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106例,男88例,女18例,年龄27~68(平均50±8.5)。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06例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指狭窄程度在50%以上者)四组。分别为26、30、20、30例。其中出现Tv_1>Tv_6及/或T_M>T_1者分别为8、9、10、18例,仅三支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v_1>Tv_6及T_M>T_1对冠心病的诊断效率为51.4%。 T波在对应导联发生改变,出现T_M>T_1、Tv_1>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方法评定40例正常人、40例无症状T_(v1)>T_(v6)和30例有症状T_(v1)>T_(v6)的左室收缩功能。今报告如下: 方法 一、病例选择 正常组,无心血管病史,体检、血压、心电图均正常,共40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0—60岁(平均40岁) 无症状T_(v1)>T_(v6)组,无心血管疾病及症状,仅心电图示T_(v1)>T_(v6),共40例,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23—67岁(平均45岁)。 有症状者,患者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  相似文献   

3.
关于Tv_1>Tv_5综合征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外虽有报道,但意见不一致,本文对50名Tv_1>Tv_5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同,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本文收集的50例Tv_1>Tv_5综合征心电图,男性  相似文献   

4.
Tv_1>Tv_6是心电图上的1个综合征,其临床意义尚存不同看法。近年我们所遇到的Tv_1>Tv_6综合征,择其临床资料完整者加以讨论。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从1992年~1993年描记的9400份心电图中,检出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260份Tv_1>Tv_6综合征。根据临床诊断和心电图,Tv_6的形态分为3组。第1组240例,男性138例、女性102例,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  相似文献   

5.
常规心电图缺血型ST-T改变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之一,但由于冠心病ST-T改变的易变性,使其诊断的阳性率降低。本文通过对95例心电图分析,旨在探讨Tv_1>Tv_5综合征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Tv_1>Tv_5综合征诊断标准:①Tv_1、  相似文献   

6.
401372 常规心电图Tv_1>Tv_5临床意义的探讨(附80例分析) 杨造起等河北医药(1):33,1983 80例常规心电图Tv_1均大于Tv_5,其中66例靠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可作出诊断,第14例则否,该14例作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6例阳性,1例可疑,7例阴性。作者对Tv_1>Tv_5的认识是:①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方法评定40例正常人、40例无症状Tv1&;gt;Tv6和30例有症状Tv1&;gt;Tv6的左室收缩功能。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v_1>Tv_5、v_6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正常健康体检心电图无其它异常仅有Tv_1>Tv_5、v_6者分为≥50岁(A组)及<50岁(B组)两组,记录血压情况,作13年随访。结果 Tv_1>Tv_5、v_6高血压发生率占41%,均见于A组。高血压发病时间1~30(11.1±9.4)年。最高血压:收缩压140~220(170±26)mmHg;舒张压:80~130(101±14)mmHg。随访发现,高血压发生率提高到74.3%。A组高血压发生率达到96%;B组高血压发生率仅为20%,差异显著(P<0.01)。结论Tv_1>Tv_5、v_6与高血压呈密切的相关性,并随年龄增大高血压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内分泌疾患。可伴有心脏的损害 ,临床称之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甲减心 )。其发生多见于症状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但有时特别是老年患者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不甚典型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将所遇 2例 ,分析如下。例 1女 ,69岁。因浮肿、腹胀、纳差、乏力渐重 4月来院。心音低钝。心率 5 6次 min ,律齐 ,无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浮肿。X线见心影增大、饱满以左心缘明显。心脏彩超示各腔大小正常 ,各瓣膜结构、形态及开放正常 ,心包腔中等量积液。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 ,低电压。诊断为原发性甲…  相似文献   

