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资料与方法 资料:痴呆组共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为47—87岁,平均年龄60.9岁。18例经CT证实有脑梗塞灶,其中单灶型3例,多灶型11例,腔隙性脑梗塞4例,合并脑萎缩6例。痴呆出现距首次卒中的时间,1个月4例,1—6个月13例,半年以上5例。有高血压史17例,糖尿病史4例,冠心病史5例,2次以上卒中史10例。入院时血压>20/12kpa者17例,血糖>5.6mmol/L11例,心电图异常者10例(10/14)。由CT证实而无痴呆表现的单纯脑梗塞188例,男135例,女53例。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急性脑梗塞后病人认知功能和痴呆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对74例急性脑梗塞病人认知功能进行检查。对有认知受损者时一步检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以确诊血管性痴呆(CD),并对VD组和非痴呆组两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确诊为VD,VD发生率为28.38%,其中≥65岁VD发生率为31.91%,MMSE分值与年龄,文化程度有明显相关,年龄大、文化程度低者MMSE分值低。两组病人比较,年龄有明显差异,VD组明显高于非痴呆组。结论 对急性脑梗塞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需注意认知功能的减退,以便早期发现VD。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VaD)与头颅CT所示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4年5月1日~2015年5月1日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后的CT检查表现,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CE-R)评估患者脑卒中后3个月的认知功能; 以患者是否继发VaD为因变量,脑组织病变部位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不同病变部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继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经随访,最终纳入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36例继发VaD,30例认知功能正常,2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性(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丘脑、丘脑后部、左额/颞/枕以及多发病灶、脑白质病变、脑萎缩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继发认知功能障碍产生影响(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项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包括下丘脑、左额、左枕、多发病灶、脑白质病变(P<0.05)。结论 下丘脑、左额、枕以及多发病灶和脑白质病变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继发VaD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及时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4.
对97例脑梗塞后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VD)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97例住院脑便塞病人进行筛选与检测。对其中认知受损者则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Hachincki缺血指数量表(HIS)进上步检测。并对痴呆组5和非痴呆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7例确诊为VD,VD发生率为27.84%,≥65岁为34.33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卒中(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是痴呆的第3位常见的原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和路易体痴呆。我国VD所占比例较高,主要与卒中高发病率有关,患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高达61.7%,认知功能障碍增加卒中患者的死亡危险2.8倍。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老龄化,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之后第5位的致死性疾病,这使得VD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及相关问题,加深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方法 收集近8年来106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血管性痴呆与既往史、脑血管病发生的次数、病灶部位、病灶数目及有无脑萎缩等有相关性关系。106例基本治愈18例,显著进步46例,进步26例,无效16例。结论 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与上述因素有关;脑萎缩可以是血管性痴呆的直接因素或加重因素;通过有效治疗,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隐匿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又称无症状性脑梗死或沉默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出现的部位在临床上缺乏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或临床表现轻微不足以引起患者及医生注意,但经颅脑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或尸体解剖能发现梗死灶,我国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正式将其归入脑血管病分类中.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期痴呆的另一个主要类型,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V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高[1,2],VD占欧美老年期痴呆的15%~20%。亚洲国家如中国和日本VD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POE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VD)和脑梗塞(CI)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20例VD、24例CI及24例健康老年人的APOE基因型。结果VD和CI患者ε3频率均降低(P<0.05),ε4频率均升高(P<0.05),而两组患者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ε4与血清APOE、APOB、TC、LDL-C正相关,与APOA、HDL-C负相关。结论APOE多态性与VD和CI的发病机制有关,其在这两种疾病中的作用可能相似。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血管性痴呆(Va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以往研究认为,VaD系脑动脉硬化的结果。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逐渐认识到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多发性脑梗塞、腔隙梗塞及重要部位的单发梗塞、出血以及Binswanger病等都可引起VaD。 患病率 随着年龄的增加,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上升,VaD的患病率也持续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血管病(CVD)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34例脑出血(CH)及59例脑梗死(CI)患者的Hcy,并与29名同龄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CVD组有40例伴Hcy升高,占43.0%,平均血浆Hcy水平(18.28±12.60)μmol L,明显高于对照组(10.17±3.68)μmol L(P<0.01),但CH组与CI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Hcy血症不但与CI有关,而且与CH也密切相关,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抗心磷脂抗体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抗心磷脂抗体(AC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为脑卒中的预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91例脑梗死(CI)、42例脑出血(CH)患者及30例健康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ACA)进行检测。结果CI及CH组ACA总阳性率、IgG型AC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A阳性卒中容易复发,病灶常为多个。ACA在脑卒中发病一周内阳性率最高,且抗体分型以IgG型为主。结论ACA是CI及CH的危险因素,对脑卒中的预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测查全量表智商(FIQ)后,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对照组,选用磁共振成像进行病灶部位和范围的检测,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8.3%;两组患者大脑半球左侧和右侧、前部和后部,皮层和皮层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和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具有相关性,大脑半球损伤左侧、前部、皮层更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抑郁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对78例脑梗死患者利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检查后,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对照组,选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病灶部位和范围的检测,评定患者的抑郁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42.3%;2组患者大脑半球左侧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部和后部、皮层和皮层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抑郁与病灶部位有相关性,大脑半球前部、皮层损伤及大脑半球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损伤,更可能导致抑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青岛市脑梗死(CI)发病的时间变化规律,探讨青岛市气象因素对脑梗死CI发病的影响及其预测.方法收集青岛市1998年~2002年5年间4821例CI患者的发病时间及同期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资料;圆分布分析探讨CI发病的时间规律,直线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研究CI发病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4821例CI患者中男性比例(55%)高于女性(45%)(x2=52.06,P<0.01),男性发病年龄低于女性(男性67.7(10.8)岁,女性69.1(9.3岁),u=4.97,P<0.01);(2)男、女性CI都在秋季高发,平均角所对应日期在10月(P<0.05);(3)CI发病多见于高温、高气压、低湿度的气象条件(r=0.308,0.264,-0.370,P<0.05),多元逐步回归筛选出来影响CI月发病人数的气象因素依次是月平均气压和月平均气温.结论气象因素是CI发病的影响因素,但由于较低的校正R2,故以气象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不宜用来预测CI发病人数.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9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120例脑梗死患者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等指标,并与60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①脑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均〈0.01)。②脑梗死与HCY水平之间存在危险性的水平梯度,当HCY〉15μmol/L时,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为正常人的5.909倍,而HCY≥20μmol/L时,惠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为正常人的10.545倍。③从各项监测指标的相对危险度来看,与脑梗死有关的因素分别为HCY、叶酸、维生素B12、甘油三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收缩压、舒张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发现HCY、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收缩压为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④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与血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性;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分层治疗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分层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62例为梗死组,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种族等相匹配的未患过脑梗死健康体检者162例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两组的血清Hcy水平。同时检测叶酸、维生素B12、血糖、血脂等。结果脑梗死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与血清Hcy均成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4.86595%CL1.902-8.443P<0.05),是脑梗死分层治疗须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分层治疗须控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