出橐吾属植物26种1变种,列出了原植物鉴定检索表,基本搞清了目前山紫菀类药材的基源、分布及产销情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多部医书关于“女菀”与“女萎”的记载,并详加考证,坐实了《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中的药方名“四物女宛丸”当作“四物女萎丸”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4.
张勉  徐珞珊  王峥涛  赵显国  徐国钧 《中草药》1998,29(11):772-774
对8种山紫菀类药材即齿叶橐吾Ligulariadentata(A.Gray)Hara、窄头橐吾L.stenocephala(Maxim.)MatsunetKoidz.、南川橐吾L.nanchuanicaS.W.Liu、网脉橐吾L.dictyoneura(Franch.)Hand.-Mazz.、大黄橐吾L.duciformis(C.winkl.)Hand.-Mazz、干崖子橐吾L.kanaitzensis(Franch.)Hand.-Mazz.、牛蒡叶橐吾L.lopathifolia(Franch.)Hand.-Mazz和宽舌橐吾L.platyglossa(Franch.)Hand.-Mazz.、的生药性状与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别编制了主要性状特征比较表和显微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6.
山紫菀类药材的性状与显微鉴别(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勉  徐珞珊  王峥涛  赵显国  徐国钧 《中草药》1999,30(12):939-942
继前3报,继续对11种山紫菀类药材(基源为橐吾属Ligularia植物)的生药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7.
对4种川紫菀及紫菀进行了祛痰镇咳的药理作用比较,结果表明4种川紫菀均具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与相同剂量的紫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4种川紫菀及紫菀进行了祛痰镇咳的药理作用比较,结果表明4种川紫菀均具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与相同剂量的紫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紫菀中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紫菀为常用中药 ,具润肺下气、止咳祛痰之功效。主治气逆咳嗽、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 ,在中医临床处方及中成药中用量很大。中国药典(1 995年版 )收载其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菀 Astertataricus L. f.的干燥根茎及根 ,销全国大部分地区。文献报道紫菀中主要含三萜类[1~ 3 ] 、环肽 [4~ 9] 、寡肽[10 ] 等成分 ,但止咳祛痰有效成分尚未确定。为了进一步确定其有效成分 ,为制定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 2 0余个单体化合物 ,鉴定出 1 4个 ,部分已报道 [11] ,现报道另外的 5个酚类和 1…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山紫菀类药材性状和显微的共同特征;列出了36种药材的显微特征检索表;并归 纳了主要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2.
祁振声  杨华生 《中药材》1997,20(5):257-259
本文对历代本草记载的紫金牛、平地木、小青、短脚三郎及叶底红的考证,认为它们并非同物异名,而且叶底红不是紫金牛属植物。  相似文献   

13.
宋平顺 《中药材》1994,17(11):43-44
通过考证认为传统药用石决明应为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及皱纹盘鲍H. discus,而现代商品来源复杂,应防以假乱真。  相似文献   

14.
大蓟与小蓟品种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延明  李胜华 《中药材》1995,18(3):152-154
通过考证,大蓟和小蓟最初药用品种都是蓟属植物,宋代还用了飞廉属植物。这两属多种植物沿用至今,其中商品原植物:大蓟应是日本蓟,小蓟则含刺儿菜和刻叶刺儿菜C.setosum。  相似文献   

15.
红花本草考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郭美丽  张汉明 《中药材》1996,19(4):202-203
经考证,红花在我国属于栽培引进种,历代所用的红蓝花与现在所用的红花是同一个种Corthamus tinctorius L.。  相似文献   

16.
丁永辉 《中药材》1995,18(9):476-478
对马勃本草资料的考察,认为马勃用药在历史上经历了变化的过程:(1)汉至唐,为紫色马勃;(2)宋代则包括了紫色马勃、大口静灰球和长根静灰球;(3)宋以后进一步扩大,大马勃和脱皮马勃开始使用。本文还就马勃用药部位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17.
丁永辉  王平生 《中药材》1996,19(6):314-316
对冬葵子及其混淆品苘麻子、蜀葵子和葵花子的本草学研究结果认为:冬葵子原植物为锦葵科植物锦葵Malva sinensis和野葵M.verticillata;同科的蜀葵Athaea rosea亦曾被认为是冬葵子的原植物。本文还对蜀葵、丈菊子和苘麻子等混淆品产生的原因作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8.
王宁 《中药材》1995,18(10):529-531
经考证古代的杜若应是指今日山姜属的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古代的高良姜主要是今日的大高良姜A.galanga,现代的鸭跖草科杜若属Pollia的杜若P.japonica应是古代杜若的伪品鸭喋草。建议将这些植物的中文名作相应的改动,以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9.
疏毛魔芋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熙  王莉 《中药材》1994,17(7):40-41
古今许多文献认为疏毛魔芋(Amorphophallus sinensis)是魔芋的来源之一,造成了两者互相混用。本文通过系统考证和实验研究,证明疏毛魔芋即历代本草中的“斑杖”,“扬州蒻头”等。疏毛魔芋不含葡甘露聚糖,不能食用。古今常称的吴地(今江苏、上海)没有可食用的魔芋属植物,从而纠正了历代本草和《中药大辞典》、《中国植物志》等认为“斑杖”非魔芋属植物。吴地另有一种可食用的魔芋,常与疏毛魔芋互相混用。鉴于魔芋和疏毛魔芋化学成分、生理活性相差甚大,建议区别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杜力军  李凤玲 《中药材》1995,18(2):99-101
本文从历代本草记载中,总结了白芷一药在清代以前的应用情况,可供开发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