10.
心肌致密化不全16例临床分析及随访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的16例NV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临床随访。结果16例患者中,家族集中性发病者7例;有心功能不全表现者6例;存在心律失常者6例;无症状者6例;因胸痛就诊者2例。15例患者接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2.06±8.46)个月,随访期间3例死亡,5例因心力衰竭多次入院治疗(包括1例无症状患者及1例因胸痛就诊患者),1例安装永久性起搏器,1例因下壁心肌梗死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5例病情稳定,无明显症状。结论NVM总体预后较差,有症状患者预后明显比无症状患者差,早期诊断并进行危险分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是决定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术前有左室功能减退症状的患者,主动脉瓣膜换置术后有出现不可逆心肌功能不全和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此,有人建议对有显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即使左室功能正常,亦应手术,以免发展成不可逆性左室功能不全。本文对77例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无症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症状和左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30 6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93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按病变程度、范围及Gensini积分分组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分数、舒张早期充盈峰及舒张晚期充盈峰的最大峰值速度 ,并计算E/A比值。结果 冠状动脉轻度、中度病变、单支病变及Gensini积分小于 2 0分时 ,左室收缩功能改变不明显 (P >0 .0 5 ) ,舒张功能出现减退 (P <0 .0 5或P<0 .0 1)。收缩功能减退与受累血管数量、病变程度重及Gensini积分高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常先于收缩功能减退 ,舒张功能的异常是冠心病心功能受累早期改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10例漏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收集 1 980~ 1 998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 )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资料 ,发现老年甲减性心包积液的漏诊率较高 ,现将其漏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0例中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61~ 82岁 ;病程 2~ 1 0 (平均 4.5)年。有典型甲减症状者 1例 ,症状不明显者 5例 ,无症状者 4例。 1 0例中 ,并发冠心病者 5例 ,并发风心病者 1例 ,并发肺心病者2例 ,单纯性甲减者 2例。 6例为少量心包积液 ,2例中量 ,2例大量。 1 0例皆无心包填塞症状 ,5例并发冠心病者 ,以心悸、胸闷、气促为主 ,心绞痛症状较轻且不典型。多并发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N端心房利钠肽(NT-proANP)和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心力衰竭高危人群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期选取A期和B期心血管病患者30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1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一般临床情况,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NT-proANP和NT-proBNP浓度。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以≤0.40为界),将病例组分为无症状LVSD者及有症状LVSD者,比较两者间NT-proANP和NT-proBNP浓度差异,描记NT-proANP和NT-proBNP诊断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依据ROC曲线界定最佳分界(cut-off)值。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58例无症状LVSD患者。病例组血浆NT-proANP和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无症状LVSD者血浆NT-proANP和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有症状LVSD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提示诊断无症状LVSD曲线下面积NT-proANP明显大于NT-proBNP(0.806,P0.001对0.723,P0.05)。无症状LVSD预测最佳分界值分别为NT-proANP(1701.77)fmol/ml;NT-proBNP(345.28)fmol/ml,敏感性两者均为88.9%,阴性预测值均98.5%。结论:血浆NT-proBNP与NT-proANP浓度均能够反映心力衰竭高危人群心脏功能状态,可作为无症状LVSD的筛查指标,早期无症状LVSD筛查NT-proANP效果优于NT-proBNP。  相似文献   

15.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八例及尸检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ARV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8例确诊为ARVC的相关临床资料及 1例尸检资料 ,9例病人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32± 8岁 ,部分呈家族性发病。以猝死为主要表现者 2例 (2 / 9) ,晕厥者 4例 (4/ 9) ,右心衰竭 2例 (2 / 9) ,1例无明显症状 ;有室性心动速 (VT) 6例 (6/ 9) ,均呈左束支阻滞 (LBBB ,6/ 8) ,窦性心律时TV1~ 3波倒置 4例 (4/ 8) ,心室晚电位阳性 6例 (6/ 8) ;8例病人均有右心室 (RV)扩张 ,并伴有明显右心室收缩活动减弱 ,3例伴左心室 (LV)受累。结果 :所有VT者均为左束支阻滞 ,窦性心律时V1导联可有Epsilon波 (2 / 8) ,QRSv1>110ms(6/ 8) ,TV1~ 3倒置 (4/ 8) ;超声心动图、核素血池造影检查显示 :所有病人均有右心室扩大及右心室收缩活动不同程度减弱 ,射血分数为 0 2 4~ 0 46,2例右心室游离壁可见收缩期瘤样膨出 ;3例伴有左心室受累 ,表现为左心室轻、中度扩大 ,室间隔和左心室壁肥厚及收缩功能轻度减低。 1例尸检者显示右心室扩大 ,右心室心肌和部分室间隔及左心室壁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结论 :①ARVC典型者常以发作性晕厥、VT、猝死为其首发症状 ;部分呈家族遗传倾向 ;②均有右心室扩大伴右心室广泛性或局限性收缩活动减弱 ,部分病人左心室受累 ;③受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30 6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93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者按病变程度、范围及Gensini积分分组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分数、舒张早期充盈峰及舒张晚期充盈峰的Vmax并计算E A比值。结果 :冠状动脉轻度、中度病变、单支病变及Gensini积分 <2 0时 ,左室收缩功能改变不明显 ,舒张功能出现减退。收缩功能减退与受累血管数量、病变程度及Gensini积分高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常先于收缩功能减退 ,舒张功能的异常是冠心病心功能受累早期改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观察164例心电图Tv_1>Tv_5(Tv_6)综合征与年龄、性别、身高发育和体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该综合征在青少年出现的最小年龄为男11岁,女12岁;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X~2=90.86,PTv_5(Tv_6)综合征是健康青少年的一种正常变异心电图.  相似文献   

18.
30例病期为2~43年糖尿病者,男女各15例,年龄28~78岁。临床检查:27例有明显的对称性感觉运动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体征,17例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男性阳萎8例,直立性低血压4例,下肢无汗3例,胃肠道功能紊乱、膀胱收缩无力各1例。结果临床上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除1例外,均有感觉或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病;6例心反应率异常和2例临界值的患者也有感觉运动神经病的临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测定178例老年心脏病患者的心缩间期,心脏病组的PEP/LVET均较正常组为大,表明心脏病组的心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全文见1991年第8卷第2期“209例正常老年人和老年心血管病人心脏收缩时间间期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20.
心肌缺血的传统概念是心绞痛症状,伴有或无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对此已有较充分的研究和认识。但最近发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频率远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者,且其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程度与有症状者相似,同样处于猝死的危险中,亦随时可引起心肌梗塞、左室功能异常等。因此受到重视并对其病史、发生机理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患病率及预后目前认为无胸痛或相当于心绞痛感觉如手、颌痛或麻木等症状,而心电图发生ST-T改变,放射性核素检查显示局部心肌灌注不足和/或左室功能异常者,考虑为无痛性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