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手术中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加强对传染性手术中人员及用物的管理,以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建立健全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提高手术室全体人员对感染手术中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识,加强培训学习、监督考核。结果通过传染性手术的流程管理和学习,有效地预防了医源性感染。结论在传染性手术中及手术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是预防医源性感染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易发生皮肤损伤和皮肤黏膜暴露,因此做好自我防护尤为重要.1职业损伤的预防措施1.1建立防护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制定符合手术现状的防护制度和操作流程.如手术器械传递方法规范术中合理配合,使用安全性医疗护理用具,禁止用手回套针帽,针头用后放入利器盒.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加强对感染性手术中人员及用物的管理,以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 建立健全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提高手术室全体人员对感染手术中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识,加强培训学习、监督考核.结果 通过感染性手术的流程管理和学习,有效地预防了医源性感染.结论 在感染性手术中及手术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是预防医源性感染不容忽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自我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护士是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专业的群体。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手术室护士经常面临多种危险因素,如连续工作于密闭的环境;长时间颈椎的前倾位站立;由于工作需要,每天精神高度紧张;不规律的进食;被锐器刺伤、放射线、有害气体、激光、噪声等,成为高危人群。因此要充分认识存在的危险因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规范自我保护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手  相似文献   

5.
尹美香 《药物与人》2014,(5):308-308
通过分析手术室环境的有害因素,提出重在防护的相应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护士的职业伤害。手术室护士也要加强自身防护,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造成的职业伤害,确保自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廖洁  郑楠  廖月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22-223
分析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长期受到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为保障手术室护士的健康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士工作在手术室这一特殊环境中,由于手术患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各种有创治疗技术的应用,消毒剂、洗手液、手消剂等的使用形成了手术室内特有的生物、物理、化学环境。同时,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高强度性使护士经常处于心理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这些不良的职业卫生因素可对护士造成慢性长期的职业影响甚至发生急性突发性危害。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与锐利的手术器械密切接触,并随时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与各种高效消毒剂和紫外线的接触也非常密切。因此,为预防职业性感染和损伤,手术室护士更应加强职业防护。1 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感染途径1.1职业性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人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针  相似文献   

9.
锐器刺伤是指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造成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它是威胁手术护士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浅谈供应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 ,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侵袭 ,同时也可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医务人员健康的保护问题 ,也将成为今后医院感染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医院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种医疗、护理、检查用物的清洗、消毒、灭菌任务 ,供应室护士在回收处理注射器、针头、布类、手套及使用过的各种穿刺包 ,几乎都带有一些病原微生物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蔓延 ,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 ,吸毒者的增加 ,性病、结核病等发病率的上升和各种消毒方法的应用 ,…  相似文献   

11.
重视并预防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提高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1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1.1身心健康问题手术室由于工作的需要,每日精神高度集中;长时间颈椎前屈固定站立的工作姿势,腰腿部长期受压紧张的传递器械,易造成慢性腰腿痛、颈椎病和静脉曲张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的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而且还是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及电灼、噪音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为了减少职业伤害,现把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采取的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产房作为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抢救患者及产妇分娩的重要场所,医护人员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检查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因此产房护士职业性损伤的潜在危险性非常大,做好自我防护尤为重要。1职业损伤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节奏快的特殊科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它周围随时潜伏着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心理等危害因素,现已严重影响着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医院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 ,存在着许多职业危险因素 ,为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 ,通过多年的手术室工作实践总结 ,笔者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对策 ,现总结如下。1 常见危险因素1 1 意外损伤 手术配合中 ,洗手护士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 ,如刀、剪、针、钩等 ,传递频繁 ,极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 ,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 ,可经针刺传播的疾病很多 ,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有时 1次即可感染。1 2 化学物的接触 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工作在存有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残余吸入麻醉药的环境中 ,麻醉气体对工作人员有不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急诊室的护士,由于天天要与外伤病人及病人使用过的医疗用品接触,如病人伤口的血液、病人的分泌物、注射器、输液器、各种穿刺包、及抢救器械等,而这些东西几乎都带一些病原微生物,随着艾滋病在全球蔓延,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性病和结核病等发病率的上升,特别是我国SARS的迅速传播。因此,急诊科的护士具有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措施尤为重要。1 加强防护意识,急诊科领导要非常重视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教育,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2 加强接触防护急诊科的…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手术室工作环境、性质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尤其是新型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手术室护士常处于多种职业性危险因素中,手术室人员职业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科室,手术室是职业损伤的高危科室。现对影响手术室护士健康的职业因素及防护对策进行探讨。1影响因素1.1物理性因素1.1.1手外伤针刺,切割伤为主,是手术室护士最常见的损伤。1.1.2颈椎病固定姿势手术室器械护士在配合手术时多取站位,上身前倾、颈都偏转,相对固定在20°~85°。长时间的固定姿势极易使肌肉,肌踺疲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形成组织水肿,渗出或增生,严重的可压迫…  相似文献   

18.
职业因素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影响与自我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术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职业的原因,长年接触一些不利于身体及心理的因素,容易导致多种疾病如乙肝、胃溃疡、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接触性皮炎、流产、针刺伤、刀割伤、腰背损伤等发生,也可以引起精神紧张、焦虑、失眠等精神障碍,严重时还可引起触电等事故发生。为了保护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降低职业危害,笔者经随机调查,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作以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秋玲 《职业与健康》2002,18(8):152-152
随着医学入学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仪器和新型消毒剂,都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手术中。为此,手术室护士必须加强各方面知识学习,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伤害,笔者对1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连续观察2a,因护士比较重视自我防护,均未出现明显的不适感。现将防护措施介绍如下。1 6种因素的防护措施1.1 紫外线的防护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杀灭各种微生物。但在紫外线照射下,易造成皮肤红斑和眼  相似文献   

20.
急诊手术因病情急,术前准备较仓促,多在夜间进行,医护人员较疲倦,因此易发生差错事故.为了给急诊手术室护士做好职业防护、更好的自我保护提供依据,现对急诊手术时可能面临的危害及所采取防范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